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山之外的快樂
作者:李秀軍
每當夏日的晚風輕拂,四野裹挾著花草的芬芳,記憶載著夢幻般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老屯,飄向那座讓我童年充滿無限快樂的小圓山。
小圓山,一座形似圓潤饅頭的小山丘,在老屯的東北面靜靜佇立。它是一座荒蕪的小山,那漫山遍野生長著許多連奶奶都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它是神秘的樂園,是我和小伙伴探險的天地,是我們這群孩子的專屬快樂王國。
夏天,是小圓山最熱鬧的季節。午后,趁大人們在屋里打盹兒,我們一群孩子便像南來的小燕子,歡呼雀躍著奔向小圓山。我們在山坡上你追我趕,玩累了,就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望著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分享著彼此在家園子偷來的生瓜蛋子和旱黃瓜。有時候,我們還會在草叢里尋找蟈蟈、小鳥、蟋蟀、大螞蚱等,實在太熱了,我們就悄悄去南大泡子整幾個狗刨和漂亮的仰浮,真是痛快極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些簡單的嬉戲,卻成了我們快樂的樂園。
小圓山還有一種獨特的小動物,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樂趣,那就是跳兔。跳兔長得十分奇特,既有著老鼠的小巧靈活,又有著兔子的敏捷身姿。它的眼睛又大又黑,宛如夜空中閃爍的兩顆小星星,透著一股靈動勁兒。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將近20厘米長的尾巴,尾巴尖還有兩厘米左右是黑色的,仿佛被精心點綴過。它前腿短,后腿長,跑起來速度極快,尾巴搖得越快,它就跑得越快,像一陣風似的,讓人與狗都難以追上。
跳兔非常聰明,它的洞穴構造充滿了智慧。白天,它躲在洞穴里,洞口通常被堵得嚴嚴實實,而且堵得很深。我們這些小伙伴常常花費大半天時間,幾個人齊心協力,憑借著辨別土的不同顏色的小技巧,去尋找它的洞穴。跳兔的洞穴一般有兩個岔洞,一個是氣眼,洞口有個小土包,若是土包上的土是新鮮的,就說明跳兔可能在家;另一個是闖子,闖子上面有一層很薄的土,和地面幾乎一樣,很難被發現,有時候還藏在薅草的邊上。當我們好不容易找到它的洞穴,準備挖掘時,它總能敏銳地察覺到動靜。如果我們從氣眼這邊挖掘,它就會從闖子迅速逃竄;要是我們發現了闖子,它又會從氣眼逃向原野。看著它靈活逃脫,我們雖然滿心懊惱,但也不得不佩服它的聰明伶俐。
改革的春風吹進了老屯,小圓山被開墾成了耕地,種上了各種農作物。每到收獲的季節,那里五彩繽紛,芳香四溢。沉甸甸的谷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海桑田。
小圓山變了,它快樂著老屯的快樂,幸福著老屯的幸福。小圓山樂了,它蛻去舊貌,迎來鄉村振興的新顏。那段童年時光,依然在我心中泛起漣漪。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