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作者:梁耀鮮
“讓按時成為習慣”是我的口頭禪,也是我對自己的最低要求。開會吃飯,我很少遲到。但也偶有例外,就像最近這一次飯局。
老同學在廣場附近一小酒莊請客,前一天我已收到邀請。一大早,我就把穿戴收拾干凈,歡喜著陪伴瑣碎,等待美好時光。下午6點,我到教師村北門打車。因酒店太小,我擔心導航不到,就把“人民廣場附近”作為目的地。一切順利,車很快就到。我從后排右側坐了進去。司機中年,臉掛滄桑。他報出我手機尾號,我確認后出發。我說,我去的地方是朝陽路東段,希望到廣場后再往前開一點,多踩一腳油門就到了。
語意明白,語氣討好而輕松。但司機并不接我的話。
車走上法街、人民路。到人民路舊中醫院一帶,有電話從飯桌旁打來,問我到哪,我壓低聲音,如實相告,請他們不必等我,先吃吧。司機是很清楚我是要急著趕飯局的。
車拐進朝陽路,車里很靜,只有導航的聲音。不知為什么,目的地近了,我的心突然變得不安起來。
車下了坡,進入廣場。我再重復我的目的地,希望司機行行好,給個方便,送我過去。我走了很多地方,打了很多次的,只要不過分,這樣的小事,雙方都會處理得比較愉快。
但這次我碰了釘。
剛過了東泥村大門,司機說到了。他說目的地就在這里,靠邊叫我下車。我說不遠了,已經看到了,封路的地方就是,送一下吧。他說不行,導航到哪就到哪。我真的急,就說那我加幾塊錢,可以嗎?他嘴上嘟噥一下,也沒有說同不同意收錢,又開動了車。
在等紅綠燈時,他說,為什么窮人會越來越窮,就是這樣變出來的。送你出去一段,又返回來一段,不用電嗎!我去充電,電表一到,開關就停,哪個多給我一分?
他說這些話時,語速平靜,聲音平和,也很在理,但有一股寒流一樣的東西在逼人,我突然感到巨大的壓力。我感受到前面的這個人因為我的這一要求,給他帶來了委屈,帶來了傷害,他的承受力可能剩下不到一張紙了。
從經濟上來說,我也不是富人,但我歷來不喜歡跟“窮”人在一起。我所謂的“窮”人,就是“窮”話、“窮”氣、“窮”調、“窮”眼界,直至“窮”吃“窮”用。跟這些人在一起,不用多久,你也變了。
車上的這種氣氛,雖然沒有一句大聲的話,但每一句都是寒光劍影,夠唬人的。我是待不下去了。因而,我快速地、堅定地對他說:謝謝你,請靠邊,我下車了。
我向酒莊走去。兩位同學在門口等我。進到包廂,滿桌人都沒有動筷。我尷尬。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那時,耳邊響起《碎銀幾兩》。歌者呢呢喃喃,自言自語似流浪江湖多年的兄弟。
“背負著行囊背井離鄉”“眼含著熱淚壓彎脊梁”“少年變滄桑忘了兒時夢想” 為了碎銀幾兩,苦樂、迷茫、慌張、遍體鱗傷,但也不忘記“再多的心酸只能隱藏,擦干了眼淚重整行裝,幸福的彼岸就在前方。”
2024年10月17日
作者簡介:梁耀鮮,男,壯族,廣西百色田東人,漢語言文學本科,長期在田東縣工作,曾在多個部門擔任主要領導。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有散文專著《寫給小城》《詩意煙火》和《故鄉的云》《紅色七里》(合著)等文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