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走在韶山的小路上

走在韶山的小路上

 

作者:談明崗

 

初冬時節,我們走在韶山的小路上。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偉人故里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欣喜新奇之感油然而生。那棟靜臥在山坳里的溫馨農舍,就是毛澤東誕生的圣地,于是感到眼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在同一個季節的同一個早晨,沐浴同一場小雨,千千萬萬素昧平生的人們,在韶山與我們不期而遇。此情此景,不可再生,過了今日,今生便再不相見。很難說這是巧合還是緣分。

毛澤東故居是韶山旅游的第一打卡地。雖然我們起了個大早就往那里趕,誰知還有比我們更早的游客。上午預約人數已達到上限,我們是通過老年綠色通道進去的。在雨中,參觀故居的人們排起長隊,前面看不見隊伍的頭,后面看不見隊伍的尾!為了減速緩沖,節制人流,避免發生擁擠踩踏事故,景區在故居西側的一片雜樹林里,用不銹鋼欄桿圍成幾十道蜿蜒回環的廊欄通道,一頭連接入口門閘,一頭通向故居院落,分批放行。人流在廊欄間轉來轉去,走走停停,一寸一寸地往前蹭。隔一段,都會有電子顯示屏提示你,這個點位距進院入屋大概還有多長時間。

雨一直在下。人挨著人,傘挨著傘,有時別人雨傘上的水會滴到你的衣裳,你雨傘上的水也會淋濕別人衣裳,但在這神圣的地方和特殊的場合,人們都能互相體諒包容。時間雖然過得很慢,但能在誕生毛澤東的山水間多待一陣,多看一眼,何其欣慰!

大概過了三個小時,我們走完了那九曲回腸的不銹鋼廊欄。繞過故居西廂房山墻根,來到故居院落,平生終于第一次看到了毛澤東少年時代生活過的地方,那留下他無數足跡的院落,有過他走出走進身影的房門屋舍……

毛澤東故居名叫“上屋場”,坐落在韶山韶河南岸茂林修竹的小山沖。這棟古樸無華的農舍,坐南朝北,背山面水,泥磚青瓦,土木結構,呈“凹”字型,是一棟當地人俗稱“一擔柴”式的南方常見的普通農家住房。整棟房子占地面積566.39㎡,大小房屋20間。故居前面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種過的稻田和游過泳的池塘,后面是長滿青松翠竹和其他雜樹的小山,左邊是菜地樹林,右邊是菜地、稻田和曬谷場。

早年,這里居住著兩戶人家,東邊13間半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5間半茅草屋是鄰居家,中間堂屋為兩家共用。1878年,毛澤東的曾祖父毛祖人買下東邊的5間半茅草房,1888年,祖父毛恩普攜兒子毛順生、兒媳文氏從一個叫東茅塘的地方遷到這里居住。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代。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青年時期因負債過多而外出當兵多年。回到韶山沖后,務農兼做一些豬、米之類的小本生意。攢積了些錢財后,購置田地,并于1917年開始對這棟土磚茅草房進行了改擴建,1918年建成,貧窮的家境逐步得到改變。

1910年秋,胸懷救國救民大志的毛澤東,為尋求真理,離家外出求學,最終走上了破壞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革命道路。1929年,毛澤東故居遭到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破壞,解放后經當地人民政府的多次修葺,基本恢復了原貌。1961年4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經黨中央批準將“舊居”改稱為“故居”;1983年4月2日,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故居門楣匾額上“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大字。

故居中復原陳列了毛澤東、毛澤東父母、毛澤民、毛澤覃的臥室以及橫堂屋、廚房等其它房間。在這些房間里陳列了大量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文物有:毛澤東臥室中的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毛澤東父母臥室中的床、柜、折衣凳、書桌和長睡椅;廚房里的水缸、碗柜;農具室的石磨、水車、大水耙;碓屋的米碓、風車等。毛澤東故居為全國首批四A級景點之一。

故居的堂屋是兩家舉辦婚宴、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地方。在木制的神龕上供放著祖宗牌位,甚至以前還供奉過觀音菩薩。毛澤東小時候曾跟隨母親在這里燒過香,拜過佛。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踏進故居的堂屋,曾指著神龕風趣地對工作人員說:“這里是我每月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

堂屋左邊是廚房。靠墻的一口爐灶是在故居復原陳列時,根據當地老人們的回憶復制的。還有一個火煻,是南方農家冬天用來架柴燒火取暖的地方。上面有個從房梁上吊下來的掛鉤,當地人俗稱“爐煻鉤”,是用來掛壺燒水的,這和過去我們武都林區人家的“吊鍋子”沒有什么兩樣。1921年春,毛澤東回到韶山,當時他父母已經去世。在母親生日的這天晚上,他和弟弟、弟媳及堂妹圍爐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澤民講述著家里幾年來遭受的災難。毛澤東說,這些不只是我們一家發生的事,天下大多數人都這樣,這叫國亂民不得安生,我們不要舍不得這個家,我們要離開這個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數人的事。在毛澤東的諄諄教導和他革命行動的感召下,全家人前赴后繼地走上革命道路,先后有6位親人為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和黨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故居橫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這里也發生過不同尋常的故事。1925年,毛澤東回鄉開展農民運動時,經常在這里召集父老鄉親,以打牌為掩護,召開小型會議,宣講革命道理。1927年1月,毛澤東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又在這里召開調查會,他所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其中一部分資料就是在這兒收集的。

1927年2月,毛澤東開始了與故鄉長達32年的闊別。他告別故土的時候,送行的鄉親們問他啥時候回來。毛澤東眼望藍天,沉思片刻,深情地說:“要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需要幾十年時間,再搞30年革命,反動派不打倒,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就不回韶山。”說過這些話,又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漫長歲月,直到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才再度來到故里,時光已經過去了整整32年了!百感交集的毛澤東寫下那首蕩氣回腸的《七律·到韶山》。

毛澤東父母的臥室,是毛澤東誕生處,墻上掛著毛澤東父母的遺照。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生于1870年10月,這位精明、勤勞的農民,于1920年患急性傷寒病去世,年僅50歲。母親文素勤,生于1867年,在娘家稱文七妹,是一位勤勞善良、聰明賢惠的農家婦女。她性情溫和,富有愛心,經常接濟周圍的鄉親。父母身上所具有的勞動人民的優良品德對少年毛澤東影響非常大。1959年,毛澤東看到母親這張照片時說:“我還是挺像我母親的。”他凝視良久,然后又說:“老人家的病要是現在就可以治了。”

毛澤東的臥室,除了床、柜、桌、凳等物件外,墻上還掛著一個他和母親及兩個弟弟合影的像框,那是1919年母親去世前他們在長沙照的。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故居,看到了這張熟悉而陌生的照片,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用地道的韶山話說:“這張照片是從哪里拱出來的?”房間里還有一盞毛澤東用過的桐油燈,它見證了毛澤東的少年讀書時光。

毛澤東13歲到15歲,輟學務農,他白天勞動,晚上幫父親記帳,夜深人靜時便如饑似渴地讀書。在閱讀中,毛澤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這些書里寫的英雄都是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而從來沒有描寫過拿鋤頭勞動的農民呢?他苦苦思索了兩年,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寫書的人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他們是不會去寫農民的,毛澤東很為農民不能上學而打抱不平。后來,他讀到鄭觀應的《盛世危言》,這本書提出了一系列救國救民的主張,毛澤東極表贊同,燃起了復學的愿望,這才有了走出鄉關外出求學的經歷。

臥室上面有一個小閣樓。1925年毛澤東回來開展農民運動時,在樓上開過秘密會議。在革命斗爭中,他培養的積極分子毛新枚、李耿侯、鐘志申、龐叔侃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播下了韶山革命的火種。1925年6月,在這個小閣樓上,毛澤東主持了這幾位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并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福軒擔任支部書記,這五位同志后來都為革命英勇獻身。

放著毛澤東和家人當年用過的水車、石磨等原物的農具房,放著加工大米用的推、碓和風車的碓屋,還有空空的谷倉和牛欄,都一一訴說著這家主人經歷過的農耕歲月。

故居的后門右側,是毛澤東的小弟毛澤覃的臥室。毛澤覃生于1905年,13歲就跟隨哥哥毛澤東到長沙讀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政治和軍事工作。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他留在江西中央蘇區堅持游擊戰爭,曾任紅軍獨立師師長。1935年4月,在瑞金東部的一次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29歲。

緊靠側門的最后一個房間是毛澤東大弟弟毛澤民的臥室。毛澤民生于1896年,1922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毛澤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國家銀行行長。后來他去新疆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先后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和民政廳廳長,1943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殺害,時年47歲。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是偉人成長的搖籃,也是從祖輩、父輩到毛澤東一輩發奮努力、奮斗犧牲的見證……毛澤東的一生都在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殫精竭慮,無私奉獻,謀劃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戰略,他把對親人的愛、對故鄉的愛和對祖國、人民的愛融為一體。

從故居出來,回望這棟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農舍,它的主人已經離我們遠去。毛澤東的六位親人英勇地犧牲了,他老人家也于48年前就與世長辭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悲傷籠罩在我們的心頭。我們從后門回到前院,在爭先恐后拍照留念的人群中,瞅準間隙,每個人都搶拍了一張和心中的圣地同框的照片,之后還拍了一張六人合影。這時再看從西廂房山墻根繞過來參觀故居的人流,依然是絡繹不絕,像流水線一樣,后面看不見隊伍的尾!

姐夫對我說,機會難得,咱們去毛澤東父母的墓地去看看吧,姐夫說出了我們共同的心愿,其實大家都想去。我們繞到水塘對面的山腳下,按導游指示牌的提示,很快就找到了去毛澤東父母墓地的路徑。墓地離故居不算太遠,就在故居斜對面一座叫象鼻山的小山上。

雖然剛下過雨,但上山的路并不泥濘,陡處全部是石條鋪就的石階路,稍平緩的地方則是硬化得很好的林間小道。我們緩緩地向山上行進,清風徐來,但吹面不寒。

走到山梁埡口的一段平路上,遇到一個中年婦女在路邊賣花,花袋里裝著一大捆以黃白色菊花為主的鮮花,每三四枝扎成一小束。當我問她毛澤東父母墓地還有多遠的時候,她說不遠了,轉過前面那個小山包就到了。她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去拜墓的,讓我們每人帶束花。當問到多少錢一束的,她說隨便給吧,我給了她20元,每人拿了一束。真的不遠,轉過那個小山包,在一處叫做土地沖南竹坨的青松翠竹間,看到了毛澤東父母的合葬墓。墳墓座西北,朝東南,外觀和這座山上大多數墳墓一樣,在墳墓的外緣,從后到前砌有半圈一米來高略呈心字型的護墻,后面閉合,前面開放,被護墻圍護的墳丘微微隆起。墳后護墻的正中是墓碑,碑文正中大字刻的是毛澤東父母的尊稱及姓名、姓氏,左邊落款小字刻的是立碑人毛澤東三弟兄的名字。

墓地左右兩側豎立兩塊漢白玉石,上刻毛澤東撰寫的《祭母文》和兩聯《祭母靈聯》。1919年10月5日,毛澤東的母親文素勤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親逝世后三天內,毛澤東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這篇真情流露、沉郁感人的四言詩體《祭母文》,以真摯樸實的語言,飽含深情地追述了母親一生的辛勞和美德,表達了一個兒子愛母、念母、思母、報母的一腔摯情,撼人心魄。這首四言長詩是毛澤東一生中創作的最長的一首詩。兩聯祭母靈聯追思懷遠,表達了毛主席對母親過早去世的惋惜和自己未盡孝道的悔恨,觸景傷情,寄托了對母親的的深沉懷念。一代偉人既有救國救民的鴻鵠之志,又有事親奉孝的傳統美德。祭文和靈聯堪稱藝術杰作,原作手稿是毛澤東的私塾老師毛宇居在白色恐怖年代,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

據碑刻墓地說明介紹,毛澤東父母原墓僅僅是一座普通的土墳,也正因為如此,才免遭反動派的挖掘。1959年6月26日清晨,毛澤東在進自己老家門前,先爬上象鼻山。他拿起一把松枝,放在墳上,肅穆地鞠了三躬,說:“前人辛苦,后人享福”。有人問這墳要不要修葺一下,他說:“不要了,只要把洞補起來就行了。”這墓果真也就只是稍加修補。直到1978年12月,當地政府才按本地風俗,對墓進行了整修。1989年8月,又由韶山管理局再次修繕。雖經幾次修繕,毛澤東父母的墳墓依然保持了簡樸的風貌。

墓臺前緣低矮的護欄上,豎放著好多拜墓的游人敬獻的花束。我們上前獻花后,肅立默哀,向墳墓深深地鞠了三躬。把心中最真誠的敬意獻給長眠在這里的兩位普通而又偉大的農民夫婦,是他們養育了一個救勞苦大眾出苦海、領導人民創建了新中國的偉大兒子,一個一生都在為人民大眾謀幸福的人民領袖毛澤東。對于中國人來說,他們的恩情同樣比天高,比海深!

從毛澤東父母墓地下山,我們接著參觀了南岸私塾舊址、毛氏宗祠、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廣場等幾處景點。

南岸私塾舊址,就在故居不遠處的水塘邊。毛澤東八歲開始,曾在這里接受過兩年私塾的啟蒙教育,受教于鄒春培先生,先學《百家姓》、《三字經》,后學《論語》、《詩經》、《孟子》等儒家經典。此后,他又先后在韶山一帶的關公橋、橋頭灣、鐘家灣、井灣里、烏龜井、東茅塘等處讀過四年的私塾。他后來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為“六年孔夫子”。在私塾里毛澤東接受的仍是舊式教育。但他對枯燥難懂的經書、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都不感興趣。不過他在這里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礎,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培養了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接觸到了一些新的思想。毛宇居、鄒春培、李漱清等多位老師對他后來的成長與發展都或多或少地產生過影響,毛澤東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韶山毛氏宗祠舊址,位于韶山村十八羅漢山麓,座東南,朝西北,是一處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韶山毛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作為韶山毛家總祠堂,它不僅承載了毛氏遷韶370多年的歷史和敬宗、收族、敦倫的功能,還見證了毛澤東家族的歷史與革命活動。宗祠大門門額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門外兩邊各立一石鼓。兩側對聯為“注經世業,捧檄家聲”。祠堂房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戲樓。樓閣中部為戲臺,可容納數十人登臺演戲。樓兩側為化妝室。樓下中部為一小廳。兩側各一廂房,左為庖廚地,右為酒飯舍。第二進為中廳。右廊懸鐘,左廊懸鼓,這里是全族辦公、講約、祭祀和擺酒設宴的地方。第三進是“敦本堂”享堂。堂中安放歷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為住宿處,堂右為錢谷、祭器等物的收藏處。

1921年秋,韶山沖進步知識分子毛麓鐘、毛簡臣曾在此創建毛氏族校。1925年初春至仲秋,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回韶山開展農民運動時,曾利用族校課堂開辦農民夜校,這是韶山辦得最早的農民夜校。楊開慧是該夜校的負責人,并在夜校講過課。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韶山支部在此辦過圖書館。解放初期此處曾是中共湘潭縣韶山區委、區公所和韶山區文化館所在地。

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大門牌匾刻著鄧小平手書金色大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紀念館始建于1964年,管轄范圍除了前面我們參觀過的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父母墓、南岸私塾、毛氏宗祠等舊址建筑群外,還包括生平展區和專題展區(即遺物館)。

生平展區序廳毛澤東漢白玉座像(雕塑)是著名雕塑家劉林創作的,表現了毛澤東在中共八大前后作為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領袖的光輝形象。雕塑背景《東方紅》油畫由著名畫家李如創作,表達的是毛澤東的光輝業績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的主題。頂部的天花云石五星燈寓意著大救星和群星向太陽。左右兩側前墻鐫刻有毛澤東手書《七律·到韶山》和《七律·長征》詩兩首。大廳兩邊的照片,左邊是毛澤東1959年回韶山時與韶山學校師生的合影,右邊是1959年毛澤東在接見亞非拉各國青年朋友時的合影,這是兩張被人們稱作能聽得見笑聲的照片。

生平展區常設《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專題展,共有8個展室,反映了毛澤東從少年和青年學生時代起到1976年逝世為止的生活與斗爭業績。共展出文物和資料500余件、歷史照片近200幅、雕塑6尊、模型5個、場景復原6處、圖表37個、油畫國畫10幅。其中有毛澤東少年時代睡過的床,讀過的《詩經》、《論語》,反映毛澤東1925年在韶山開展農民運動的《賀爾康日記》,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員劉紹云聽毛澤東演講《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筆記和1941年刻印的記載有毛澤東誕生年月和“閎中肆外,國爾忘家”評語的《韶山毛氏族譜》等珍品,形象地展示毛澤東尋求救國救民真理、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參加創建中國共產黨、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中央蘇區、長征途中挽救革命、主持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締造人民共和國、主持社會主義改造、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的一生。

專題展區包括《毛澤東同志遺物展》、《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家庭》、《韶山風物耐人思》、《國際友人在韶山》等4個專題陳列室。該館收藏有關毛澤東生平和韶山人民革命斗爭的文物、資料、照片1萬多件,一級品400多件。

專題展序廳內依次陳列了韶山毛澤東故居、上海一大會址、黃洋界、遵義會議舊址,延安、天安門等六大革命紀念地的圖片,向人們展示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序廳中央,展示了一座韶山山水模型,將韶山210平方公里的山川濃縮其中。

出序廳從東邊上樓,有三個院落呈品字形排列,在中庭的對角,各有2個小院,南院是一處臺地,與下棟參差錯落,這兒光線較暗,為紀念館內兩處藏寶之地:毛澤東遺物展和中南海故居。1990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將中南海保存的6400件毛澤東遺物移交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收藏。如果說以圖文介紹為主的生平展向人們展示了書里和電影里的毛澤東,那么遺物館里的6000多件實物,則以另一種方式講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在這里,每一件遺物都能叩動我們的心弦。半截鉛筆頭,磨損的球拍,寫書法的底稿,沒開封的白酒等遺物,折射了毛澤東節儉樸素的生活作風。宋慶齡送毛澤東的鴨絨枕頭,周總理送的老花鏡,郭沫若送的小手表等實物,則使得老一輩革命家們的情趣與交際,變得鮮活而豐滿。眾多遺物涵蓋毛澤東工作、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蘊含著一代偉人生動感人的人生故事,反映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風范。

北院的過廳上,靜臥著一灰色吉姆車,是毛澤東1959年6月回韶山的座車,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東邊院內是紀念館最幽深處,有兩個展廳:韶山風物耐人思和國際友人在韶山。其中陳列了中外著名人士訪問韶山的照片、題詞和贈送的禮品原物。在這里,可以看到毛澤東會見英國首相艾德禮時穿的補丁褲,看到為了節儉與便利而使用的襯衫假領子。這是共產黨執政的國家才能見到的元首的節儉與自律。

從最后一次離開家鄉,一直到逝世,幾十年間,毛澤東一共回到韶山兩次。紀念館里展示的他為家鄉所做的事情,不過是用自己的稿費給親友一些救濟,或者請故舊吃頓飯而已,但老家的人民至今懷念他。

離開韶山的時候,我們來到位于韶山核心景區中心莊嚴肅穆的毛澤東廣場,這里是人民群眾表達對毛澤東崇敬、追思、紀念的主要場所,其紀念性大于休閑性。矗立在廣場主軸線上的毛澤東銅像,是經中共中央批準興建的紀念毛澤東一百周年誕辰重點獻禮工程。毛澤東銅像創作設計出自著名雕塑大師、中國美術館館長劉開渠和他的高足國家一級美術師程允賢之手,創作靈感來源于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歷史場景。銅像由國家一級企業、航空航天工業部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著“10.1”國慶,更象征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銅像背襯韶峰,面朝故居,身著中山裝,左胸前掛著“主席”證,手執文稿,目光炯炯,面帶微笑,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銅像褐紅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鐫刻著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題寫的“毛澤東同志”五個貼金大字。

一批一批游客上前向毛澤東銅像鞠躬致敬,我們也同他們一樣,步上臺階,肅立在銅像前,瞻仰老人家慈祥的面容,再向他深深鞠躬道別。有著50多年黨齡、軍人出身的姐夫更是長跪不起,在紅毯上向毛澤東深情地叩頭跪拜。

不知是巧合還是緣分到了,在這特殊場合,我竟和兩個特別的人物不期而遇。當我圍繞銅像從各個角度拍了一組照片和視頻后,正要走下獻花平臺的時候,忽然,有一群人簇擁著兩個人上前敬獻花籃,這兩個人身著灰色中山裝,氣宇軒昂,覺得好眼熟。人群中有人說是扮演毛澤東和劉少奇的兩個特型演員,我這才恍然大悟。他們和普通游客一樣,恭恭敬敬地親手抬著花籃,擺放在銅像前,再行鞠躬禮。完了后,兩人在平臺上繞銅像緩步前行,邊走邊瞻仰銅像,這期間就和我相遇了。當扮過毛澤東的那個特型演員和我四目相對時,他對我微笑了,我也對他笑了,當我激動地向他伸出手的瞬間,他也向我伸出了手,兩只大手緊緊握在一起。機會難得,我趕忙打開手機相機,隨便求了一位游客為我們拍了一張兩人握手的合影照。盡管他不是真的毛澤東,盡管我不知道他的姓名,但就憑他酷似毛澤東的外型特征,就憑他平易待人的態度,就憑他那一身整潔的灰布中山裝上透露出來的浩然正氣,我還是想通過他傳遞我對老人家的敬仰與懷念!

要離開韶山了,我忽然想起那首唱了幾十年的老歌《瀏陽河》,想必瀏陽河一定在韶山,反正離返程高鐵開車的時間還早,來都來了,何不抽空看看這條有名的河流呢!我們已經打到出租車了,告訴司機去瀏陽河,司機一愣,說瀏陽河沒在韶山,在湘潭長沙那邊,還有幾十公里的路呢!我說那歌里不是唱著瀏陽河邊“出了個毛澤東,天下把名揚”嗎,司機笑著說,韶山屬于湘潭管轄,毛澤東不但是韶山出的偉人,也是湘潭出的偉人,更是中國和世界出的偉人!我們一想,司機說的何其正確啊!我們的孤陋寡聞在韶山又鬧了一個笑話。

在返程的高鐵上,我們再一次凝望韶山這片熱土,心里思索著一個問題:為什么在毛澤東逝世48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北京紀念堂瞻仰他的遺容,在韶山尋訪他的故里,在毛澤東紀念館回顧他光輝的一生,在毛澤東廣場瞻仰他的銅像?思考的結果是:因為毛澤東同志的一生,都是在為人民服務中度過的。1976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第二次訪華,在會見結束時,尼克松好奇地向毛主席問道:“主席,您有什么特長呢?”毛主席笑著回答道:“為人民服務,就是我的特長!”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新中國的最主要的締造者,他忠實實踐著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心里只裝著人民,因此人民心里也裝著他,衷心地擁護他,愛戴他,對他的崇敬與懷念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走在韶山的小路上,心里是如此地流連忘返!我期盼著有生之年能再一次踏上這塊神圣的土地!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全部|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美国式禁忌3在线影片|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香蕉视频久久久|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dy8888影院午夜看片| 男人扒开女人腿使劲桶动态图| 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 催奶虐乳戴乳环|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日本三级特黄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无遮挡羞羞漫画免费| jizzjizz视频| 欧美理论片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麻豆传播媒体免费版官网| 日本熟妇人妻xxxxx人hd|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