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過橋米線 名滿天下

過橋米線 名滿天下

 

作者:郭松

 

米線,是云南人不可或缺的食品;蒙自,是過橋米線的發(fā)源地;始創(chuàng)于明代正德年間移民的屯守,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已從“一個人的盛宴”成為“一座城的盛宴”。

米線是農(nóng)耕文明、稻作文明的產(chǎn)物,從“玉粒百谷王,有功滿人寰”的稻米到“湯鑊海沸騰,玉龍自相扳”的米線,經(jīng)歷的漫長歷程卻鮮為人知。云南種植水稻較早;明朝大規(guī)模移民后,軍屯加農(nóng)屯擴大了蒙自的耕地;種植水稻較多的是多法勒鄉(xiāng)和草壩鎮(zhèn),新安所、冷泉、芷村、期路白等也有種植。

米線作為一種稻米制品,古時烹飪書《食次》中稱為“粲”;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餅法”篇又稱“亂積”;到了宋代,又稱“米纜”,兼存儲和運輸?shù)膬?yōu)勢,是軍隊“興師”遠行的不二選擇,也是一種“不費金數(shù)鍰”的親民“玉食”。在兩宋之交,俘獲黎民百姓、軍隊士卒乃至文人士大夫的心。

元明兩代是米線傳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就全國而言,此時的米線又稱作“米糷”,根據(jù)宋詡所著《宋氏養(yǎng)生部》記錄,“米糷”的做法,從制作和食用上已幾乎與今日的米線相同。另一方面,就云南而言,米線在元明時期傳入云南。

明正德六年,臨安中衛(wèi)左所遷于蒙自冷泉城子,設新安守御千戶所,布置軍隊駐防、筑城和屯田防守。大量內(nèi)地軍民、商人遷入蒙自,不僅帶來人口和生產(chǎn),還帶來了“米纜”,米線由此進入云南的文獻典籍。

清乾隆年間,靠近南湖的南城門下,賣米線的店鋪頗多。在南城門下吃上一碗過橋米線,穿過南門,可領略“滇南明珠”的南湖美景。南湖既是蒙自人“開屯”的表現(xiàn),更是“立學”的象征,憑借清幽秀麗的環(huán)境,是莘莘學子埋頭苦讀的好去處。

19世紀初的蒙自,城內(nèi)過橋米線店已常見,陸續(xù)出現(xiàn)數(shù)家經(jīng)營過橋米線頗負盛名的品牌店,如張榮良家開的“復興園”,陳學文和陳紹興兄弟倆開的“正順源”,段國興家開的“永興酒樓”。

清光緒十三年,設蒙自為開埠通商口岸之一,誕生了云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家外國銀行、第一條民營鐵路、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火電站等。1910年,滇越鐵路開通,蒙自成為云南商貿(mào)、金融、交通運輸、外事活動和郵電事業(yè)的中心。過橋米線隨之傳到昆明,“德鑫園”“仁和園”“福華園”等米線店,相繼出現(xiàn)在昆明街頭。

一碗表面簡單而平靜的湯,里面卻藏著能把肉片燙熟的炙熱。傳說清初蒙自有一書生,天資聰穎卻不愿讀書;在妻子勸諫下,在南湖建了一間書齋,每天關在里面苦讀,妻子一日三餐送飯;有一日,妻子燉好雞湯,備好米線和一些配料送去,卻因操勞過度,暈倒在湖堤橋上;書生聞訊趕來,見妻已醒,湯和米線均完好,湯面為浮油所罩,無一絲熱氣;疑湯已涼,以手掌捂湯罐,灼熱燙手。書生喟然:“賢妻每日過橋,此膳可稱為過橋米線?!睍髞砜既」γ?,衣錦榮歸,傳為佳話,

過橋米線分米線、高湯、拼盤三個部分。米線是基礎,高湯是靈魂,拼盤是生命。過橋米線的拼盤輔料,有各種優(yōu)質(zhì)肉類和新鮮蔬菜,是構成過橋米線的基本元素,為其制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初次接觸過橋米線的人,會驚訝面前擺放的滿桌食材。除了大碗盛的米線和滾湯,還有許多配菜放在小碟里,如菊花、豆尖、草芽、鵪鶉蛋、銀耳、脊肉、脆哨、火腿、腰片、肝片、魚片、香菜、豆腐皮……大碗之大,大得夸張,小碟之多,多不勝數(shù)。

吃過橋米線,是有講究的。一套過橋米線,關鍵在于高湯;它用排骨、筒子骨、五花肉和雞肉,燉五六個小時。比臉還大的海碗,加上十幾個裝食材的小碟子,還沒吃心里就滿足了。外地游客看到這般陣仗,不知該如何動手。

過橋米線有名的吃法叫“十步法”:一旦富貴(蛋),二如來運(鮮肉),三清敘道(熟肉),四季花開(菊花),五福臨門(豆腐皮),六六大順(豌豆砣),七星高照(姜末),八方來財(素菜),九九同心(韭菜),十全十美(米線)。涮來涮去間,生肉生食氽熟,食材與湯汁融合,鮮美馥郁。

資深吃貨汪曾祺1939年到昆明讀西南聯(lián)大,在昆明學習生活七年,不惜賣掉字典吃過橋米線。一套過橋米線,浮油鮮湯,食材斑斕,容天下之鮮于方寸間。食客雅座躬身,“過橋”而食,愜意之至。

有時米線與滾湯、葷料盤、素料盤和咸菜碟一并上桌,切不可上來就先嘗湯。會吃過橋米線的人,不慌不忙地先端起葷料盤,按先生后熟的順序把各種肉片逐一放進湯,用筷子將肉片在湯內(nèi)輕輕涮幾下,鮮活的肉片變成白色;之后放入鵪鶉蛋,放素料盤中的配料。

然后就該“過橋”了,把米線碗湊近湯碗,用筷子夾起米線向上提起放入湯內(nèi),米線在兩碗之間搭起一個不斷線的“橋”,如果一下把一碗米線囫圇倒入,不是不可以,只是辜負了“過橋”的那點意思。選幾種中意的咸菜,不在多在提味。

葷素料盤里的原料是有講究的,比如魚片要用新鮮的生烏魚片,火腿必須是云腿,豆芽要掐尖。尤其是葷料盤里的“香酥”,用的是吃糧食、菜葉的豬,精選五花肉切好腌制后,外裹豌豆粉小火慢炸,行內(nèi)有“一碟香酥,三年學徒”的說法。

正宗的過橋米線有四大特色。第一是碗大,據(jù)說最大的碗可以給小孩洗臉,再說過橋米線有十幾種配料,碗不大也著實裝不下。第二是湯滾,高湯起鍋后有油封住,上桌時看起來死水微瀾,其實溫度能把生肉燙熟。第三是用的是生肉,配料中葷菜幾乎都是生的,用刀切得飛薄,全靠那碗湯燙熟。第四是料多,云南人把過橋米線叫作一套,有檔次的一套米線配料就有十幾種。

建新園是國有老字號店,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經(jīng)營的是老昆明口味過橋米線,采用無火烹飪技術。雖然現(xiàn)在的客人多不大喜歡油膩,但建新園還是極力保持過橋米線的傳統(tǒng)口味,這也包括“油多”這一特點。

昆明有家經(jīng)營蒙自過橋米線的,光辣椒就有七八種,在滇池電影院和平村,店名記不得了,靠近舊鐵路。想看美景就去蓮花池畔的“過橋都”,波光碧影、亭臺樓榭的清幽環(huán)境,讓人先有心曠神怡的心境。在傳統(tǒng)口味的基礎上,將云南特色的菜肴引入過橋米線,比如各種野生菌、乳扇、蜂蛹等。

過橋米線的生產(chǎn)制作技藝世代相傳,綿延不絕。在云南包容開放的味覺歷史中,它自成一家,不因滄海桑田的變化而消失;它,既是一種美食,更是一份獨有的情懷和文化。那些遍布城里大大小小、規(guī)模不一的米線店,也成了承載這份遺產(chǎn)的場所。

過橋米線是將米線、湯料、配料分別制作,現(xiàn)拌現(xiàn)吃的烹調(diào)形式,清香不膩,香辣脆綿,風味醇厚,香辣爽口,辣而不燥,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獨特,獨具風味聞名中外。它不僅是飲食那么簡單,它是一種歷史的追憶,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1.jpg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現(xiàn)居昆明,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fā)文120余篇,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

 

最新作家網(wǎng)圖標.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调教室高h学校| 焰灵姬你下面好紧|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亚1州区2区三区4区产品|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大胆欧美艺术337p|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67pao强力打造国产免费|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国产精品第100页|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中文字幕天天干|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香艳69xxxxx有声小说|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国产chineseh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美女动作一级毛片|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69xx免费观看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体bbw| 福利视频你懂的| 国内自拍青青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香蕉视频免费看| 成人午夜小视频| 人人澡人人透人人爽|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最新更新国内自拍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亚洲视频|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