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覓蹤(連載之十九)
張雙鎖
歌謠酬答
原文之三:“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自出,意為連綿不絕的丘陵迭踵而來。無死,便是活著,意為身體健康。原文意為西王母為穆天子唱道:“天上的白云悠然飄蕩,地上的丘陵迭踵而來。道路遙遠漫長,山川重重阻隔。祝您身體健康,希望您再來我邦。”
原文之四:“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和治,為調和、治理之意。平均,倒裝句,意為萬民都享太平。而與爾通假。原文意為穆天子唱和道:“我返回東方,要治理中原諸國。到萬民都享太平時,我會再來見你。估計到三年以后,我會再次踏上你們這片土地。”
原文之五:“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為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原文意為西王母又為穆天子吟唱道:“我來到這西方之土,便居住在這茫茫荒野。與虎豹野獸為伍,與烏鴉飛鳥共處。受命不能改變啊,因為我是天帝之女。為何這世上的人,又要離開你!為你吹笙鼓簧,我的心情總是激蕩。世人仰望你,就像仰望昊天一樣。”
原文之六:“天子遂升于弇山,乃紀名跡于弇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弇山即王母宮山。原文意為穆天子于是登上弇山,并在弇山之上刻石勒銘記其行跡,又種上槐樹。題寫了“西王母之山”五字匾額。
據《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十七年(前960年),“(穆)王西征昆侖丘(今關山)。其年,西王母來朝,賓于昭宮。”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