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八篇(十二)
作者/池征遙
01、中華五千年賦
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之古國,歷史長河,波瀾壯闊。自盤古開天辟地,奠基華夏之始,至三皇五帝,奠定邦國之基。其間,歷經滄桑,風雨洗禮,卻依然屹立不倒,傳承至今。
觀其史,夏商周三代,禮樂文明,煌煌大觀。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思想璀璨,智慧如星。秦皇漢武,開疆拓土,威震四方,功蓋千秋。唐宗宋祖,文治武功,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元明清世,多元融合,文化交融,盛世華章。
頌其文,詩經楚辭,文采飛揚,情感真摯。漢賦唐詩,意境深遠,韻律優美,傳世佳作。宋詞元曲,婉轉悠揚,感人至深,流傳千古。明清小說,題材豐富,思想深邃,影響深遠。
贊其人,孔子孟子,儒家學派,仁愛智慧,教化天下。老子莊子,道家思想,自然無為,啟迪心靈。墨子韓非,法家主張,法治國家,秩序井然。諸子百家,各抒己見,共同鑄就了中華文化的輝煌。
中華五千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是一部智慧的寶典。其間,英雄輩出,文化繁榮,科技昌明,藝術璀璨。先人們在這片土地創造了無數奇跡,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他們的智慧,如同甘甜的泉水,滋潤了我們的心田。
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炎黃子孫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責任。要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銘記歷史,感恩祖先,發揚光大,引領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文明繼續閃耀在世界的舞臺上。
02、航天員賦
蒼穹浩渺,銀河璀璨,星漢燦爛,宇宙無垠。在這廣袤無邊的天宇之間,有一群英勇無畏的探索者,他們披荊斬棘,勇攀科技高峰,為人類的夢想插上翅膀。他們,就是我們心中的航天員。
觀其貌,英姿颯爽,氣質非凡。航天員們承載著國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踏上了通往太空的征程。他們身著厚重的宇航服,卻行動迅捷,目光堅定,彰顯著無畏的勇氣和卓越的才能。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頌其志,航天員們胸懷壯志,心系蒼穹。他們追求卓越,不斷挑戰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而努力奮斗。每一次的太空任務,都是對人類智慧和勇氣的極限挑戰,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與擔當。他們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堅定,任何風雨都無法動搖。
贊其行,航天員們在太空中執行各種任務,開展科學實驗,探索未知領域。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勇攀科技高峰,為人類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每一次的成功返回,都是一次對生命的禮贊和對未來的期許。他們的行動,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
航天員啊,你們是祖國的驕傲,是人類的英雄。你們在太空中的每一次漫步,都是對宇宙奧秘的探尋和對人類精神的升華。你們的勇敢和智慧,激勵著我們不斷追求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你們的身影,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想彼時,萬籟俱寂,星河燦爛,航天員們在太空中執行任務,心無旁騖,專注科研。他們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只為人類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肅然起敬。他們的堅韌,如同松柏般不屈,任何困境都無法征服。
夫航天員者,雖處高空,心系大地。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責任和擔當,什么是勇氣和智慧。他們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對人類精神的提升和對宇宙奧秘的揭示。他們的奉獻,如春日的細雨,滋潤著大地的每一寸土壤;如星辰般璀璨,如松柏般長青,永遠激勵著我們,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愿世間有更多如航天員般的人,用他們的勇氣和智慧,去追求探索未知。。學會感恩與珍惜,去擁抱每一個挑戰與機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而奮力拼搏。
03、外賣哥賦
凡塵喧囂,巷陌縱橫,有一群人,他們穿梭于樓宇之間,風雨無阻,傳遞著溫暖與便捷。他們,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外賣哥。
觀其形,或挺拔如松,或樸實如土,皆懷赤子之心,行俠義之事。他們手持餐箱,踏遍千家萬戶,如織網之蜘蛛,密而不亂。每每見其身影,便知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贊其神,文采斐然,情深意切。送餐之路,雖短暫卻充滿詩意。他們懂得在平凡中發現美好,在瑣碎中感悟生活。每一次的送餐,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他們用微笑和熱情,溫暖著每一個等待的靈魂。
外賣小哥是城市的脈搏,是生活的詩篇。他們在風雨中堅守崗位,用汗水書寫著責任與擔當。他們的每一次奔波,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月明星稀,夜色正濃,外賣小哥依然忙碌于街頭巷尾,不畏嚴寒酷暑,不計個人得失,只為將那份熱騰騰的飯菜準時送到顧客手中。此情此景,令人動容,令人敬佩。
他們雖無驚天動地之壯舉,卻有潤物無聲之偉功。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點亮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也溫暖了我們每一個孤獨的心靈。
愿世間有更多如外賣哥般的人,用絢麗多彩的青春和深情,去書寫人生的美好與希望,去擁抱每一個平凡而溫暖的瞬間。
04、桃李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李之垂垂,碩果累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乃桃李之魅力,亦乃園丁之辛勤與智慧。
春風拂面,萬物復蘇,桃李爭春,各展嬌容。桃花宛如少女之面龐,紅潤而嬌嫩;李花則似翩翩君子,清新而脫俗。二者相映成趣,共同編織出一幅美麗的春日畫卷。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桃李依然亭亭玉立,傲然挺立。雖桃花李花已褪去,但碩果滿枝。園丁們辛勤耕耘,澆水施肥,終換來一季的收成。
秋風送爽,園丁們滿臉喜悅,還在回憶收獲的那些場景,感受著桃李芬芳帶來的滿足與自豪。
冬雪皚皚,銀裝素裹,桃李枝葉雖已凋零,但生命力依然頑強。它們在寒風中等待春天的到來,期待著再次綻放光彩。
桃李之美,不僅在于其外在之容顏,更在于其內在之品質。它們不畏嚴寒酷暑,不懼風雨交加,始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而園丁們更是如此,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只為桃李茁壯成長。
今吾以筆墨描繪桃李之美,抒發對桃李之敬仰。愿天下所有美麗的桃李以及辛勤耕耘的園丁們,青春永駐,幸福安康!
05、園丁賦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有園丁兮,耕耘芳叢。手執鋤耜,心懷錦繡,朝耕暮耘,樂在其中。非為求名利,但愿花常紅,葉常青,香飄四季,綠滿園紅。
觀其容顏,樸實無華,汗水浸透,衣衫沾霞。眼含慈愛,手揮輕紗,呵護幼苗,如同親子。園中每一寸土地,都印下其足跡;每一朵花兒,都凝聚其心血。春華秋實,歲歲年年,園丁之辛勤,換得花之絢爛。
夫園丁者,不圖富貴榮華,唯愿桃李天下。不畏嚴寒酷暑,不懼風雨交加。朝朝暮暮,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其精神品質,猶如松柏挺拔,猶如梅花高潔。
憶往昔歲月,園丁耕耘之處,皆成花海。今朝繁華似錦,明日更勝往昔。園丁之功績,不在于一時之榮耀,而在于長久之堅守。其付出與努力,如同滴水穿石,最終匯成浩渺江河。
嗟乎!園丁之偉大,在于其平凡之中見卓越,在于其細微之處顯精神。
愿園丁們青春不老,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繼往開來,接續奮進,為世間更加繁榮美好作出新貢獻。
06、圣山圣水賦
在那遙遠的東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巍峨的圣山和清澈的圣水,它們共同構成了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風景。
圣山,屹立在大地之上,巍峨壯觀,氣勢磅礴。它的主峰直插云霄,山頂常年積雪,銀裝素裹,仿佛是天界的屏障。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云游子的道士,他在圣山中苦修多年,終于在一個月圓之夜,悟出了天地至理。此時,天空中傳來陣陣仙樂,云游子便乘風而去,成為了傳說中的神仙。自此以后,圣山便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成為了無數修行者心中的圣地。
圣山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每一塊巖石、每一棵樹木,都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每當夜幕降臨,山間便會傳來悠揚的鐘聲和神秘的低語,仿佛是神靈在訴說著古老的秘密。
圣水,流淌在大地之間,清澈見底,純凈無瑕。它的源頭來自高山之巔,經過層層過濾,最終匯成清澈的溪流。
傳說同樣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神秘。在古代,有一位患病的少女,在絕望之際來到圣水邊祈求奇跡。她捧起一汪圣水飲下,頓時感到一股暖流貫穿全身,病痛也隨之消失。自此,圣水的神奇療效傳遍四方,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救命之水。
圣水中蘊含著大自然的精華和靈氣。每當月光灑在水面,水面便會泛起粼粼波光,仿佛是神靈在水中嬉戲,散發出無盡的魅力。
古人相信圣山圣水中隱藏著通往神靈世界的秘密通道,只有心靈純凈的人,才能揭開這份神秘的面紗;只有在特定的時刻,才能看到圣山圣水的真容,感受到那份無與倫比的神秘與美麗。
圣山圣水,是大自然的杰作,在這里人們能夠體會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的升華。它們相互依存,構成了神奇的力量。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會留下難忘的回憶。
07、蜀山賦
廬州靈秀之地,蜀山巍峨聳峙,屹立于江淮之間,恰似仙境遺落。
其名由來,精彩紛呈。傳說昔有蜀中高僧,千里迢迢,蒞臨山麓,結廬修行,弘揚佛法。因懷戀家鄉之水,勤勉鑿井,竟得澄澈甘泉,遂命名為蜀井,山亦由此得名。
蜀山乃國家森林公園,山體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如一頂巨大錐型草帽。其海拔雖僅二百八十四米,相對高度不過二百四十余米,卻絕世獨立,傲然隆起。
這里有死火山遺跡,歲月留痕,地質之奇,鑄蜀山之獨特。
相傳,二郎擔山,留跡扁擔之痕及腳印于此。碧霞門內,糖雞石藏,神龍之愿,傳說更奇,為蜀山增添一抹神秘色彩。
此山勢險要,為古代軍事重地。歷代王朝皆在此設防,以抵御外敵入侵。見證了無數戰火硝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堅韌與不屈。
這里曾匯聚眾多英雄豪杰。近代抗日英烈蔡炳炎將軍,英勇無畏,東征北伐,屢立戰功。淞滬會戰,喋血抗倭,壯烈捐軀,英名長存,激勵后人。中國共產黨初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陳獨秀之子陳延年、人民軍隊的杰出將領許繼慎、安徽省第一任省委書記王步文、無產階級革命家羅炳輝和彭雪楓等在此烈士陵園長眠安息。
蜀山以其美景著稱。春日,山花爛漫,蝶舞蜂忙,生機盎然;夏日,綠樹成蔭,清風送爽,避暑佳地;秋日,霜葉如丹,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冬日,銀裝素裹,玉樹瓊枝,宛如童話。
山中,奇物屢現。小麂穿梭,靈影躍動,添蜀山之靈秀。仙八色鶇,羽彩斑斕,如靈鳥下凡,增輝山林。仙女蝦游,仰泳之姿,現于蜀山清泉。貉為山林增異。流傳千古的長生之樹、靈泉之木、醫神之株,護佑蜀山之生靈。
古代文人墨客,留下諸多詩篇,千古傳唱。張問陶,才情超逸,世稱詩書畫三絕。其詩風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深沉,韻味無窮無盡。游歷蜀山之時,詩興勃發,留下諸多佳作,為蜀山增添一抹詩意光輝。張翰詩曰:“郡城西接蜀山頭,夏木千章蒼翠浮。蜃起南巢疑貝闕,水環神姥即青邱。”將蜀山之景繪就成一幅壯闊的畫卷。黃道日詩曰:“春色坐來晚,山間盡日青。無風云黛合,欲雨草煙腥。泉涌留僧異,龍枯結冢靈。湖天遙在目,極望若為醒。”把蜀山之春色、風云、泉涌等景致刻畫得細膩入微,令人心馳神往。董鋆詩曰:“蜀山兀兮云霄近,古樹蒼然歲月深。”生動展現了它的雄偉與古老。
立蜀山之巔,極目遠眺,水之靈秀,潤澤萬物。巢湖波光粼粼,浩渺無垠。南淝河,合肥之母親河,奔騰流淌,河水滔滔,穿城而過。十五里河,潺潺流淌。猶如一條條絲帶,將蜀山映繞,孕育無盡希望。
觀廬州之城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歷史與現代交織,自然與人文融合,讓人陶醉其中,感慨萬千。
路之蜿蜒,四方聯通。周邊道路縱橫交錯。長江西路、黃山路等主干道如條條巨龍盤旋,連接蜀山與城市各個角落。山林間小路,曲徑通幽,或青石鋪就,或泥土夯實,漫步其中,可感自然之韻律,悟人生之真諦。
橋之精巧,別具風情。清溪路橋,橫跨溪流,如彩虹臥波;天堂寨路橋,氣勢恢宏,連接山與山之脈絡。構成一道道亮麗風景線,為蜀山增添幾分獨特韻味。
寺之巍峨屹立。蜀山南麓開福寺,始建唐時,慧滿法師卓錫于此。紅墻黃瓦,莊嚴古樸,氣勢恢宏,乃華東單體最大寺廟,素有“小故宮”之美譽。晨鐘暮鼓,梵音裊裊。令人敬仰,吸引眾多信徒與游客前來朝拜、游覽。
嗟乎!蜀山,合肥之瑰寶,廬州之明珠。如一位慈祥的長者,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又如一位神秘的仙子,散發著無盡的魅力。愿汝永葆壯麗青春,綻放璀璨之光。
08、羌塘賦
孤懸于藏北高原之上的羌塘,乃天地間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這里,遼闊無垠,蒼茫浩渺,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面貌,讓人心生敬畏。
羌塘,這片坐落于藏北高原的廣袤之地,自古以來便是歷史的見證者。其名取自藏語,“羌”意為“北方”,“塘”意為“湖”,寓意著這片土地以北方的湖泊眾多而著稱。羌塘的歷史背景深厚,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輝煌。
回溯至古代,羌塘曾是多個游牧民族遷徙的通道與棲息之地。這里地勢高峻,氣候嚴酷,卻也孕育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歷代羌塘居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與自然環境抗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羌塘逐漸成為了藏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藏傳佛教的信仰深入人心,寺廟與經幡點綴其間,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濃厚的宗教色彩。
羌塘的歷史也是一部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史詩。這里的生態環境脆弱而珍貴,藏族人民深知保護自然的重要性。他們世代相傳著關于山水、動植物的神話傳說,將這些生靈視為神圣的存在,用心呵護著這片美麗的家園。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歷代羌塘兒女為了保衛家園、捍衛民族尊嚴,曾無數次挺身而出,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這些歷史記憶如同璀璨的星辰,照耀著羌塘的未來。
羌塘之美,美在山水。那連綿起伏的山巒,像巨龍般蜿蜒曲折,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山巒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草原,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牛羊點綴其間,構成一幅生動和諧的畫卷。
羌塘之秋,更是美得令人陶醉。金黃的草地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仿佛置身于仙境。此時,藏族人民會舉行各種盛大的民俗活動,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捧哈達,載歌載舞,歡慶這一美好時刻,祈求來年收獲更多的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這些傳統活動不僅豐富了羌塘的文化底蘊,也讓這片土地更加生機勃勃。
如今我們站在這片世界屋脊之上,傳承其文化與精神。展望其未來歲月,愿千里羌塘的兒女以其獨特的風貌和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創造更多更美的現代傳奇。
[作者簡介] 池征遙,筆名水也,中管院終身研究員,作家網簽約作家,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臨池翰章》文刊總編,入編中國名人錄和世界華人專家名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