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墻深處的溫暖之光
陳寶林
1992年的春天,如同一縷輕柔的希望之風,悄然吹進了我家的生活。那一年,我們一家四口,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從偏遠的小鄉村搬到了縣城。縣城的繁華與熱鬧,對我們而言,既陌生又充滿了無限的誘惑。然而,現實很快給了我們沉重的一擊。我們買下的,不過是三間破舊的下井小土房。房子的墻皮大片大片地脫落,屋頂還有幾處漏風的地方,但即便如此,這卻是我們在縣城的第一個家。
初來乍到,一切都顯得那么艱難。我們身無分文,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活的壓力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然而,命運似乎并不打算放過我們。那年秋天,一場暴雨如同惡魔的咆哮,無情地沖擊著我們脆弱的家。房子的后墻,在雨水的侵蝕下,終于不堪重負,半夜轟然倒塌。當時我還在下鄉工作,接到妻子半夜打來的電話,我的腦袋嗡的一聲,心快跳出來了。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也隨之崩塌,絕望和無助如潮水般將我淹沒。
第二天,當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陷入絕境的時候,同事七井鄉的張秀英大姐出現了。她就像一道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黑暗的世界。張大姐四處奔走,給我賒來了一車紅磚。我不知道她費了多少周折,只看到她滿身的疲憊和滿臉的汗水。她跑了好幾處工地,幾家磚廠,才終于湊齊了這些紅磚。她的努力,如同黑暗中的火把,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
而開通鎮的張軍小老弟,也在這個時候伸出了援手。他憑借著自己的好人緣,很快聯系到了幾位熟悉的磚瓦工。這些磚瓦工們,聽說了我的情況后,二話不說,連口水都沒喝,就直接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們的身影在廢墟中忙碌著,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戰士,為了守護我的家而奮斗著。他們的臉上滿是泥水,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和執著。
鄰居們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戰斗。有的幫忙搬運紅磚,他們的肩膀扛起了沉重的磚塊,也扛起了對我的關愛;有的幫忙和泥,他們的雙手在泥水中飛舞,仿佛在編織著一個溫暖的夢;還有的協助磚瓦工遞工具,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鼓勵。大家齊心協力,僅僅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把房子修好了。看著重新屹立起來的房子,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感激。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誼。
這場經歷,雖然已經過去了30年,但卻成為了我內心深處永遠的力量源泉。它讓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會在你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給予你溫暖和力量。從那以后,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和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我知道,正是因為那些善良的人們,我才能在困境中堅強地走過來。每一次面對困難,我都會想起那溫暖的一幕,想起那些無私幫助我的人。他們的善良和勇氣,激勵著我不斷前行,讓我變得更加堅韌和勇敢。
如今,歲月的車輪已經滾滾向前,那三間下井小土房早已不復存在,但那段溫暖的記憶,卻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它就像一顆明亮的星星,在我人生的天空中閃耀著,指引著我前行的方向。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坎坷,我都會銘記那些幫助過我的人,銘記那段泥墻深處的溫暖之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