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閑氣
作者:佟永訓
生閑氣,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我坐公汽。剛上車,兩個中年女人因為擠,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發展到互罵,后來竟然要動手廝打。我一看,情勢緊急,趕忙站到她倆中間。武斗避免了,文斗還在繼續,直到其中一個人下了車。
無關緊要的小事,甚至雞毛蒜皮,為什么要表現得這樣激烈?往往是心情不順,憋屈,積壓著一股火。正經事情上,人們還有理智,忍著。閑事,正是導火索,禁不住要發作。
生閑氣,顧名思義,閑,隨時可能發作。
心里窩囊,碰到一個小石頭,也許會狠狠踢上一腳,“他媽的”!
街上有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也許會橫眉立目。遇上對方也窩囊,說不定就和你打起來。
生閑氣,往往是親朋之間,尤其是夫妻。
過日子,日夜相處,磕磕碰碰的是小事。小事,值不得發作。可是小氣兒積累多了,就成了大氣兒。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
值嗎?不值!那怎么還生閑氣?忍不住,非要發泄。
閑氣,雖然司空見慣,然而卻不能掉以輕心。弄不好,會影響大事,甚而釀成悲劇。
我記得,前幾年報紙上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一對年輕夫婦在街上吵大架。氣頭上夫妻倆都扭頭走了,把孩子都忘了。等到氣兒都消了一些,都去找孩子。分手的地方,孩子沒了。這對夫婦后悔死了。有多大事啊,丟下孩子,何況雞毛蒜皮?不幸之中的萬幸,好心人看到孩子在街頭大哭,送到了派出所。
生閑氣,為什么這樣多。閑的,吃飽了撐的。在外面不順,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氣。
生閑氣,談起來都覺得不值。可是為什么這么多?歸根到底,是心里的不和諧,或者說是毛病。要避免,就要進行心理調節。
生閑氣,固然也說得上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釋放。釋放了,也就平靜了,也就和諧了。然而,釋放,一定要生氣嗎?不,調節是最好的辦法。由大化小,由小化了。尤其是自我調節,更是根本的辦法。這樣,才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才是一種高尚的境界。不生閑氣,其實也是一種修養。
閑氣不閑,閑氣不小。氣大傷身,氣大傷人。
愿閑氣少生,正氣攀升。
人心順,事業興,安定繁榮!
2025-02-06
作者信息:佟永訓,筆名隨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錦州作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