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住樓房,難忘同學情
作者:陳寶林
時光回溯到1993年,那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份。我的工作單位開始集資蓋辦公樓和家屬樓,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改善居住條件的絕佳機會,但同時也意味著我要面臨一筆不小的資金缺口。
當時,我居住的是三間破舊的小房,為了籌集住新房的資金,我狠下心將這三間小房賣掉。然而,即便如此,還差一大筆錢才能湊夠住上新樓房的費用。無奈之下,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向親朋好友借錢上。
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陰沉沉的天空仿佛被一塊巨大的灰色幕布所籠罩,凜冽的寒風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割著人們的臉頰。我懷揣著忐忑的心情,前往同學王佳云家借錢。一路上,風在耳邊呼嘯,我緊緊地裹了裹身上的舊棉衣,腳步卻有些拖沓,每一步都像是灌了鉛一樣沉重。我既期待著能從王佳云那里借到錢,又擔心會遭到拒絕,讓自己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
終于,我來到了王佳云家。輕輕敲開那扇門,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與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王佳云和愛人王海山看到是我,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連忙把我拉進屋里,熱情地說:“哎呀,稀客啊,快進來暖和暖和,這么冷的天,你怎么有空過來了?”我搓了搓凍得發紅的雙手,嘴唇微微顫抖著,卻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
王佳云似乎察覺到了我的異樣,關切地問道:“老同學,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兒啊?別跟我客氣,有啥難處就直說。”我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佳云,我這次來是想跟你借點錢。單位集資蓋樓,我把小房賣了還是不夠,實在沒辦法了才來找你。”說完,我低著頭,不敢看她的眼睛。
屋里一時間安靜了下來,只聽到墻上的鐘表嘀嗒嘀嗒地走著。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緊張地等待著她的答復。王佳云說:“老同學,實不相瞞,我和海山兩人剛開完一年工資,前兩天才存到銀行,是三年定期存款。你把這個存折拿去,看看能不能取出來。如果能取出來你就用吧,‘咱們是同學,誰還沒個難處啊,等你以后寬裕了再還我就行’”我接過這沉甸甸的存款折,都不知說什么?內心充滿了無限感激。
后來在同學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下,我終于住上了嶄新的樓房。當我第一次走進那寬敞明亮的新房時,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我看著嶄新的墻壁、明亮的窗戶,心中充滿了感激。這不僅僅是一套房子,更是親朋好友們對我的支持和關愛。從那以后,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忙碌讓我和王佳云的聯系漸漸變少了。我們各自為了生活奔波,在不同的軌道上前行。但每次回憶起當年去她家借錢的情景,我依然心懷感激。那寒冷冬日里的溫暖,那毫不猶豫的信任和幫助,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那座曾經的新樓房也漸漸變得陳舊,但那份同學情卻始終如一。我知道,無論時間如何流轉,無論距離有多遠,王佳云和其他親朋好友在我困難時刻給予的幫助,都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讓我懂得了友情的珍貴,也讓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始終保持著一顆感恩和勇敢的心。我相信,這份情誼會一直延續下去,成為我生命中一道永恒的風景線。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