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上午作者在都勻文峰園“許愿池”投幣和寫水字。(攝影:何彩華)
都勻文峰園“許愿池”心態與行動
作者:羅祖文(貴州)
逛古街、觀演出、早鍛煉,地處貴州省都勻市文峰園是我每天必逛的地方,它除了能夠看到一座古建筑韻味和歷史厚重的文峰塔外,它還能讓你輕松捕捉無數光影之美。
文峰園位于城南龍潭西岸,劍江三面環繞,以石塔文峰塔為主體設計布置而成,是一座開放式休閑公園,充分利用園區現有的園林和人文景觀,打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新型婚育文化主題公園等,內有青少年官、綜藝池、健身步道、茶藝表演廳等附屬設施,以及“身邊好人”積德榜、都勻市市民文明公約、時勢政策、民族團結、未成年人等專欄、標識。園內種植大小植物幾十萬株,品種幾十種,四季的景觀變化,美不勝收。那里已成為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廣場舞、景區采風活動、旅游拍照的好去處。有關文藝晚會、清明詩歌朗誦會、主題教育等活動常在文峰園開展。文峰園旅游景區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為更多的年輕人打造社交、娛樂、交流的一個場所,去滿足我們新生力量對社會美好的向往。
文字是永遠活著的事物,它藉著古代先祖們的魂靈的力量,居住于人眾里。它在我們之中完成許多超自然的工作。它是我們永恒的伙伴,將獨特的靈性賦予人,它又可將人的內心渣滓收走。新年元旦、春節將至,2024年12月28日上午,我走進文峰園,目睹節日氛圍感拉滿,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盡顯傳統非遺項目文化魅力。比較吸引人們目光、散發著人文氣息的“都勻文峰園許愿池十投”牌子(見圖)上寫著:
一投:一帆風順。
二投:二人同心。
三投:三生有幸。
四投:四季發財。
五投:五福臨門。
六投:六六大順。
七投:七星高照。
八投:八方進寶。
九投:九九同心。
十投:十全十美。
一眼望去,許愿池旁邊樹木郁郁蔥蔥,蒼翠欲滴,映入我們眼簾有三級古樹、二級保護榕樹1棵,樹齡100年,樹高10米,樹胸經110米,樹冠幅18.2米。許愿池水清如鏡,清澈見底,映照出天空的色彩,仿佛是在與宇宙對話。水池壁則形如一龍,繞到大榕樹子腳下,美不勝收。
許愿池,比喻是能夠實現人們心愿的地方,一般建在路邊的小池或者小湖,人們可以向池里拋下一枚硬幣,然后許下心愿、祈求好運,以求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通過投硬幣來許愿是源于對水中超自然、占卜和治愈特性的信仰。隨時間演變,許愿池成為教育機構和其他組織的娛樂、籌款工具。通過許愿可帶來快樂和希望。也有培養“人人講奉獻”精神,有組織單位以“許愿池”為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對于學業、業績方面,“許愿池”有鼓勵和鞭策作用,選擇方法也很多。
在許愿之前,如學業方面,先要明確自己的學業目標和希望達到的愿望,有對流星許愿,有對天空和自然口頭許愿,有寫在地上(水字)、紙上許愿,有在寺廟或道觀里燒香等許愿方式。無論選擇哪種許愿方式,都需要全神貫注,集中精力,都要合理、真誠,不要過于貪心或虛浮,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許愿,只有真誠的愿望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
在許愿之后,如對于工作人來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計劃(規劃、方案)和愿望,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實現,付出努力。要主動作為、主動擔當、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想思路、多干實事。“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切實把許愿百姓的事辦好、做實,努力實現,讓這“許愿池”變成“榮譽池”。
許愿的東西,講到、做到的例子不少。
聽我的父親說,七十年代初,都勻綠茵湖街道邦水場壩下面,某寨子某家有一個孩子正在讀書,當年父親與寨子上人一路去銀洞坡(位于四方灘景區背后),有打山貨的,有腰柴的,快到銀洞坡前,其父親突出“冒出一句”,如果我的孩子考取學校了,我要抬頭豬來銀洞坡剎請大家吃,話隔一年,可孩子如期考取了,其父親萬分高興,動真格找人幫抬一頭自家飼養的肥豬,步行往銀洞坡路上見人就說“都上銀洞坡去,我請大家吃豬肉”,并在哪里現剎現煮,還備足夠米酒、大米飯。我父親也跟大家去銀洞坡享受一次大餐,回來跟大家擺,我父親是見證者和參與者。“銀洞坡許愿很靈!”在當地成為佳話。
這個故事出現之后,七十、八十年代,“邦水盆地”陸續考取大中專學生不少。當然,這主要來于孩子聽話愿學習和家長教育。這事在當地也引起很大反響,也對后人讀書起到激勵作用,一時間那位家長成為誠信家長的典范,不少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在教育孩子中說:老祖宗的話是有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的,我們讀所有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教育孩子要許愿好好讀書,只要始終愛讀書,你就會變成最好的。你如果是為了“最好的”而去看書,你永遠不可能成為最好的。明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真理。
《易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就是說:用千錘百煉的方式活出自已,用百煉成鋼的耐心奮力拼博。一個人要成功就要自強不息,不停地拼搏奮斗。自強不息能獲得成功和財富,但是要保持成功和財富,就需要厚德載物。一個人做成一件成功的事情,沒有任何捷徑,就是簡單的事情,反復做,認真做,你就是"家”。一個人不努力,光是許愿,只想憑自已小聰明把這件事情做好,沒有扎實的功底,是不可能的。
許愿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目標,使自己更好的生活,更好當好生活的主宰者,一生平安無事,為家庭,為國家減負。沒有人愿意一生都在痛苦中度過,也沒有人愿意一生都背著個包袱。
很多許愿要靠自己學以致用,不僅是健康,包括方方面面。
經常聽有人說:煩腦事情放一邊,天天都要笑開顏。好好對自己,一輩子沒多長,好好對別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上。如果開心就笑一笑,如果疲倦就歇一歇。活著是一份自在和灑脫,走得太急腳累,想得太多心累。留不住的就隨緣隨喜,得不到的就一笑而過,躲不掉的就勇往直前,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隨緣行。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人生在世要快樂,不要記較對于錯。人的一生,健康是金,開心是財,大度是樂,善良是福。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帶著美好的心情,去發現生活中簡單的魅力。
元旦、春節,不少人在旅游景點將硬幣扔入許愿池中祈求好運氣、表達美好愿望,是一種在許多文化和傳統中都存在的習俗,有一定講究。
愿望寄托?:投擲硬幣是向神靈或自然力量表達敬意和祈求的方式,在丟硬幣時要保持內心的真誠與平靜。人們相信,通過向許愿池投擲硬幣,他們的愿望會被聽到并有可能實現。投擲硬幣時,人們通常會默默許愿,希望神靈能保佑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
實際價值:硬幣作為一種貨幣,圓形象征著完整和無限,圖案和文字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人們將硬幣扔入許愿池被視為一種“賄賂”神靈的方式,以換取他們庇護和祝福。
投擲技巧:人們通常會選擇特定的投擲方式,如用一只手或雙手投擲,或者將硬幣拋向特定的方向。有些人認為,如果硬幣能夠順利落入許愿池中,那么他們的愿望就更有可能實現。
環境選擇:許愿池通常位于具有特殊意義或歷史價值的地方,如寺廟、教堂、公園或城市廣場,這些地點往往與當地的傳說、神話或歷史事件相關聯,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地方。
語言表達:祝福語有希望自己、希望他人以及希望其它之事。常有“現在是我走運的開始”“現在是我順利的開始”“愿這枚硬幣帶來好運連連,事事順心”“愿這枚硬幣在水池中激起我無限的可能與機遇”"愿這枚硬幣承載我的夢想與希望 ""愿這枚落入水池的硬幣,成為開啟你幸福之門的鑰匙"“愿父母健康長壽,愿子女快樂成長,愿自己事業順利”“愿孩子學習更順利,自己熱愛的事情更如意”“愿小寶貝健康茁壯的成長”“愿你家中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愿你早日抱金孫,多子多福,生活幸福”“愿你們的婚姻生活甜蜜美滿,早生貴子,幸福永遠”“愿家人朋友們在新年里都平安健康喜樂” “愿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愿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等簡短、蘊含深深的情感與美好的愿望的祝福語。
人生,只有活出人間清醒,才是你該做的。
“心愿年年立,實現靠努力”“人生沒躺贏,愛拼才會贏”,告訴我們:世間所有的幸福,不拼運氣而是靠努力。沒有任何幸福是上天賜予,需要我們確定目標腳踏實地的努力。幸福不是等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有時候幸福不是什么都擁有,而是想要的恰好在身邊。人們常說,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和進取。水有源,樹有根,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一個人的幸福也是如此。
許愿靈驗,關鍵在于一個人的心態與行動。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現狀和人們的內心需求,態度決定今后走向什么樣的未來。行動則是將愿望轉化為現實,是完成愿望的關鍵。如果沒有行動就沒有進展,如果沒有進展就沒有成就。把成就寄托在自己身上并付出行動,才能實現自己的許愿!
“人最大的運氣,不是撿錢,也不是中獎,而是有人指引你成功的方向。”確實如此,有時候細細的想想,真正限制自己發展的不是學歷,也不是智商,而是跟誰在一起。
2024年12月28日晚上,貴州都勻
2024年12月28日上午筆者旅游都勻“文峰云橋”。(攝影:彭敏)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組栗木寨人,1982年7月畢業于都勻民族師范學校,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7月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黔南分校)中文(師范)專業業余學習畢業。1999年1月被國家體育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評為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傳部評為2006年度黔南州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工作者。曾供職于都勻市墨沖鎮墨陽完小、墨沖鎮中學、墨沖鎮教育輔導站、都勻市第三小學、都勻市創建辦。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被抽調到墨沖鎮人民政府“學教”辦、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創建科)、都勻市教育局(機關辦公室)、中共黔南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簡報編發、動態報道,信息采用通報)。曾是政協都勻市第七屆會員會委員、墨沖鎮教育輔導站語文教研員、墨沖鎮教育工會主席、都勻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都勻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貴州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預備役中尉軍銜)、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在中國民族教育、國家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語文》、貴州日報、貴州工人報、貴州教工、貴州省散文微刊、多彩貴州網、貴州文化網、作家網、書香神州、廣州文藝、詩藝國際、今日頭條、搜狐網以及黔南日報、都勻晚報、今日都勻等國內公開紙媒和網絡平臺發表文章達兩千余篇。于2021年2月貴州省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退休。現為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2024年1月28日被貴州省都勻市作家協會授予“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稱號(唯一獲獎者)。現居貴州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