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
作者:岳曉偉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的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當時在課本上讀到這段話的時候,這段話我一直默記,背誦。作為激勵自己的力量和引導自己的方向。還有那個頑強的身影,穿著鞋底子磨破的破靴子,在寒冷的西伯利亞修鐵路的場景,我一次次被震撼,被感動。這就是保爾柯察金,是頑強的蘇聯烏克蘭人。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分道揚鑣,到如今打得不可開交。保爾柯察金作為英雄主義者,一直影響著一代人,現在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又怎樣看待,一度迷茫。戰爭將會耗盡國力,使經濟倒退,能和平解決的問題,最好還是別打。
就拿三國來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蜀國北伐戰爭,耗盡了蜀國國力,最終導致蜀國滅亡。諸葛亮一出祁山,好像勝利在望,突傳馬謖失了街亭,街亭的重要性,影響整個戰局的成敗。既然街亭失守,那還不趕快跑,諸葛亮在前邊跑,曹魏大軍在后面追殺。追著追著怎么又不追啦,曹魏大軍何嘗不想乘勝追擊,無奈將士疲憊,再追,蜀軍有埋伏怎么辦,蜀軍反擊怎么辦,打仗冒險那是無奈之舉,有把握的戰爭那就沒必要冒險。
蜀軍終于有了喘息的機會,安營扎寨,諸葛亮驚魂未定。這時警衛來報,馬謖求見,諸葛亮大喊:“帶進來。”馬謖被帶了進來。
“大膽馬謖你竟敢失了街亭,你可知罪。”
“丞相我知罪,我是來受死的。”
“你這個二貨,守街亭你不把兵布在大路上,卻跑到了路旁邊的山上,曹魏大軍不就長驅直入了嗎?”
“丞相,曹魏大軍數倍于我,兵強馬壯,我軍長途跋涉,長久征戰,糧草接濟不力,軍心潰散,戰場上分分秒秒都在變化,把兵布在大路上,沒有水源,生活成問題,會被曹魏大軍各個擊破,會敗得更快,更沒有求勝的把握,倘若把兵布設在山上,山上有泉水,解決了水源問題,敵軍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我可以集中兵力突襲。敵軍如果圍山,丞相可以率軍增援,兩軍合力擊潰曹魏大軍,萬一街亭失守,丞相應該有應對的第二套方案,丞相應該帶領蜀軍反擊,我再斷其后路,兩面夾擊,打它個丟盔棄甲,無奈丞相跑得太快。”
諸葛亮手拍桌子,“大膽,我那不叫跑,叫戰略轉移,說你吧,你把兵布在山上,就不怕敵人用火攻嗎。”
“春暖花開的時候,山上到處蔥綠一片,他把火能點著,就是用別的方法非得點火,也不看看風向,就不怕燒了自己。”
“那,斷水斷糧怎么辦,山上有泉水,每個人身上帶有干糧。”
“你在狡辯,你的兵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想我諸葛亮用兵如神,那個,那個空城計聽說過嗎。”
“回丞相,沒有聽說。”
“那是以前的事了,端坐在城樓上正經自若,悠然自得地彈琴的就是我,那是我最得意最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最滿意最值得自豪的計,不過我讓羅貫中把它放在了二出祁山上了,這是為了突出重點嘛。”
“空城計,我怎么不知道。”
“老羅不是在《三國演義》里寫了嗎,那還有假。”
“陳壽在《三國志》里面也沒寫呀。”
“陳壽忘了,你看看人家羅貫中,寫到我心窩里去啦,人家文學水平多高,里面全是描寫,全是故事情節,很吸引人,你看寫你失街亭那段,不聽我的警告,在山上駐軍。”
“丞相他一個明朝的人寫三國的事,他有沒有實地考察,去沒去過街亭,知不知道戰爭瞬息萬變,知不知道戰機,知不知道敵我兵力懸殊,寫《三國志》的陳壽是三國和西晉時期人,蜀國滅亡時他三十歲,見證過當時的歷史,陳壽是這樣寫的,謖棄水上山,沒有攻下并占據城池。我放棄城池中之水,上山是因為城池未能攻下,山上有泉水,當時的情況是,街亭不是守是攻,沒攻下怎么守,如果不上山打游擊,就會腹背受敵,前有街亭守軍,后有曹魏大軍,就會全軍覆沒,上山能保存實力,再尋找戰機。”
“大膽,不過《三國演義》這本書你要好好看看,對你有好處,提高修養,陶冶陶冶情操嘛。唉!現在的人太浮躁啦,你可不敢給我躺平了,要干一翻事業。陳壽這個人我就不看好,寫得文章干巴巴的,沒有可讀性,里面竟然沒有我的空城計,《三國志》能和人家《三國演義》想比嗎。”
“丞相,如果真有空城計,也會被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識破的,司馬懿的那個兒子非等閑之輩。你想,他要你空城能干什么,他把你抓住了,接替你的蔣菀,費袆,董允,也非一般人,他們會一邊練兵一邊發展經濟,等國力強盛了再平定中原,圖取全國。沒有你,司馬懿就沒有和蜀軍決戰的機會,正是你六出祁山,耗盡了蜀國國力,給了司馬懿消滅蜀軍的機會。”
“大膽,你懂什么,蜀國誰能比過我,誰能有我的思維。那個劉禪能把人給氣死,成天飲酒作樂,不問正事,沒一點腦子,光信任那個黃浩。”
“丞相不是說過,后主很聰明嗎。”
“我說過嗎?我什么時候說的?我不記得了。”
“沒有黃浩,誰保護皇帝安全,誰給皇帝通風報信。”
“好啦,不說啦,還有魏延,我看著就不順眼,你看他后腦勺長得像牛頭一樣,一看就是反骨,竟然把我續命的幾盞燈給弄滅啦,為了蜀國的前景,我死不瞑目呀。”
“丞相勿憂,你走了,有蔣菀、費袆、董允協助后主治國理政,武有向寵、姜維,這些都是非凡之人。”
“大膽,他們能和我相比嗎。”
“丞相,你不是把他們有些人都寫進出師表里了嗎。”
“哦、哦,我忘啦,還有張飛、關羽看見也來氣,根本就把我不放在眼里,沒辦法呀,人家和先帝是把兄弟。老弟我看在你是個人才,看在七擒孟獲你給我獻計的份上,我不殺你,給你安排個好差事,聽說今年豬價不錯,你去辦個養豬場,養幾十頭豬,當個個體戶,也能發家致富。”
“謝丞相不殺之恩。”
“我那,我也不想打仗啦,常年征戰勞民傷財,土地荒蕪,古來征戰幾人回,我想回去種地,我家還有二畝三分地,老弟到時別忘了殺豬時給我做些臘肉送過來。”
“老兄,一定、一定。”馬謖含淚告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