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邦水“金鐘山”栗木寨解鎖傳統年味

 圖片1

金鐘山(攝影:羅祖文)

圖片2

栗木寨(攝影:羅祖文)

 

邦水“金鐘山”栗木寨解鎖傳統年味

 

文/圖 羅祖文(貴州)

 

地處貴州都勻綠茵湖街道邦水有一座山,叫金鐘山。遠看形如虎臥,過去“頭部”修建防城,上掛一口大鐘,如有侵略者進寨,敲鐘鳴響,大家聽到后奔往老營上、白巖洞、銀洞坡等躲藏。站金鐘山的頂峰,可觀望邦水以及都勻市區中心。

位于金鐘山右側的栗木寨,140多戶人家已形成一個大寨子,每逢佳節都講究一個熱鬧,人們把過年看作生命中的華彩樂章。

新年分公歷元旦、農歷春節(年節),即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我國使用的歷法被俗稱為農歷,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改用公歷。從此,1月1日稱“元旦”,農歷“元旦”則改稱“春節”。農歷春節時間為臘月三十至正月十五。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自律是自由,守序是力量”,秩序之美在于無需評判,不計瑣碎,自然和諧。如何講究秩序?,將一些傳統習俗“年味”代代相傳,2025年1月20日,筆者與初中時期班主任唐菊昌老師以及同學們到綠茵湖村泡木寨楊正榮同學家“吃庖湯”,吃中午飯后,我又前往邦水村栗木寨羅文乾堂妹夫家“吃庖湯”。通過走訪德高望重的尊長、綠茵湖泡木寨87歲肖作伍老人和邦水村栗木寨70歲羅甲老人,精彩的介紹,一些情景惹得情竇初開的我想入非非,感覺到了春的氣息,花的芬芳,且穿越著我的心靈,成了我獨特雋永的記憶,揮之不去,驚奇地發現,邦水以及時栗木寨年味大有可寫,記錄下來,歸結出除舊布新、除夕之夜、慶賀新年和人文精神。

 

(一)

 

除舊布新,指進入臘月之后,有小年、掃塵、辦年貨、做豆腐、捏血豆腐、殺豬、醃臘肉、罐香腸、打糍粑、貼年紅等習俗,迎春納福。

古往今來,太多文人墨客,揮毫潑墨,抒發過年感慨,留下精美詩文。一首童謠里寫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訪親友,……十五晚上街上走。”

據了解,每年邦水栗木寨經過一系列除舊布新、迎春接福活動,年味釀成足夠的濃,大家滿懷喜悅與期待大年三十除夕之夜色的到來。

臘八節主要舉行敬神謝神娛神的祭祀活動,以預祝來年五谷豐登。這天,屬于新年頭個節氣,好日子,可進新房等辦喜事。有人家開始殺豬,醃臘肉、醃雞、醃鴨。有“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

臘月二十三“小年”或“祭灶日”。灶神信仰是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有“二十三,糖瓜黏”供紅燭、糖瓜,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志詳”之說。臘月二十三至除夕,稱“迎春日”,這天打掃衛生、擦窗子,送灶神上天,有“今后眼睛不會犯渣”之說。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顧名思義是年終大掃除。“塵”與“陳”諧音,意思把過去一年“窮運”“晦氣”清掃出門的同時要布新。家家戶戶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徹底打掃屋內屋外衛生。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據說,古代的“灶王”上報天庭的制度,當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說的那樣勤儉。為了瞞過玉皇的懲罰,各家各戶就會在這天“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這種食品不僅美味可口,還寓意著人們在新年里祈求平安和幸福。

臘月二十六“割年肉”。過去普通百姓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次肉食。這一天以后,家家戶戶前往集市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點不少。家里養有豬的殺豬,沒有養豬的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或買一頭來殺。二十六以后準備的豬肉、豬腳、豬頭、公雞、鴨子以及山藥、蛋、香菇等食材,待過年整吃新鮮。

臘月二十七“殺公雞”。“雞”與“吉”諧音,公雞作為家禽中的雄性代表,被賦予了大吉大利。吃雞有講究,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這幾天,傳統民俗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有“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二十七洗邋遢”之說。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發”寓意發財、發跡、發家,“把面發”寓意來年有個好兆頭,日子蒸蒸日上。和面、揉面、醒面、發面、搟面、切面、蒸面無一不是需要技術,多吃面條有“長壽”之意。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指在臘月二十八發面的基礎上,到了臘月二十九這天早上就開始蒸饅頭。饅頭象征著團圓和步步高升,因為“糕”與“高”同音。饅頭的制作過程從揉面、搟面皮、捏饅頭到蒸饅頭,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對家的思念和對新年的期盼,意味著生活蒸蒸日上,日子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美。

春節前夕,家家戶戶張貼年畫、春聯、福字、門神、窗花、吊錢、掛燈籠等“年紅”。在院門或屋門貼福字,意味福氣進入家門,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追求,倒貼意味“福到了”。“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寫春聯、貼春聯,要表達主人生活追求與理想。

殺豬牢記:一般用農歷單日子,忌農歷“四”不殺,因“四”與“死”諧音,期望遠離死亡與災禍的陰影。忌農歷每月初一、十五日不殺,因這兩天是宜祭祀祈福,殺生則被視為對神靈與鬼魂的不敬。忌補第二刀,希望一刀結束,因一刀致命被視為技藝高超的表現,是一種相對“仁慈”的宰殺方式。殺豬打理干凈好后,稱熱及時把豬肉切成小塊,用鹽和花椒腌制五六天后,吊在火垅屋(或烤缸)熏燒數日成黃清干色,就成為正宗的臘肉。殺豬,一般臘月農歷十七或二十三起開始殺,二十五后大殺。

擇日(看日子)不能用“楊公忌日”,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這“13天”不宜出行、舉事,否則可能不利。

傳說,古時有一戶姓楊的人家有13個兒子,而他的鄰居卻沒有兒子。于是,他常常在鄰居面前擺出志得意滿的樣子。鄰居很生氣,就咒他:“不要囂張顯擺!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誰知道你的兒子就會長命百歲呢?”楊公仰天大笑:“哈哈!我有13個兒子呢!即使碰上三災六禍我也不怕!就算老天妒忌我,一個月收去我一個兒子,也會留一個兒子為我送終的!”沒想到,真是事有湊巧,有一年發生了瘟疫,剛好又湊巧這年有閏月,楊公的兒子得了疫病,第一個兒子就死于正月十三那天。緊接著,兒子一個個都死去了。其中七月死2個,到了年關十二月,楊公的十三個兒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凄涼。人們都說,楊公的遭遇全部都是應在他自己說的大話上。而同時,十三這個數也被認為是個不祥之數。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農歷十三這一天。

 

(二)

 

除夕之夜,是在除舊布新的基礎上,進行拜祖、放鞭炮、年夜飯、關閉門、守歲、壓歲錢、開財門、放鞭炮、吃夜宵等系列活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

拜祖,稱“拜神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栗木寨自古以來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祭祖形式多樣,有的到宗祠拜祖,有的到走出去掃墓,有的在家里親人遺像前寄托思念,舉行祭祀儀式。

在家中舉行祭祀儀,“三十晚有三十條路”臘月三十忙錄,通常在上午或中午殺雞后就開大門迎接先祖,在堂屋大桌上擺放好供品后,家族成員或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燒香、燒紙、磕頭等,主持人念,如“先祖們,您們的子孫燒香點蠟,放有供品,向你們跪拜,請您們保佑,萬事如意、大吉大利、心想事成、三陽開泰、一帆風順、七星高照、五福臨門、年年有魚、歲歲平安、發子發孫,家族的火種世代相傳。”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通過祭祀活動,家族成員能夠共同回憶祖先的功績,傳承家族的傳統和美德?

具體操作:在堂屋神龕祖先牌位前四方桌上擺放供品“三牲”、豆腐、蘋果、饅頭、蛋糕以及各種熟菜。

布依族習俗“關門席供四方”:擺放8個酒盅盛酒(筷子放右邊桌上)。一會折酒盅后,再擺放8個碗盛飯(筷子放在碗上,也有放在碗右邊桌上)。

漢族習俗“開門席供三方”:擺放6個酒盅盛酒(筷子放右邊桌上),一會折酒盅后,再擺放6個碗盛飯(筷子放在碗上)。

其中,擺放的“三牲”并沒有特定,也可是雞、魚、豬“小三牲”,也可是牛、羊、豬“大三牲”。雞(天上飛)代表驅鬼避邪,魚(水里游)代表年年有余,豬(地上跑)代表富足,牛(代表勤奮),羊(代表祥和),豆腐(代表都福),(蘋果)代表平安。“八”這個數字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數字,因為它與“發”字諧音,代表著富貴。而“方”則指代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八個方向,象征著全面的好運和財富。八方來財含義的字有金、旺、福、富、亨、源、財、銀。充分反映人們生活習俗和農業生產帶來的豐收喜悅,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提醒人們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追求機遇,爭取更大成績,以實現財富的多元化和持續增長。

年夜飯,指在完成拜祭神靈與祖先后團圓聚餐,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飯前關閉門、響鞭炮,稱“閉門炮”,寓意財不外流。“閉門炮”響聲表達人們一年結束后團聚的喜悅心情,全家圍桌而坐開始吃年夜飯標志過年開始。年夜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余)、發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吃年夜飯,要拿大年三十中下午桌上供先祖的菜,共同分享。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晚餐。

隨著市場繁榮和民族交流,生活水平提高,栗木寨人有吃餃子,也有吃火鍋、魚、糕以及喝杯美酒習俗。“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意為大吉大利。餃子像元寶,有包住福氣,象征生活富裕。“火鍋”即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象征“吉慶有余”“年年有余”。“高”與“糕”諧音,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在外漂泊游子也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上年夜飯。

吃年夜飯之后是守歲、壓歲錢,即:

守歲,是接財的意思。除幼孩之外,全家人吃年夜飯之后,團聚通宵守夜,共同辭舊迎新。主要表現點歲火、守歲火。年三十點燈徹夜通明,掛上紅燈籠也不能熄滅,它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迎接新歲,也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家庭旺盛。人們認為守歲、熬年,也是一種奮斗精神,倡導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有“三十晚上熬一宿”之說。

壓歲錢,是指年夜飯后、守歲過程中,長輩將發給晚輩或晚輩將發給長輩的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晚輩給長輩拜年,是祝愿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而長輩給晚輩拜年,是寄托殷切希望和深厚關愛“快長快大,好好學習”。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稱“壓勝錢”。寓意可以平平安安,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其枕頭下。

開財門。寓意迎接財神、迎財迎福迎運氣?,也是民間“送窮”的日候。除夕年飯后關門閉戶,10點左右,先提前接灶神(因灶神二十三上天,三十晚回來),灶臺上插放一對燭三支香三個碗(倒入現燒好茶水)。11點,在神龕上插放一對燭三支香,神龕下面插放一支香,堂屋大桌上規范放置三個碗(倒有現燒好茶水),大門外左邊點插放一對燭(并一起,怕外風吹熄)一支香;在家門口擺上一串爆竹,最后一響朝大門。接近12點或子時,由輩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開大門,先放煙花炮、沖炮,再放爆竹,象征子孫后代延綿不絕。開門新年第一響放爆竹,稱“開門炮”或”開門爆竹”,又稱“出天行”。炮響完畢后,主人隨同爆竹線路往大門進,一邊走一邊念“某年大吉大利,財門大大開,財神到,財神到,過新年,放鞭炮,金銀財寶滾進來”或“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等之句,走進大門前把原放置在大門角下立放木柴倒進家,意思財神到家了!有“放了開門炮,財神要來到”之說。鞭炮聲結束“開財門”也隨之自然結束。

吃夜宵。開財門后就關閉大門,寓意是財富不外流,去年掙的錢可以放在家里。 然后,圍攏家人吃宵夜,不吃夜宵的就玩小麻將或其它娛樂。

“爆竹”源于古人把竹子放到火里燃燒,竹子發出爆裂的響聲。之后大約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里點燃。宋代把裝火藥的紙卷代替竹簡,相當現在的炮仗。

燒香、燒蠟源于宗教和文化傳統。

香燒單:單數為陽數,被視為吉祥的數字,象征純凈和吉祥,完整和完美。燒香三支被認為是高規格的禮儀?

蠟燒雙:?一根代表陽,另一根代表陰,陰陽平衡?,體現了對祖先的尊重和對陰陽平衡的追求。?

除夕之夜牢記:“三十晚上無外人”意思是不得有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有血緣關系至親之外的人,也不能打擾外人,如外人在會破壞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氣氛,而且也會把自家的財運帶走,除遠在他鄉、相處和諧之外;“三十晚出嫁女兒不能回娘家”意思出嫁的女兒在大年三十不能看到娘家的燈火,否則會帶來娘家的財運受損;“三十晚上洗個腳,來年有吃喝”寓意來年有運氣,如人們常用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三十晚上洗個澡,一年到頭身體好”寓意除去所有的陰霾和晦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三十晚上不熄燈”“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寓意驅趕年獸,免除災禍,吉祥如意,益壽延年,香火不斷,家庭旺盛。有“三十晚的火,十五的燈”“三十晚的火越大越旺盛”之說。

 

(三)

 

慶賀新年,指過完三十晚后,開門炮仗、拜年、逛廟會、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也叫“扎高腳”)、燈謎、元宵燈節、吃元宵以及傳統習俗,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豐年。

流傳歌謠:“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新春正月過大年,吃點喝點解了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團團轉,初四吃米飯,初五的餃子要素餡,初六初七需吃雞,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頓棒子粥,十一吃魚,十二吃鴨,十三沒錯吃對蝦,十四大碗打鹵面,十五家家鬧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雞蛋。”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由一家之主在正月初一吃飯之前開門放的炮竹,稱“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電話問候,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

初一至初三,飯前祭祖,在堂屋神龕燒5柱香,亮神燈一盞(舊時稱燈臺),下壇土地燒3柱,大門左下角1柱1對蠟燭,燒紙3張,鳴慶3聲,請先祖吃飯。此外,在院內或大門之外的地方燒3柱香1對蠟燭,寓意交待野鬼們不要來打擾先祖們。燒香的方式:一種是雙手合十,念誦佛經或祈福言辭,以達到撫慰心靈的效果;二種是先點上三柱香,然后拍手、鞠躬、行三步,最后將三柱香獻到神龕或者法像前;三種是直接點香,不做任何動作,這種方式比較隨意,適合不擅長念經或者禮佛的信徒,可以在內心默默祈禱,或者直接說出所想。

這天為雞日,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雞。“雞”與“吉”諧音,象征著大吉大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形狀酷似元寶,吃餃子意味著希望來年能夠財源滾滾,生活富裕如意。迎新歲、拜歲,栗木寨人講究一個“禮”。家庭拜年,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新年后拜年,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以及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相互拜年。有傳統登門拜訪,和現在電話、短信、網上拜年。無論何種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發自內心祝愿,體現“年味”。

正月初一這天牢記:要挑明水、穿新衣服;忌出門、忌掃地、忌潑水、忌吃稀飯、忌吃苦、忌打罵、忌縫補、忌劈柴、忌借錢、忌討債、忌洗衣、忌動刀、忌殺生、忌打破家具、忌出嫁女兒回娘家、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忌從他人口袋掏取物件、忌翻箱倒柜、忌說不吉利的話和字眼。

如:“挑明水”指除夕夜雞叫頭遍,各家小孩跟著大人到井泉處挑“明水”,寓意聰明能干、勤勞、幸福。“穿新衣服”寓意著新年開始,可以帶來好運和好心情,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忌出門”可以出門但是不可以出遠門,因初一是團圓日,一年內兆頭,不能出意外,出了意外就說明一年都不順,認為長輩安坐家中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晚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忌掃地”這天是“掃帚生日”,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如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忌潑水”怕往外潑水破財,在大年夜備一大桶,以盛廢水。“忌稀飯”,因“稀”含有“少”的意思,新年第一天早上吃稀飯寓意新的一年里很窮困。“忌吃苦”吃苦瓜、蓮子芯、苦菊、藥物等帶“苦”字的食物寓意一年都要過上苦日子。“忌打罵”不要打孩子或是吵架,因為這天是新年第一天得開始,也是吉祥開心的日子,否則一年當中家中不得安寧等。初一至初三常吃菜,一般人們都在大家三十晚前做好準備,過年只熱一熱就上桌,好吃又省事。

正月初二為狗日,是女媧造“六畜”中的狗,狗寓意著財。這天也叫稱“姑爺節”“迎婿日”“回門日”。這天岳父岳母特為出嫁回娘家同行的女兒女婿,在中餐吃上一碗面條寓意著小日子一年順順當當,常來常往,長長久久。女兒女婿一般在吃完午飯回家或在晚飯前回到家。“大年初一迎新要吃齋、初二解除齋解”意思是正月初二是嶄新的開始,即做魚肉碗菜祭奉神靈祖先,然后吃開年飯(開齋日),有的專門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這天開始走親訪友拜年,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

正月初三為豬日,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豬,豬寓意多子多福、福氣滿滿、富貴吉祥。這天又稱“小年朝”“赤狗日”“老鼠娶親日”“谷子生日”。“小年朝”是祀祖祭神,人們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晚上人們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之說。“赤口”指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這天有吃餃子習俗,餃子在天津方言中被稱為合子,“合子團團轉”寓意著團圓和美滿,同時也象征著財源滾滾。   

正月初四為羊日,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羊,羊為人類提供了肉、奶、皮毛等生活必需品,默默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寓意“三陽(羊)開泰”。這天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這天恭迎灶神回民間,傳統準備水果、糕點、酒等,點燃香燭,向財神祈福。燃放爆竹,爆竹聲寓意著驅走晦氣,迎來好運。全家“吃五谷飯”習俗,可以是小米,大米,藜麥,高粱等,祈盼在新的一年里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一起吃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民俗中說“扔窮”。

正月初五為牛日,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牛。牛不僅是重要的農耕勞動力,還象征著勤勞和默默奉獻的精神。這天是“財神圣日”,即五路財神的生日,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年年有余。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有的在牛圈寫“供奉牛王之神位”,用盤子裝放肥肉一塊(刀頭肉),在圈門口插上3支香1對燭,燒3張紙,請圈神來吃飯。這天有“吃肉餡餃子”習俗,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富裕,不愁吃喝。有的人家選擇開市。

大年初六為馬日,稱“六六大順”。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馬,馬寓意著激情、奔放、忠誠、優雅和靈動。有“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初六初七需吃雞”習俗,“雞”與“吉”諧音,寓意著新的一年能夠大吉大利、事事如意。這天也是開市日,不少商店酒樓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

正月初七為人日,又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是女媧造了“六畜”中的人。民間有撈魚生的習俗,“撈啊!有魚啊!發啊!發財啦!”以示步步高升,財源旺盛。有“初六初七需吃雞”習俗,通常選擇吃整只雞,預示著日子過得富足吉利,紅紅火火。

正月初八:開工日,谷日,年例,游神賽會。民間以這天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一些商場或店鋪在開業取“發”之意,愿生意興隆,四季發財。“谷日”天氣晴朗則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年例指走親訪友拜年基本完畢,從年初八起便陸續舉行隆重的群體大型祭祝祈年活動,主旨是酬謝天地神祖恩德,節慶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或十九才結束。人們為了補充體力,有“初八初九牛羊肉”之說。

正月初九為天公生。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所以用“九”來代表天。人們在這一天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的生日,望空叩拜,求天公賜福,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好收成。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身體健康,人們有“初八初九牛羊肉”習俗。這天,布依族有“用菜煮米粑供灶神走”習俗。

正月初十:開燈,燈酒宴,石不動,賀老鼠嫁女,吃頓棒子粥。掛花燈或設開燈酒宴被稱“添丁燈”。這天是石頭的生日,人們設祭享祀石頭,凡磨、碾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稱“石不動”“十不動”,有“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故事。這天也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有的人家為了避免“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不驚擾老鼠娶婦,忌開啟箱柜,很早就上床睡覺。棒子粥黃燦燦的顏色象征著財富和豐收,在春節期間,人們常常吃大魚大肉,容易消化不良,喝點棒子粥可以清腸養胃,喝棒子粥也是為了表達對石頭神的感激和敬意,祈求新一年的豐收和好。

正月十一為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意思是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女兒。這天還有吃魚習俗,吃魚必須吃整條魚,吃魚寓意年年有余,魚頭一定要朝向家里的長輩或貴客,表示尊重。吃完魚一面,不可以翻身,民間認為不吉利。

正月十二,人們有吃鴨肉習俗,因為鴨子活蹦亂跳、很有精神,寓意著吉祥安康,圓滿豐收,財運滿滿。“鴨”和“壓”諧音,吃鴨子寓意著吃掉壓力,生活得更加輕松自在。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十四:舞獅、飄色、游神、逛廟會。正月十三為點燈日,這天人們會點亮花燈,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吃對蝦是這一天的傳統習俗之一,寓意著生活好事成雙,象征著團圓和美好的祝愿?。這兩天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有:舞獅,當歡樂的鑼鼓聲響起時,頗具英武之氣的獅子騰轉跳躍,營造出熱鬧、紅火、吉祥的過年氣氛;舞龍,龍是古代人們想象的具有靈氣的神物,遠祖伏羲氏部落以龍為圖騰,龍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扭秧歌,是歌頌農業勞動的田間舞蹈,由鑼鼓、嗩吶伴奏,表演者伴音樂快樂地起舞,為節日增添了熱烈、喜慶的氣氛;踩高蹺,也叫“扎高腳”,表演者雙腿綁上木蹺,妝扮成人們熟悉的各種角色,在高蹺上表演動作,邊走邊舞,幽默風趣。

正月十五(元宵節、燈節):賞燈,游燈,押舟,燒炮,燒煙花,采青,鬧元宵。

民間流行元宵節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百里諧見,光明奪月色”“天碧銀河欲下來,月華如水照樓臺”,正月十五夜晚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除夕與元宵燈節一脈相連,承載百姓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衷心祝愿。元宵夜來臨,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民間流傳“年小十五大”寓意三十晚姑媽不能回家,十五可回家來。“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寓意大年正月初一出生的女孩,以后會當娘娘,正月十五出生的男孩以后會當大官。

 

(四)

 

人文精神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和理性思考,是人類為了探求真理、美好和善良而發揚的一種品質。歷史上諸多文人墨客曾以“春節”為主題,寫下了無數名篇佳作,有的記錄傳統習俗,有的描寫喜慶氣象,有的抒發個人情感。透過這些文字,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不同的人生閱歷,對過年的態度也是各有千秋。

新春已至,邦水栗木寨春節氛圍感拉滿了文人描寫。

圖片3

邦水栗木寨傳統木甑酒廠(攝影:羅祖文)

圖片4

邦水栗木寨傳統木甑酒廠(攝影:羅祖文)

圖片5

分享栗木寨燒烤大排檔(攝影:羅祖文)

 

邦水村栗木寨第十三組組長羅祖鵬開辦“邦水栗木寨傳統木甑酒廠”,用鳳凰山、栗木山的山泉水,生產的紅薯酒、玉米酒、大米酒、高梁酒、金桔酒,口感安逸,如古人所說“千杯不醉,萬杯不倒”“三巡情未盡,千杯不醉意”“口水直流三千尺”“千般飲酒,萬種心情”“一飲而盡”“赴湯蹈火”早已成為周邊辦酒席最佳首選。經營生態蔬菜、玉米、黃豆、大米、金桔等多種種植,飼養“六蓄”,加工豆腐、血豆腐、米糕粑等。用熟食喂養的土豬(黑豬),采取“自家栽種玉米煮熟喂養+獨特醃制技術+無煙栗木樹烘烤”,熏燒數日正宗臘肉、香腸味道樸鼻迷人,成為餐桌首選佳肴。“以誠心贏客戶,以誠信贏市場,以品質供不應求”羅祖鵬組長堅持把酒的品質打出去,分享一首《木甑酒》。

 

(一)

木甑酒生產多種,因好喝名聲遠楊

傳統釀制有秘籍,體驗非遺之魅力

浸泡發酵看時間,開鍋烤酒講技藝

栗木柴火出美酒,甘甜口感味道鮮

你賞他賞都說好,天遠地遠能品到

 

(二)

親朋品賞木甑酒,想到武松在喝酒

慢火悠烤勤換水,蒸餾過程要掌握

四面環山邦水河,地貌獨有卡斯特

用木甑酒敬客人,大家喝來味道醇

高壇盛酒陳香味,密封管理放數年

 

(三)

過年喝上木甑酒,唱首山歌解憂愁

有人喝了能寫詩,酒友喝了能打虎

你喝了睡打呼嚕,賽過李白和杜甫

親友豪爽最貼心,能喝半斤喝一斤

而今來到栗木寨,喝了千杯不會摔

 

——這些詩詞從不同角度贊美了木甑酒及其產地栗木寨的風土人情。詩詞中不僅描繪了傳統木甑酒的醇美,還反映了木甑酒在當地的地位,以及詩人對木甑酒的深厚情感。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出自東漢曹操《短歌行》中詩詞。寓意對著美酒,伴隨著歌舞,人生時間有限,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

酒自產生以來,就和人類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上至封建社會,下至現代社會,它是重要的溝通媒介,無論是國家大典、祭祀宗廟、親朋相會還是節日歡聚,都離不開酒,可以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為了表達友好、感謝、感情要喝酒,當說的詞語不足以表達時,就會唱起互相贊美和感謝的酒歌。

酒與歌,關系密切。愛喝酒地方的人,必然會有很多人喜歡唱歌。適量飲酒確實能夠產生一定的興奮效果。飲酒唱歌作為文化事象和民俗事象來看,二者的聯系是必然的,共同形成完整又具特色的風俗歌曲體裁酒歌,不言而喻,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節將至,單位部門各種總結迎新聯歡活動緊鑼密鼓,村寨殺豬吃皰湯是最熱鬧不過時刻。人們走到哪兒,喝到哪兒,唱到哪兒,村寨的年節增添了許多歡樂和熱鬧的氣氛。哪家有客人來,布依族人們會用“拿手好戲”山歌敬酒,表示迎接遠方客人的倒來。如邦水栗木寨盧光云、吳仕菊、羅祖燕等,一起唱、一起編,分享有山歌《親家來》:

 

今天呀親家遠方來

跋山涉水呀到我家

沒有酒茶來接待嘞

只有山哥敬親家呀嘞

樹上喜鵲叫喳喳

歡迎親家呀到家門

沒有山珍和海味嘞

山歌當茶又當酒呀嘞

 

——這首歌是春節前夕迎接來自荔波親家的敬酒歌,看似幾行,但唱起來歌聲甜美,為枯燥無聊的日常生活增添樂趣。唱歌過程中不斷呼氣,酒精揮發,歌者越唱越起勁,不停地唱。歌詞中描繪的就是栗木村寨飲酒的場面。一年的農事忙畢,大家聚在一起,屠羊宰豬,把樽共飲,互祝身體健康長壽,期盼來年豐收有望。

人朱熹有詩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詩意就是當春去花謝時,心依然為當初的情感而悸動。

邦水的金鐘山,山蠻連綿起伏,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珍貴禮物。金鐘山的山腳下,山水田園苑如幅天然繪就約絕美畫卷,靜靜舒展在大地上,一塊塊稻天如同金色的拼圖,拼湊出豐收的希望。

出生邦水村朗里寨、出嫁勻東鎮王司街道上果園致富帶頭人、文學愛好者羅燦香女士寫著《給拜年》一篇,說:

 

(一)

邦水是個好地方,自然生態魚鉤茶

金鐘腳下好田莊,高鐵跨過河中央

父老鄉親憨憨笑,八方財源滾滾來

青山綠水好風光,美不勝收金鐘山

山上植被如絨毯,山下自然奏樂章

遠看田園被籠罩,構成一幅奇景象

從小讀書在邦水,嫁到王司記得根

王司是個好地方,家有果園像海洋

因帶兒孫在外地,竹筍破土節拔高

 

(二)

春節回到我的家,溫馨村寨美如畫

春來更是復工忙,平凡春節牽萬家

全家忙于樹修剪,辛苦為了迎新年

位于邦水村朗里,有個四方灘景區

宏程石門坎水庫,二○○二年建成

罐溉旅游兩不誤,人來人往像過年

鄉村過年喜味濃,煙花炮竹響連天

游子心中永牽掛,似箭歸心縮路程

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次歸來給拜年

 

——這首詩既有對邦水山水田園的細膩描繪,又融入個人的情感體驗,將春節的歡樂、溫馨以及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展現得淋漓盡致,讀來如身臨其境,感受那濃濃的鄉村振興的年味兒。  

于栗木寨而言,回憶過去有說不完的故事,好像那旱地里下了一場雨,好像雨后天空驚現“鳳凰”,古樸而神秘,宛如一幅鮮活的民俗畫卷,一年到頭節日接連不斷。

如:2024年3月2日,都勻市作家協會選擇在邦水栗木寨拉開助力鄉村振興采風戰幕,全體人員和特邀嘉賓31人深入寨子、田間,尋訪退伍軍人,老組長,進行采風,用文章、詩歌贊美栗木寨,宣傳栗木寨,為栗木寨提煉特產之寨、文化之寨、故事之寨、禮儀之寨、布依之寨、山歌之寨、教師之寨、藝術之寨“8個之寨”。把村民羅祖鵬、陳掛花開創的“邦水栗木寨傳統木甑酒廠”木甑酒,黃雙喜、羅祖蘭“栗木炭燒烤大排檔”品牌打出去。

再如:繼2024年11月18日修建黔南羅氏歷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籌備組召開啟動會之后,2024年12月3日下午,“豫章羅氏入黔昌貴公宗親聯誼文化研討總會”會長羅顯康,副會長羅天濤、羅書香,秘書長羅運福,成員羅玉祥、羅賢漢、羅顯邦、羅紹奎、羅嗣一行赴邦水老家“羅氏祠堂”舊址金鐘山進行考察調研,考察調研結束,受到羅宇江、羅宇超倆兄第熱情接待,飲用木甑紅薯酒、大米酒。酒足飯飽,一行人員與村組干部會合,匯總。認為,金鐘山下閑置土地面積寬敞,區位優勢很好,山勢走向極佳,交通較為便利,生活用水也極為方便,是擬建“黔南羅氏歷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的理想之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過年的習俗悄悄發生了變化,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人們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渴求更加強烈,人們對春節傳統節日越來越重視和關注。有的村寨舉行“迎春”篝火晚會,有的人選擇發短信表達新年的祝福,甚至外出旅游歡度春節,有的撰寫歌謠,充滿節日喜慶和家庭的溫馨,唱到人們的心里。

圖片6

貼年紅(攝影:羅祖文)

圖片8

殺年豬(攝影:羅祖文)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目睹人與人湊到一塊,有跳有唱,有講有說,共同贊美5G帶來更多的驚喜,生活在新時代真的很幸福。貼年紅,殺年豬,家家戶戶依然不曾變過,這些年味習俗,承載著人們的文化記憶和新年愿望,讓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年味的盛宴,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好的向往!

春節是中國人闔家團聚的時刻,我們今天的幸福是先輩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越是這樣的時刻,越要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春節是鄉思念君,心想回家,細思情。有的藏在心、寫幾句、表心意。有的承諾擔當、堅守崗位。有的醇香醉人、矯情補牢、鴛鴦戲水…

人生總有太多的來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頭就是一年,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圖片9

慰問祝福(攝影:吳邦劍)

 

春夏秋冬年復年,青山未老人已老。回顧過去,自己走過的崗位,年長者已近古稀,年少者也近花甲,大多數已經退休。春節向我們走來,春節將其獨特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照片是對當時場景的記錄,文字便是對情感與主觀想法的細膩記錄,但往事卻記憶猶新。2025年1月22上午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歐佳俊書記(右)一行深入我的家,傳遞真情,進行慰問,讓我倍感溫暖,感激之情無以言表,輕輕道一聲感謝!

時代呼喚:作家要做有良知的代言人,書寫正能量,或批評,或激勵,也許是奢望,但給人以陽光!

 

2025年1月22日,貴州都勻

 圖片10

作者在家鄉栗木寨生活照(攝影:彭德敏)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組栗木寨人,1982年7月畢業于都勻民族師范學校,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7月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黔南分校)中文(師范)專業業余學習畢業。1999年1月被國家體育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評為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傳部評為2006年度黔南州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工作者。曾供職于都勻市墨沖鎮墨陽完小、墨沖鎮中學、墨沖鎮教育輔導站、都勻市第三小學、都勻市創建辦。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被抽調到墨沖鎮人民政府“學教”辦、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創建科)、都勻市教育局(機關辦公室)、中共黔南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編發簡報、動態報道,信息采用通報)。曾是政協都勻市第七屆會員會委員、墨沖鎮教育輔導站語文教研員、墨沖鎮教育工會主席、都勻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都勻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貴州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預備役中尉軍銜)、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在中國民族教育、國家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語文》、貴州日報、貴州工人報、貴州教工、貴州省散文微刊、多彩貴州網、貴州文化網、作家網、書香神州、廣州文藝、詩藝國際、今日頭條、搜狐網以及黔南日報、都勻晚報、今日都勻等國內公開紙媒和網絡平臺發表文章達兩千余篇。于2021年2月貴州省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退休。現為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2024年1月28日被貴州省都勻市作家協會授予“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稱號(唯一獲獎者)。現居貴州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老师的奶好大摸着好爽| 女性特黄一级毛片|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鲁丝片一级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免费观看午夜在线欧差毛片| 69老湿机体验区手机|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午夜dy888| 4hu四虎最新免费地址| 男人的天堂黄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漂亮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中日韩中文字幕|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 麻豆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在线 |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www亚洲成人| 欧妇女乱妇女乱视频|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88av免费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香港三级黄| 天天操天天舔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