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下的理想
作者:張永安
燈光,像一位無聲地指點迷津、不斷教人攀向美麗山巔的老人。
在燈光的幫助下,人們走出了黑暗,拓展了視野,迎來了曙光。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村里通電了。當農戶通電照明的那一刻,我們見這盞燈比煤油燈亮好多倍,心里都樂開了花。每個人都借著燈光做自己該做的事,生怕突然間這美好的夢境消失了,又恢復往日的暗淡。那時,每戶只能安裝一盞15瓦燈泡,一般都是在堂屋和睡屋之間的土墻上打一個洞,把燈泡掛在洞里,這樣,兩間房都能得到照明。盡管如此,大人小孩都感到已經是很幸福的了。第二天早晨,我們來到學校,教室里的“新聞聯播”都是講家里照了電燈,特別的亮。
在那之前,我們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燈。七○年前后,有時連煤油也買不到,或者是沒錢買。而我那些年,是個酷愛看書的孩子。課余的多半時間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攢錢買來書,或從別人那里借到一本書,白天沒時間看,只能晚上在煤油燈下看。為了節省煤油,燈火弄得較小。常常聽到一陣“吱吱”的聲音,同時聞到一股焦臭味,額上的頭發被燈火燒著了。就這樣,在煤油燈下,我讀了不少書。從連環畫到純文字書,多種雜志、畫報,舊版本的語文課本,民間故事,小說,曲藝作品等,讓我大開眼界,收獲不小。
再后來,國家撥亂反正,教育事業走上了正軌。那盞15瓦的燈泡伴隨我奮發圖強,刻苦學習。每晚,我在那盞電燈下刻苦鉆研,把白天在學校沒有學懂的數理化知識鉆研個透,把老師沒有教的知識擴展加深,牢記偉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諄諄教誨,有時探身題海,有時精心作文。在燈光的陪伴下,我考上了高中的重點班。
在上高中期間,有一段時間我晚上住校。每天晚上無論有沒有晚自習課,我都和同學們懷著做祖國未來建設事業接班人的理想,爭分奪秒地在教室里那明亮的日光燈下學習,學校老師從來不干涉我們用電照明。夏天無論有多熱,我們誰也不在意;冬天無論有多冷,我們誰也不覺苦。那些年,是那些明亮的燈光,照耀著我前進的道路,照亮了我心中的理想。
后來,我考上師范。再后來,我當了教師。參加工作后,每當夜深人靜,我仍如童年時代在燈下苦讀和中學時代在燈下勤練一般,不知疲倦地在燈下繼續學習,探索教育的真諦,探討教學方法,批改學生作業,培養了一撥又一撥的下一代……
當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抬頭仰望那盞可愛的明燈,我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激之情。如今,雖已年老,但在燈光的照耀下,我滿腔的熱血還是那樣地沸騰著;在燈光的注視下,我端正的品行還是那樣的保持著;在燈光的陪伴下,我前進的步伐還是那樣的矯健著。
2024.12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