四岳覓蹤(連載之十五)
作者:張雙鎖
剞閭國和鄄韓國
原文之三十二:“辛丑,至于剞閭氏。天子乃令剞閭氏供食六師之人于鐵山之下。”獫狁,為西周少數民族,聚居區在寧夏固原。其東南有一蕭關,地處女床山山口。剞與倚通假。從西行方位、剞閭氏之名與下文“郊門”判斷,剞閭氏所在地在蕭關,鐵山為六盤山。原文意為七月二十三日辛丑,到達剞閭氏之境。穆天子就令剞閭氏在鐵山之下為其隨行部隊準備飲食。
原文之三十三:“壬寅,天子祭于鐵山,祀于郊門,乃徹祭器于剞閭之人。溫歸膜拜而受。”郊門,為城郊之門,這里指木門峽,在寧夏原州區。徹與撤通假。溫歸,為西周剞閭國之君。原文意為七月二十四日壬寅,穆天子祭祀了鐵山和郊關,又把撤下來的祭器、祭品賞賜給了剞閭人。其首領溫歸于是合掌加額,跪地拜謝,然后收下了這些禮物。
原文之三十三:“天子已祭而行,乃遂西征。”原文意為穆天子祭祀完畢后,就繼續往西巡狩。
原文之三十四:“丙午,至于鄄韓氏。爰于樂野溫和,穄麥之所草,犬馬牛羊之所昌,寶玉之所[出]。”鬼方,為西周少數民族獫狁聚居區,在寧夏固原。這里地勢平坦,氣候溫和,草木茂盛,既適宜種植莊稼,也適宜放牧牛羊。鄄韓,為西周方國,治地在固原。草與茂通假。原文意為七月二十八日丙午,穆天子到達鄄韓國。這里有平坦、廣闊、美好的原野,氣候溫和,穄米和麥子生長茂盛,犬馬牛羊成群,還里還是盛產寶玉的地方。
原文之三十五:“丁未,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乃命六師之屬休。”原文意為七月二十九日丁未,穆天子在廣闊平坦的原野上大會諸侯群臣,并令隨行部隊就地休整。
原文之三十六:“己酉,天子大饗正公、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原文意為八月一日己酉,穆天子在原野上大宴正公、諸侯、穆王屬官、禁軍衛士。
原文之三十七:“鄄韓之人無鳧乃獻良馬百匹,服牛三百,良犬七千,牥牛二百,野馬三百,牛羊二千,穄麥三百車。天子乃賜黃金銀嬰四七,貝帶五十,朱三百裹,變[調]雕官。無鳧上下乃膜拜而受。”無鳧,為西周鄄韓國之君。良犬七千,當為良犬七十。原文意為鄄韓國之君無鳧進獻良馬一百匹,耕牛三百頭,良犬七十只,牥牛二百頭,野馬三百匹,牛羊二千頭,穄米和麥子三百車。穆天子于是賞賜其金銀缶二十八件,貝帶五十條,朱砂三百袋,還有系著流蘇的雕管樂器。無鳧君臣于是合掌加額,跪地拜謝,然后收下了這些禮物。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