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
作者:周紅衛
我很小的時候,印象中,父親就是一個嚴厲而又比較溫和的人。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父親比較關心我,他自己也愛學習。父親總是喜歡拿著我的書本看,整個小學階段每次我拿回來的新書,都是父親用舊報紙給我包的書皮。每一學期開學的那幾天父親總是早早地回家,我們學校發的每一本書都是父親坐在院子里第一時間把它讀完。后來我認識的字多了,每學期的開學的時候,我也會安安靜靜地坐在院子里首先把一本新課本讀完。
父親重視我的學習。他常常要求我認認真真地學習,上課的時候,認認真真的聽課。不允許和同學們說話,要把字寫好。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打鬧鬧,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要做一個乖乖的、優秀的好學生。
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記得有一次放學后,我回到家,在院墻外面,就看見父親坐在院子里,身邊的小桌子上放著一杯濃濃的茶水。他雙手拿著一張報紙,津津有味地閱讀。我一時興起,想和父親鬧著玩,我就撿來石子,嚇一嚇父親,看他能不能猜出是我。第一個石子因為太小,輕輕地扔在父親的腿上,石子又掉落在地上,他沒有在意,只是輕輕地用腳踢開了石子。第二遍,我就找了一塊比較大一點的石子,對準父親的腿砸了過去,出乎意料,由于沒有瞄準,石子不偏不倚地砸中了父親的頭部,石子又順勢蹦進了父親的茶杯里。水濺出來噴在報紙上。嚇了父親一跳,他下意識地摸了摸頭,沒有出血,頓時火冒八丈,一下子站了起來,看見是我在搞破壞,父親并沒有立即大聲吼我,而是壓住火氣,輕聲地對我說:你這個小姑娘咋那么調皮,說,誰叫你用石頭砸我的頭?是你媽叫你砸的,還是老師叫你砸的?他這樣一問,我也嚇著了,但我嚇的不很,因為父親沒有大聲吼我。我吞吞吐吐地說:不是他們叫砸的,是我自己要砸的。他說你為什么要砸我,想給我砸死嗎?不想要這個老爹了嗎?我說不是的,我只是想跟你鬧著玩,想砸你的腿,沒想到砸到你的頭了,真是對不起啊。他又說,不管砸哪里,用石頭是不對的,那會傷人的。父親又說我作業做完了沒有,沒有做完趕緊去做作業,作業不做完,飯就不給你吃。父親語氣堅定而且比較重。
后來我才明白了道理,父親為什么沒有對我大發脾氣,是因為怕嚇到我了,從這一點說明父親一直從點點滴滴都在呵護我。
那時候,村子里的孩子都各對自己的父親叫叔、也有叫伯伯的。
那些孩子們還有很多親戚,什么姑姑、舅舅、嬸嬸、媽媽。只有我們家對父親叫爸爸。因為父親比較嚴厲,他又很少在家。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叫爸爸了。有時候就接口說說話。好像“爸爸”這個偉大又神圣的詞語就不會發聲了。后來父母都發現了我不喊爸爸,就訓斥我。然而不知道怎么的,我就是沒有改正。父母也沒有為此事打我。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姐妹都沒有怎么挨過打。
有一年夏天,剛好父親也在家休息,母親就叫父親到堰塘里撈一點水草給豬吃。說沒有喂豬的飼料了。父親就拿著竹竿,挑著籮筐準備出去,我知道可以玩水,就要跟著去。父親就帶著我出發了。堰塘旁邊住著一戶人家養著一條兇猛的狗,它聽見路上有腳步聲,就從屋里跑了出來旺旺大叫,而且猛地向我撲過來。嚇得我尖聲大叫:啊,哎媽呀,哎媽呀.....拼命地逃跑。父親拿著竹竿大聲呵斥,趕走了狗。我們很快撈了兩籮筐水草就回家了。但是,我發現那天父親不怎么說話,他的情緒很低落。晚上,我聽見他對母親說:孩子不喜歡我,在那么危機的情況下,我在她身邊,她卻不喊我救她,卻張口喊你:媽,媽呀。媽聽他這么一說,卻笑彎了腰。
后來我長大了,我在很多人面前對著父親自豪地叫爸爸。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在慢慢的變老。我們現在的家,就是父親曾經奮斗了幾十年的地方。在這里他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熱情把自己的理想都無私的奉獻出來了。我們走過的路住過的房屋都有他曾經流下的汗水。
一天,我老公陪著他喝了兩杯酒,陪著他說了很久的話。很晚了,父親還是堅持要回家。我就陪著父親慢慢地走回去。雖然是慢慢地走,但我還是感覺父親走的吃力。把父親送到樓上睡下,我就回家了。
父親走路吃力,我很是心疼。趕緊給大姐打電話,讓她看看父親睡得怎樣,姐姐看了說睡得很熟。我整個晚上都沒有睡好,惦記著父親。一大早就去了大姐家,上樓看著爸爸睡得很香,我心里好受了一些。又過了一會兒父親才起床。可能是昨天晚上喝了酒又走了一段路,太累了,父親才起床比較晚吧。
父親心中有大愛。他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他認為我們姐妹幾個日子過得很好,就常常把自己不多的工資支助貧困地區的孩子。雖然我并不知道他支助的是誰,但很清楚他支助了邊遠山區貧困的孩子。就是他工作的廠子里,他身邊的那些比較貧困的家庭,也受過他很多支助。有幾個鄰居都對我說過:我們廠里那些不要臉的人,向你爸爸借過好些錢,都沒有還。有幾個人,沒有錢了就找你爸爸借,如果爸爸問為什么要借錢,他們理由充分:有時說出門打工,有時說家里有急用。都沒有還錢過。我微微一笑:不想知道是誰借錢不還。
父親是想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幫助他身邊的人。父親也就是那么一點工資,我們幾乎不用他的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入。我從來連自己的工資都不怎么關心,更不要說關心別人了。父親對自己很節儉。他自己從來都不想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父親和母親在生活上有很大的區別。母親是比較會享受的那種人,父親是很節約的那種人。有一次我回家,看見父親手里拿著一個包子,包子上面都長有黃色的花點了,姐姐要把它扔掉,父親搶過來不讓扔,還緊緊地捏在手里。見父親執意想吃,我狡猾,想了一個辦法,我說:嗯,還可以吃,給我,我吃。父親就把這個五顏六色的臟兮兮的肉包子給了我,我一接過來就扔得遠遠的,說:這還咋吃啊,都壞透了,吃了要生病的。父親搖搖頭說:小東西,你們就是會浪費,這不是糧食嗎?哎呀,浪費啊。
父親已去世了,離我們遠去了,但他那光輝的思想,他的節儉,他的大愛,他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厚植在我的心里,指引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作者周紅衛,湖北宜城南街小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