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捧櫻桃
作者:張繼平
流金似火的七月,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顆顆櫻桃與驕陽爭艷,別看只有紐扣般大小的櫻桃,那可是晶瑩剔透,鮮艷奪目。
從樹上小心翼翼摘下一粒,捧在左手的手心里,用右手兩個手指,輕輕捏起,放進嘴里,瞬間爆汁兒,酸甜可口,櫻桃入口即化。再張開嘴時,嘴里只剩下一個小小的硬核。
櫻桃樹上,一串串,一簇簇,一嘟嚕一嘟嚕的,簡直就像手工雕琢的藝術品一樣,讓人欣賞喜愛心疼,都不忍心下手觸碰,甭說摘下放在嘴里了。
人常說,櫻桃好吃果難摘。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這個驕陽似火的盛夏里,我踏進了一方清涼,品嘗到了櫻桃里的深情厚愛。
我作為一級傷殘軍人的特邀嘉賓,來松原參加一項“科技助殘,關愛英雄”活動,品嘗社會各界尤其是康復器械開發研制的廠家爭先亮相服務傷殘軍人的高尚情操。
征得同意,我欣欣然攜八十五歲的父母一同前往,被主辦方熱情安排住進了郭爾羅斯大飯店,頭一次享受到考察團成員的待遇。
郭爾羅斯大飯店坐落在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哈達大街上,是一座非常具有地域風情與蒙古族特點的地標性建筑。以富麗堂皇恢宏大氣之品相,傲然群星般矗立在具有石油城美譽的松原。五星級的服務水平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洋溢在每個工作人員臉上的笑容都展現出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豪放與真誠。
晚飯后,我們信步來到樓下,紅彤彤的夕陽像個燃燒著的大圓盤掛在隔壁的王爺府花園樓隙間,整個賓館披一身耀眼的光芒,籠罩在金碧輝煌當中,郭爾羅斯大飯店幾個紅色的大字,飄逸著書法藝術氣息的招呼著八方來客。大樓正面的兩個墻角是鎮宅之寶,右側是一家七口大小象,父母帶領五個孩子,寓意著吉祥如意。左側是祖孫三代層層馱著的萬年龜,象征著福祿喜壽。從飯店的側面緩坡或正面拾級而上,中間是一個自動旋轉的大門,轉門里是兩個馬頭琴,馬頭琴上披掛著藍色的哈達,引起每一位客人駐足觀看,歡快的馬頭琴在宛轉悠揚地拉唱著“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的歌曲。客人剛跨進飯店的門,心情立刻就爽歪歪起來,一路的鞍馬勞頓早已蕩然無存。藍色的哈達像天空般襯著飄蕩的朵朵白云,與帥氣的門童靚麗的姑娘一起輕柔慢語著“歡迎您的光臨!”
大廳的地中央是燃燒不息的火球,火球的底座四周是盛開的荷花,荷花底下靜靜的溪水,水的中間是游來游去的觀賞金魚,水的底部是大小不一的鵝卵石。大廳的背景是各民族大團結萬歲的巨幅畫像。宜人的前郭、魅力的松原吆,猶如身后波濤滾滾的松花江水,奔涌著關東大地上各族人民厚道的禮儀與真誠好客的情意。我想,每一位遠方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會舒暢地住下來,開心得樂不思蜀,或者忘記了返程也不一定啊。
飯店的前后左右被蒼松翠柏與高大的丁香、傳統的杏李樹包圍著,地面上,人工精心栽培的立體花卉把賓館的前臉都掩映在鮮花的海洋中,色彩繽紛的花卉爭芳斗艷,引來蝶飛蜂舞,歡唱嬉戲,與莊嚴氣派的大飯店互襯互映,動靜成趣。
在保安的熱情引領和幫抬下,我這個輪椅族才實現了與父母護工一行四人,跨進了占地 4000 多平米的后花園逛逛的愿望。
后花園的四周是高高的白楊,筆直的白楊一沖霄漢,仰天而望,足有五樓高。挨著白楊樹的是顆顆挺拔的青松,青松也不示弱,高枝已攀過三樓的玻璃窗。青松的身下就是錯落有致的櫻桃樹,櫻桃樹下是塑膠鋪墊的人行小道,紅艷艷松軟軟的小路,與晶瑩透亮的櫻桃相映成輝,都是嬌滴滴羞紅了臉的。小道的里側,又是參天的松柏與枝繁葉茂的老柞木,地面看不見一塊兒地皮,完全被綠植覆蓋,樹木遮天蔽日。走在后花園橢圓形的甬路上,涼風習習,在 30℃令人窒息的盛夏,一掃酷熱,涼爽怡人。俗話說的好,煽扇不如自然風,這兒不但是天然的氧吧,還是免費的空調房,愜意深長。郭爾羅斯大飯店的后花園,別有洞天,住在這里你會切實感受什么才是天涼好個夏。
我因身體不適,趕忙回房間休息。不知什么時候,迷迷糊糊從半睡半醒中睜開眼,原來是習慣性滑脫而哈不下腰的老爸,半月板損傷而不能下蹲的老媽,一人手里捧一捧櫻桃就坐在我的床邊,正欲喚醒我,讓我趁著新鮮趕緊吃下她們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櫻桃。
老爸老媽捧著櫻桃的手,干干癟癟皺皺巴巴,一直都在顫顫巍巍的抖動著,卻沒有讓一粒櫻桃從手里邊滑出,掉落到地上。從老爸老媽干裂的嘴唇上可以看得出,她們沒有舍得把一粒櫻桃放進自己的嘴里,我似乎看見老爸使勁用喉嚨咽下一次口水,老媽則急不可耐把櫻桃一粒一粒往我嘴里送了。
我眼前浮現出老爸老媽強忍劇痛彎腰屈膝采摘櫻桃的情景。風燭殘年的耄耋老人,走在路上都是搖搖晃晃,還需要守在我的身邊照顧我,現在每人捧著一捧櫻桃,少說也有上百粒,這需要老爸哈下多少次腰,老媽屈過多少回膝呢?再看他們,捧著如寶石般的大櫻桃,竟然美滋滋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兒子小時候的最愛啊!為了我這個高位截癱又連續腹瀉癱軟在床的兒子,如果說天上的星星能治愈兒子的病,老爸老媽也會舍命向上攀爬的啊!
記得小的時候,也是這個季節,媽媽領著我去鄰居家借耪地的鋤頭,鄰居家的二嬸在園子里薅草,看見我和媽媽進院,趕緊招手喊我們進園子,原來是她家樹上的櫻桃熟了,二嬸摘一粒送進我的嘴里,酸甜的一包水,口感好極了,因為第一次見到櫻桃,第一次吃到櫻桃,一高興竟然把櫻桃核吞進肚里,可把媽媽嚇壞了,我也嚇哭了,二嬸邊笑邊安慰,不要緊,待會兒隨大便就排出了。我這才破涕為笑,等著二嬸不斷往我嘴里送著櫻桃。櫻桃還沒吃上幾粒,媽媽著急地下的農活,就拉著離開了二嬸家那顆櫻桃樹。媽媽看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舍的樣子,就不動聲色的在轉年的春天嫁接了一顆櫻桃樹。時隔多年,二嬸家園子里吃下今生第一粒櫻桃的甜蜜一直保留在記憶里。
是啊,來松原參加活動前,我已呈腹瀉脫水狀態,虛脫的身體拿不成個,一天服幾次藥也沒見效,為了不錯失有意義之行,放棄去醫院治療的時間,向大會隱瞞病情,采取用雙層紙尿褲的保險措施強打精神來到活動現場。不曾想,當初的中途去醫院搶救的最壞預想都無影無蹤了,安然無恙。活動中,精神飽滿,斗志昂揚,一展軍人的本色,完成了大會的使命。
我真的不知道,是老爸老媽手里的那兩捧櫻桃治愈了我的重度腹瀉,還是老爸老媽疼惜兒子的心感動了天和地,抑或是這次“科技助殘,關愛英雄”的活動價值升騰了我的精神力量。我想,一切皆有可能,也許這些因素都有吧。
在這兩捧櫻桃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父母那無盡的愛,這份愛如此深沉,如此濃烈,讓我這個傷殘兒子,心中滿是感動。無論歲月如何變遷,無論我身處何方,這份恩情都將永遠銘記在心。
作者簡介:張繼平,一級傷殘軍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文章散見于《人民文學》《海外文摘》《散文選刊》《參花》《吉林日報》《長春日報》《松原日報》等報刊雜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