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為先(外一篇)
作者:徐業君
世間之路,多有坎坷,行至不通處,當如何??拐彎而行?,另尋坦途,方顯智慧之光。人心亦如路,有不快之時,又當如何??看淡一切?,釋懷重負,乃見心性之闊。
行走人生,漸行漸遠,諸多事宜,難以盡如人意。?隨意而為?,不強求,不執著,方得自在之心。生活本不簡,紛擾繁雜,然則如何應對??盡量簡單?,去繁就簡,可得寧靜之致。
樂者,人心之根本,萬事之先。?首當快樂?,心愉悅,則萬物皆明。世事雖多,紛至沓來,然心若快樂,則諸事皆輕。次者何物?皆為浮云,隨風而散,不足掛齒。
人生如夢,短暫無常,何不樂而為之?追求快樂,非為逃避,乃是面對生活之智慧。心快樂,則行亦快樂,萬事皆能迎刃而解。故曰:樂為先,其余皆次。
吾輩當銘記此理,于生活之點滴中尋樂,于紛繁之世事中看淡。路不通則拐彎,心不快則看淡,行漸遠則隨意,生活不簡單則盡量簡單。如此,方能活得自在,笑得坦然,不負此生之樂矣!
樂先之道
夫人生在世,紛擾繁多,或憂于名利,或困于情仇,然究其本原,皆不過求一心之安樂。故曰:人活著,開心就好。此樂生之道,非獨今人之所愿,亦古人之所求也。
昔者,莊子逍遙游于天地之間,不顧世俗之毀譽,唯求心之自由。彼言:“濠梁之上,魚出游而從容,是魚之樂也。”莊子之樂,不在于外物之豐儉,而在于內心之平和。此樂生之道之一也。
又,陶淵明歸隱田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彼棄官場之繁華,守內心之寧靜,以詩書為伴,以琴酒為友。此樂生之道之二也。
夫樂生之道,非在于富貴之追求,亦非在于權勢之爭奪。富貴權勢,雖能暫悅人心,然終非長久之計。唯有內心之平和、寧靜,方能使人終生快樂。
故當知,人生如夢,歲月如梭。憂愁煩惱,皆由心生。若能放下執念,隨遇而安,則處處皆是樂境。如春風拂面,如秋月當空,如夏日之清涼,如冬日之暖陽。此樂生之道之真諦也。
然則,樂生之道并非易行。世人往往為外物所惑,為名利所困。故當修身養性,淡泊名利,方能悟得此道。愿諸君皆能明心見性,求得內心之真正快樂。則此生無憾矣!
是以,人活著開心就好。此非空言也。愿諸君共勉之!共尋樂生之道,同享人生之樂。則天地之間,處處皆是樂土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