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回頭(外二篇)
作者:徐業君
在這個匆匆前行的世界里,我們總不自覺地想要回望,試圖從那些斑駁的時光碎片中找尋曾經的自己。但你知道嗎?別回頭,因為誰都已不再是初識的模樣。歲月,這位最公正的雕刻家,用它那無形的手,為我們每個人刻下了獨一無二的痕跡。
我站在時光的交匯處,輕輕閉上眼,感受著風從指縫間滑過,帶走了往昔的青澀與懵懂。回望過去,那個曾經的我,或許純真無邪,卻也滿載著對未來的迷茫與不安。而今,雖然鏡中映出的是略顯成熟的臉龐,眼角邊悄悄爬上了細紋,但我的心,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更加堅定和寧靜。
我學會了放下,那些曾經緊緊抓在手里的執念與得失,如同秋日里的落葉,終將歸于塵土。不是不再珍惜,而是明白了,真正的擁有,是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松手,讓心靈得以自由飛翔。每一次的放下,都是對自己的一次溫柔釋放,讓我更加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個當下。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這個經歷了風雨,卻依然選擇微笑面對生活的自己。不再強求每一個明天都要光芒萬丈,而是學會了在平凡中尋找幸福,在簡單中領悟深刻。歲月賦予我的,不僅僅是外表的變化,更是內心的豐盈與堅韌。
所以,讓我們繼續向前走吧,別回頭。因為每一步前行,都是向著更好的自己邁進。在時間的長河里,我們都是自己故事的書寫者,而那些關于成長、關于放下、關于愛的篇章,終將匯聚成生命中最絢爛的風景。
歸途中的仙桃情深
歲月悠悠,仙桃這座古城在時光的洗禮下,悄然換上了新裝。每當寒風漸起,年味便如細絲般悄悄纏繞在每一寸土地上,勾勒出一幅幅溫馨而又熱鬧的畫卷。街道兩旁,紅燈籠高高掛起,與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映成趣,仿佛每一盞燈火都在訴說著歸家的渴望。
記憶中的小巷,如今已鋪上了平整的青石板路,兩旁的老屋也換上了嶄新的衣裳,卻依然保留著那份質樸與親切。孩童們的歡笑聲,在鞭炮聲的間隙中穿梭,如同這城市跳動的脈搏,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市場里,各種年貨琳瑯滿目,攤主們熱情地吆喝著,那份熱鬧與喧囂,是家鄉獨有的年味,也是在外游子心中最深的牽掛。
遠方的朋友啊,你們是否也感受到了這份來自家鄉的呼喚?那熟悉的味道,那溫暖的人情,正穿越時空的阻隔,靜靜地等待著你們的歸來。或許,在外的日子讓你們收獲了成長與見識,但那份對家的眷戀,卻如同仙桃的特產一般,越陳越香,愈久愈濃。
年,是團圓的象征,是心靈的歸宿
仙桃三伏潭鎮:煤海之光,鎮建新顏
在江漢平原的腹地,隱匿著一顆璀璨的明珠——仙桃市三伏潭鎮。這里不僅以豐饒的煤炭資源聞名遐邇,更以其日新月異的建設風貌,展現了一幅現代與傳統的和諧共生畫卷。
走進三伏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井然有序的煤礦區,烏黑的煤炭如同大地的寶藏,被勤勞的人們小心翼翼地開采出來,為國家的能源事業貢獻著力量。煤炭生產,不僅是這里的經濟支柱,更是見證了小鎮從默默無聞走向繁榮興盛的歷程。礦井深處,是汗水與智慧的交融,每一鏟煤都承載著對未來的期許與夢想。
而當你漫步于鎮上的街道,又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寬闊平坦的道路兩旁,高樓林立,商鋪繁華,綠樹成蔭,盡顯現代城鎮的風貌。學校、醫院、文化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居民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夜幕降臨時,華燈初上,小鎮更添幾分溫馨與寧靜,仿佛是在訴說著歲月靜好的故事。
三伏潭鎮的發展,是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典范。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這里沒有忽視對生態環境的呵護,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并存,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歲月悠悠,三伏潭鎮以煤為基,以建為翼,正翱翔在新時代的藍天之下。它不僅是一個煤炭生產的重鎮,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在這里,每一塊煤炭都閃耀著希望的光芒,每一磚一瓦都記錄著奮斗的足跡,共同編織著屬于三伏潭的輝煌篇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