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菜苔
作者:王軍
在我的老家,紅菜苔生長在菜園里,算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季節性疏菜了。但它的口感,隨著油鍋里翻炒,給人留下一種難以抹去的記憶。
想起來,身在北方的城市,我是很久沒有吃上它了。那個紅菜苔的樣子,我還能在歲月的滄桑中依稀地描述出來,也能給沒吃過的朋友講起它的味道。
此菜屬于南方疏菜中的一個品種,又名蕓菜苔、紫菜苔。它的葉片寬大,呈卵圓形或橢圓形,葉沿兒波狀且為綠色,莖及柄瓣均帶紫色,其營養豐富,脆甜可口,多產于長江兩岸的濕潤地帶,湖南、貴州等地那一帶生活的人也喜歡食用它。而武漢人對它由衷地偏愛,據說洪山一帶有它的種植基地。由于它比普通的菜苔長得鮮艷,顏色偏于紫紅,在當地人的心中有著“紫氣東來”的說法,又因它最優成長期在農歷春節前后,菜苔鮮嫩,紫翠清香,成為春節期間走村串戶看親訪友時,接待客人中的一道美味佳肴。
這些,在我老家的菜地里,那個年代那種歲月,又多了一道兒時過年的情景。
那時,母親常用它來炒臘肉,或是煎上糍粑煮掛面時放上一些,那種吃法吃起來沒有油膩的感覺,除嚼著它脆脆的口感外,還有一種甜甜的甘味。營養專家說,它含有大量的維c、鈣、磷、鐵、胡蘿卜素等,具有增強免疫力、活血散瘀、潤腸通便之效果。難怪老家的人幾乎頓頓吃它,身體沒病沒痛。
我到北方生活有些年頭,去菜市場里買菜時沒有碰見它,也沒見有同鄉的家人買過。生活在這里,一些習慣也基本融于當地的風土人情中,以至于一天三餐菜市里有什么菜就買些什么回來,沒有刻意按照兒時的飲食習慣過著自己的生活。
記得有一年開車回家過春節,臨走時母親弄了一簍子紅菜苔裝進后備箱里。我見那么多,回來后摘一些好看的送給一位鄉友。他見后激動地說:“這可是個好東西,多年沒吃了。”望著他那種心情,知道他多年沒有回去,也明白他心中的苦楚。
往后,我去了另一個城市。在城角的一個鄂菜館里,竟然發現有這道菜。飯后出門時抬頭一看,店名就叫紅菜苔。在那里,我吃著那種口味,竟吃出了過年的味道。有時想,身在這個世間,漂泊在異鄉異地,家鄉的東西總是顯得更為濃烈一些。
那是家鄉的紅菜苔,長在山村里,飄進異鄉的夢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