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寶源賦
作者:佘思良
赤水之畔,寶源毓秀。地承靈韻,天饋嘉珍。攬山川之勝景,蘊人文之淵藪。此乃桃源之佳境,塵世之仙洲。
陽華頂者,雄踞一方,拔地倚天,聳入云鄉。海拔千五有三,傲立蒼穹之上。朝迎旭暉,金霞流彩;暮送夕照,赤焰燃芒。峰巒疊翠,若碧浪之翻涌;林壑幽深,藏珍禽而隱祥光。霧靄繚繞,仿若仙境臨凡;嵐氣氤氳,恰似蓬萊在望。登巔四望,山河壯麗,天地蒼茫,頓生壯志,豪情滿腔。
坊碑奇觀,歲月留痕。人文璀璨,熠熠星辰。歷經風雨,見證興衰之變;承載歷史,銘刻往昔之存。每撫碑身,如聞先賢之教誨;每觀坊影,似見往昔之繽紛。字跡斑駁,訴說滄桑故事;雕飾古樸,彰顯技藝絕倫。此乃寶源之記憶,文化傳承之根。
云匯古剎,始建元代。梵音裊裊,香煙漫漫。晨鐘暮鼓,警醒塵世之迷;佛殿僧寮,盡顯莊嚴之態。大雄寶殿,供奉慈悲之佛;羅漢堂中,羅漢百態呈瑞。寺周古木參天,蔭蔽一方凈土;階前花草繁茂,點綴圣地光輝。僧眾修持,心向菩提之境;信眾祈福,愿遂平安之祈。于此聆聽佛法,可洗心塵,能明性慧。
寶源袁氏,兵部候選。尚黃之才,名留史篇。清初來此,開基創業,耕讀傳家,德馨鄉縣。其志高遠,心系家國;其行篤厚,澤被桑田。袁氏一族,人才輩出,為寶源添彩,為赤邑增顏。家族風范,世代綿延,成為鄉土之佳話,后世之美談。
千畝梯田,錯落有致。春時,水滿田疇,如鏡映天,天光云影共徘徊;夏至,綠禾鋪地,似毯連坡,清風徐來波成漪。秋臨,金稻飄香,穗沉枝彎,豐收之景悅人目;冬降,銀裝素裹,梯田如畫,別樣風情入畫箋。此乃大地之杰作,農人智慧之詩篇。層層梯田,宛如天梯,連接天地;歲歲耕耘,孕育希望,福祉綿延。
川滇黔邊,烽火曾燃。紅軍戰斗,遺址猶存。英烈熱血,灑遍這片土地;革命精神,激勵后世子孫。張躍龍率地下黨,英勇無畏,為求解放,奮斗終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譜寫壯麗之樂章;驅黑暗、迎光明,鑄就不朽之功勛。駐足遺址,緬懷先烈,心潮澎湃,敬意長存。
寶源之地,美在山水,勝在人文。自然風光與歷史遺跡相融,紅色記憶與民俗風情共生。愿此地繁榮昌盛,歲月安寧。旅游興鄉,聲名遠播;經濟騰飛,百姓歡騰。傳承文化瑰寶,守護精神家園;弘揚革命精神,共創美好前程。攬勝寶源,沉醉不知歸路;贊此佳境,賦文以頌其名。
是以賦曰:
陽華頂聳入云巔,坊碑奇觀映古弦。
云匯寺鐘傳元代,尚黃名姓記清年。
千畝梯田鋪錦繡,三邊戰火憶英賢。
躍龍引領豪情涌,寶源風光韻萬千。
2025.3.7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