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田埂兒子的警徽
作者:張建軍
父親的田埂
在八十年代的偏遠山村,黃土與汗水交織出一幅幅生活的畫卷。我的父親,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的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雙手布滿了歲月的溝壑。他不識字,卻用他那雙布滿厚繭的手,撐起了我們這個家。
父親年輕時曾有機會進入鎮(zhèn)上的糧站工作,那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然而,因為不識字,他錯過了那次機會,從此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每當夜深人靜,父親總會坐在昏黃的燈光下,抽著旱煙,眼神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娃啊,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別再像我一樣,被這幾個字難住了。”父親的話,像一把錘子,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我知道,他的愿望,就是我能走出這片黃土地,過上與他不同的生活。
特殊的成績單
學校每學期都會發(fā)放成績單,那是我與父親之間無聲的對話。每當我拿著成績單回家,父親總是小心翼翼地接過,盡管他看不懂上面的字,但他會仔細端詳每一個分數(shù)。
“各科都要60分以上,這是咱家的規(guī)矩。”父親的話語簡短而有力。我知道,這是他對我學習的最低要求,也是他對我未來的期望。
然而,有一次,我的數(shù)學成績沒有及格。我忐忑不安地將成績單遞給父親,等待著他的責罵。然而,父親只是默默地看了看,然后站起身,拿起鐮刀,向門外走去。
“走,跟我去砍柴。”父親的話語里沒有責備,只有堅定。那一刻,我明白了,父親的教育方式,是用行動來告訴我,知識的重要性。
田間的“課堂”
從那天起,我開始了與父親的田間“課堂”。每天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灑滿大地,我便跟著父親,踏上那條熟悉的田埂。
砍柴、挖土、割草、挑煤……這些原本在我看來枯燥無味的農活,卻成了我學習路上的重要一課。汗水浸濕了衣衫,雙手磨出了血泡,但我的內心卻逐漸清晰起來。
“娃啊,你看這田里的莊稼,只有好好施肥、澆水,才能長得茁壯。”父親的話語中充滿了哲理。我明白了,學習就像種田,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收獲成果。
體驗與覺醒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田間勞作,我深刻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每當夜深人靜,我都會拿起書本,借著微弱的燈光,認真地復習功課。
“60分,不再是目標,而是起點。”我在心中暗暗發(fā)誓。我開始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與同學們討論學習方法。我的成績逐漸提高,每一次的進步,都讓我更加堅定了走出黃土地的決心。
父親看到我的變化,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我知道,他的心中一定充滿了欣慰和驕傲。
警校的召喚
時光如梭,轉眼間,高考的日子來臨了。我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提前被一所警校錄取。當錄取通知書送到家中的那一刻,父親激動得熱淚盈眶。
“娃啊,你終于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父親的話語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我知道,這不僅是我的勝利,更是父親多年心血的結晶。
在警校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yè)知識,鍛煉身體素質。我知道,我不僅僅是在為自己而學,更是在為父親、為這個家而學。
警徽下的誓言
幾年后,我順利畢業(y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當我穿上那身制服,戴上那枚警徽時,我深深地向父親鞠了一躬。
“父親,您的愿望實現(xiàn)了。”我在心中默默地說。我知道,這條路上,父親付出了太多太多。他的愛,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如今,我站在城市的街頭,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每當夜深人靜時,我都會想起那片熟悉的田埂,想起父親那雙布滿厚繭的手。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那份來自父親的愛和期望,都會永遠伴隨著我。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