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冰封
作者:佟永訓
頭一天剛進入大雪時節。第二天我就頂著曦光去了河邊,看看是不是應了節氣。
地凍得硬邦邦的。小雪就封地啊!大雪應該封河。“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早風攜著凌寒,凍得我就像被刀片割著耳朵,肉都疼。手指也凍得不得不戴上手套。
河面已然冰。那冰基本上全封了水面,只有河中間偶爾流著彎彎的細水。那是水深的地方。
往日成群的野鴨,已不見蹤影,就連初冬還在流連的江鷗也不知飛向了哪里。
蕭蕭,瑟瑟。我一陣冷顫,不得不把帽子戴上。
等到春暖花開再來吧!那時候,熱情萌生。
我剛想走,突然空中的大雁留住了我。
那不是南遷的龐然陣勢,而是三三兩兩,飛向附近濕地的方向。顯然,它們不走了,要在此地過冬。
我不禁感慨它們的精神。本來是秋去春來的候鳥 ,卻變成了留鳥。它們經得起嚴寒嗎?它們能夠改變自己的習性嗎?它們能夠成為這塊熱土上的“居民”嗎?它們能在這里繁衍后代嗎?
能,肯定能!看它們留下的態度那樣堅決,有什么辦不到的呢?重在一種精神!
精神,重在一種精神!
我又一想,我們人類,特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不也是重在一種精神嗎?天不怕地不怕,哪一代不是為了生存,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最后改天換地,迎來了光明,迎來了幸福的前程?
風呼呼,掠過我的耳旁,似乎送來了英雄們爬冰臥雪的驚天場景。紅軍爬雪山 ,無糧,無棉衣,硬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戰勝了冰天雪地,戰勝了一切困難 ,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冰雕連,這個與冰雪共存的英雄集體,書寫了連敵人都不得不感嘆的驚天事跡。
在抗美援潮的長津湖戰役中,一個連的志愿軍戰士長時間俯臥在零下40攝氏度的陣地上。他們犧牲的時候,仍然手握鋼槍和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斗隊形和頑強的戰斗姿態。它們的事跡載入歷史的豐碑。他們的精神激勵著千千萬萬。
精神,可貴的是精神。它使人斗志昂揚。
精神,可怕的也是精神。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它使敵人聞風喪膽。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偉人的教導諄諄猶在。
我心里一團火,熊熊燃燒。
我心中的熱浪,翻涌奔騰。
我摘下了帽子,摘下了手套。這一點兒寒冷,其奈我何?
風不再那樣冷。河上的冰,泛著銀光。遠山的倒影送來了遐想。河面的光亮映著紅紅的朝陽。遠飛的大雁還是那樣的堅強,飛向希望。
冬,不再那樣瑟瑟。它上演著別樣的風光。冰天雪地是一種精神的絕唱。
我留戀。
我徜徉。
啊,
多么美麗的時光!
多么燦爛的向往!
我愛嚴寒。它是一種磨煉,又是一種考驗。它伴著我,在歲月中翱翔……
2024-12-08
作者簡介:佟永訓,筆名隨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錦州作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