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成績就像開盲盒
文/宇騰
女兒上了高中,面對考試和成績,孩子不容易,大人也不容易。
眾所周知,考試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主觀方面,平時基礎好壞、課堂聽講效果、課下復習情況、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以及臨場發揮等,這些都很重要,其中一個環節沒掌握好,就容易出狀況;而客觀方面呢,畢竟大環境在這里擺著,全縣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同臺競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沒有最厲害,只有更厲害。——你這次考得好?得了吧,我考得更好!你這次考得不好?哈哈,一堆人考得很好,你后面呆著去吧!……
而女兒還有自己的特點。她屬于“慢熱型”選手,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都沒問題,但總是起步比較慢,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之后呢,便可以加速前進,在考試排名中躋身自己熟悉的位置。
然而女兒上了高中之后的情況卻變得復雜。我們預見了她的“慢熱”,卻沒有如愿看到適應之后立竿見影的成績提升。恰相反,接連幾次考試,女兒考得都不甚理想:從入班的前幾名,“穩步下滑”,一度跌落至十幾名……其實如此局面,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女兒肯定不甘心。我們安慰她,為她加油鼓勁。——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努力付出,終有回報。女兒的成績漸漸有了起色,考出過自己較為滿意的成績。
注意,我說的是“考出過”,而不是“考出了”。之所以在這里咬文嚼字,是因為女兒的小學初中可以說“成績不錯,且很穩定”,現階段比較中肯的說法卻應該是:“成績還行,不夠穩定”。
當然,這不是女兒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共性問題。我感覺高中的考試成績就像開盲盒,每一次你都不知道開出來的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孩子沒有把握,家長心里沒底。
以女兒班上的情況為例,除了前兩名屬于第一檔次,互有勝負,后面的很難趕超外,3-20名的變化幅度是蠻大的。前五的可能突然就十幾名了,然后下次考試又殺回前十;上次十幾名的這次考進了前十甚至前五……起伏的波浪線是最常見的趨勢圖。——當然也有極個別直線上升的,但畢竟“高處不勝寒”,到達一定的高度,誰又能說必定穩得住?也有持續下降的,但是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觸底反彈”了,誰也不敢小覷不是!……
難,太難了。
剛剛結束的一次聯考,女兒又考得不夠好,她跟媽媽說難過了好長時間。老婆寬慰了她:一個世界冠軍都不能保證每次打比賽能打敗所有人,咱又怎么能保證每次考試都能發揮出最好的狀態呢?
保持心態平和真的太重要了。
正如女兒的班主任所說:正確看待成績,找不足,找優點,向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沖鋒!
來自公眾號:經歷過 才會懂
https://mp.weixin.qq.com/s/B6GgWCs8VssVFoEbPOJI2Q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