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歸
——朱軍又回蘭州了
作者/池征遙
——(哎)上去(這)高山(者喲啊呀),望(啊哎嘿)平(了)川(呀),平川里(哎嘿)有一朵牡丹(呀)……朱軍又回蘭州了!他在黃河鐵橋上情不自禁地放聲唱起了蘭州人喜歡的花兒。
瞬間,歌聲傳遍了黃河兩岸。途經之處,人們自發圍攏過來,爭相和朱軍打招呼,近距離的交流,和他拍照合影。長龍般的人群,跟隨他從黃河鐵橋一直到黃河母親塑像前還不愿離去。
一位外籍友人問朱軍:“請您談談對蘭州的印象好嗎?”朱軍爽快回答道:“蘭州的性格就是蘭州人的性格。我們蘭州人呢,還是比較淳樸、厚道、簡單的。有時候我們開玩笑說,蘭州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實在,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實在。”詼諧的語言,一下把人群的距離拉得更近了,贏來一陣贊許的歡笑聲。朱軍他就是這樣實實在在,可親又可愛的人,給大家再次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說起朱軍,我們也是比較熟悉的,他叫過我大哥。
那還是我在蘭州省屬單位電視新聞中心當主任的時候。一個春節,大年初三午時,幾位摯友應約相互拜年來到我家。席間朱軍他哥告訴我們說朱軍回來了,大家非常高興,要他哥轉致問候。朱兄說,這樣吧,就讓朱軍來看望大家。
就這樣,朱軍二話沒說,自駕車大約二十分鐘就到我家了。我問他怎么不說一聲,好去迎接他。他說蘭州我很熟,稍大一些地方他都知道。朱軍真了不起,平素為人就是這樣熱情豪爽。
此前,他每年春節都給我們發來中央電視臺的賀年卡。他的專著《時刻準備著》首次發行就親筆簽名贈送給了我們。我的兒子當時還在上小學,同學們看到朱軍賀卡和他的新書羨慕不已,爭相傳看,成了熱聞。
后來我們在他侄兒的婚禮上又見過一面,再次留下了影照。晃眼已過二十余年,今天看到朱軍又回到蘭州,往事歷歷又浮現在眼前。
在發出此稿前,我收到了朱軍他哥發來的微信,才知道朱軍這次是應甘肅省文旅廳的邀請,專程回蘭州陪同意大利的徒步旅行家維娜來訪的,她是馬可.波羅的崇拜者,在世界較有影響。因是公益性公務活動,時間安排很緊。昨晚他才與家人見面,共聚了晚餐。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