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覓蹤(連載之二十二)
作者:張雙鎖
暖水、六盤山和烏氏國
原文之十八:“乙酉,天子南征,東還。”原文意為五月十二日乙酉,穆天子向南行進,又轉向東路迂回前行。
原文之十九:“乙丑,至于獻水,乃遂東征。飲而行,乃遂東南。”獻水,今稱暖水,在今甘肅平涼崆峒山后峽。原文意為五月十六日己丑,穆天子到達獻水,又折向東行。穆天子停下來飲酒后而行,又轉向東南方向前進。
原文之二十:“己亥,至于瓜纑之山。三周若城,閼氏、胡氏之所保。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瓜纑山,古稱女床山、都盧山和鹿攀山,今稱六盤山。其東麓峽谷有頡水穿流,谷緣有三邊隆起,名曰三關口、金佛峽、弾箏峽。殷代為盧國領地,西晉時曾在此置都盧縣。閼氏、胡氏,為西周兩個部落之名,合稱閼胡氏,為西周少數民族方國,序列荒服,史稱焉居國、焉支國、烏氏(讀焉支)國,治地在今甘肅崆峒燕然山下、胭脂河峽谷。西漢時曾在此置烏氏縣,東漢時因羌人之亂而僑遷涇川。如河西走廊的烏氏以及西域的烏孫,皆為焉居國后裔,為秦漢時遷徙。如河西走廊的昆侖山、焉支山、馬鬃山等地名,亦為關山地名的西移,出現于秦漢時代。穆天子第一次北巡關山時,曾到達“焉居、禺知之平(坪)”,但此二國卻沒有任何表示。這次北巡關山時,禺知國熱情款待,而焉居國卻仍然無動于衷,所以穆天子走到半路上又返回來觀察其國動靜。原文意為五月二十六日己亥,穆天子到達瓜纑山。其山東麓的峽谷三邊隆起,其狀若城。這里是閼氏、胡氏部落的領地。穆天子于是折向東行,又向南穿過了空曠的涇水沙灘。
作者簡介:張雙鎖(1958——),男,漢族,甘肅莊浪人,大學文化,莊浪商務局退休干部。現為莊浪政協文史研究員。作品散見于《甘肅文史》《甘肅政協》《科學?經濟?社會》等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