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后坪寫給崔榮德
作者:王仕海(重慶)
酉陽后坪,是一方藏在時光褶皺里的土地,它在我的記憶中如同一幅古樸而生動的畫卷。我想把它寫給我最敬佩的本土苗族詩人、后坪鄉中心小學校教師崔榮德,他對我們后坪情有獨鐘;他娶了烏江的媳婦,愛著那片土地,吃了那里的大米,甩了一路的音符。后坪,讓他也能觸摸到這里的靈魂,慢慢變老。
這里的山巒像是大地隆起的脊梁,沉默而堅毅。山上的樹木四季變換著色彩,春的嫩綠、夏的濃翠、秋的金黃、冬的蒼灰,每一種色彩都是大自然書寫在后坪的詩篇。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在山間綻放,如同繁星灑落,它們不被世俗知曉,卻自在芬芳,就像后坪人的質樸,在歲月里安然生活著。
后坪的村落,是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故事;后坪是苦蕎生長成名的名片;老房子的墻壁斑駁,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屋頂的青瓦在雨中奏響滴答的樂章,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煙火與歡笑。村中的小路,蜿蜒曲折,那是后坪人生活的脈絡,每一塊石板都被腳步打磨得光滑,承載著數不清的過往。
后坪的人們啊,他們的臉上刻著歲月的風霜,眼中卻透著對生活的熱忱。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春種秋收,那一雙雙粗糙的手,播種下希望,收獲著平凡而偉大的幸福。他們的語言質樸,帶著濃濃的鄉音,每一句話都像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詩句,有著泥土的芬芳和溫度。
我把后坪寫下來,送給崔榮德。一來是因為崔榮德老師長期扎根鄉村教育,用自己愛的執著與命運進行抗爭,在艱苦環境中潛心詩歌創作和勤于教研教改,在詩壇和教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二來是因為他在自己的創作與教育上獲得顯著成績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認可后,淡泊名利,寵辱不驚。正如他在詩歌《把春天讓給桃花》中表達的詩意一樣,他把許多機會都讓給了別人,而自己卻默默地在我們偏僻的后坪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如今,崔榮德已成長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鄉村教師”"重慶教書育人楷模""中國當代最美詩人"“21世紀詩歌騎士""德藝雙馨藝術家"“縣人大代表”"鄉黨代表”,希望他能感受到烏江這片土地的心跳,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眷戀與熱愛。
作者王仕海系重慶酉陽縣后坪鄉教育管理中心黨支部副書記。
崔榮德近照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