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張師傅
作者:管懋晴
小區物業有位張師傅,今年50多歲,原在一家工廠做機修工,后來企業改制下崗,改行當了物業管理員。張師傅對水電、家電維修等比較諳行,在業主們眼里,他是無所不能的能工巧匠,平時碰到什么問題,只要找到他,總能遇難成祥、迎刃而解。
張師傅十數年如一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堅持為業主無償提供家門口家庭維修服務。李老師家的電路突然出現跳閘問題,請了多位電工,就是找不到原因。他無奈求助張師傅,張師傅經反復檢查、測試、分析,最終找出了癥結所在,是因廚房插座使用多年沒有更換,水蒸氣侵入造成短路所致。張師傅幫助更換了新的插座,解決了問題。
一天,王奶奶家的水龍頭壞了,眼看著自來水嘩嘩地流入下水道,王奶奶急得手足無措。有人給她出主意,請張師傅來修。張師傅自帶工具,手到擒來,沒一會功夫就修好了。王奶奶再三道謝,張師傅笑笑說:“小事一樁,不足掛齒?!?/p>
張師傅不僅幫助業主進行家庭維修,還能幫業主出一些省錢的點子。前些日子,老高家的冰箱出現電機嗡嗡作響的異常情況。張師傅查看后,對老高說:“這臺冰箱早已過了使用年限,已無維修價值。如果要修,起碼得花600元以上,很不劃算?,F在雖帶病運轉,但還能使用一、二年,不如等徹底壞了,以舊換新,重新買一臺新款、節電的冰箱?!崩细邔θ酥v:“不是張師傅出主意,我們就去花了這個冤枉錢?!?/p>
幫業主進行家庭維修,需要占用大量時間。張師傅的辦法是:一方面靠“擠”,提高工作效率,忙中偷閑,兩頭兼顧,擠出時間為業主服務。另一方面,主要靠業余時間。張師傅每天下班時,都會在值班室多呆半個小時才回家,防止業主們有事找他。那一天下午,56號樓孫大媽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打牌玩,出門時門鎖還是好好的,可當她傍晚到家時,門鎖卻打不開,進不了家門。孫大媽跑到物業值班室,張師傅已下班回了家。她隨即打通了張師傅手機,張師傅馬上來到孫大媽家,先將門打開,然后把門鎖拆下來,換了兩樣零件又裝上,使門鎖又完好如初。
對業主們,張師傅一直是一視同仁,笑臉相迎。凡找他干活的,他都當成自己家的事,熱情相助,盡心盡力,直到解決為止。為了方便業主們聯系,他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公布在值班室墻上,并寫上:“有事請聯系我”。盛夏時節,32號樓下水道堵塞,張師傅接到電話后,帶著幾位物管員,冒著40度的高溫捅下水管??粗麄儨喩泶蠛沽芾斓臉幼?,群眾極為不舍。
十多年來,張師傅為業主們做了無數件好事,卻從不收一分工錢(除更換、添置零部件),從不收一樣禮品,從不吃一口茶飯,連茶水杯也是自帶。今年春節前的大年三十晚上,徐爹爹家的自來水管爆裂,張師傅聞訊后,放棄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看央視春晚,及時趕到維修,忙了整整四個小時,才搶修好。望著張師傅濕了的衣服,徐爹爹很是過意不去,拿了一條煙和兩瓶酒,非要塞給張師傅。張師傅謝絕了老人的好意,說:“我既不抽煙,也不喝酒,只是出些力氣,不能無功受祿。再說,我為大家做這些事,不是朝著圖好處來的,請老人家不必在意?!?/p>
崇德向善,這是張師傅的一貫品德。小區物業值班室旁邊有一臺純凈水灌裝機,張師傅每當看到高齡老人來灌水,便上前幫忙提桶,把老人送回家。他有一個筆記本,里面記著全小區80歲以上獨居老人的相關信息,包括子女姓名及聯系方式等。張師傅有個習慣,每天早上和下午下班前,要在小區轉一轉。在巡邏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項目是看望獨居老人。有一天早上8點多鐘,張師傅在28號樓沒有見到祁老爺子。這一反常情況,引起了張師傅的關注。他扒著窗戶朝室內望,只見老爺子躺在床上,任憑大聲呼叫就是不應答。張師傅立即打電話與老人兒子聯系,并請來社區衛生室醫生。原來老人患上了腦梗,經送醫院搶救16天,從死亡線上撿回了一條命。醫生說,幸虧發現及時,如果遲送醫20分鐘,后果不堪設想。
張師傅為業主們做的一件件、一樁樁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都念著他的好,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他。最近,物業公司計劃對下屬物管隊進行人事調整,準備將張師傅調往另一個小區。大家得悉這一消息后,當下推派代表到物業公司反映,強烈要求挽留張師傅。物業公司對業主們的意見很重視,經復議,對張師傅的工作作出兩條決定:一、免于調動,仍留原小區工作;二、擔任物管隊隊長,負責原小區物管工作。張師傅說:“沒想到,我是近60歲的人了,還能得到提拔。我一定繼續努力,全心全意做好服務工作,以不辜負領導和業主們的期望?!?/p>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