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行
作者:呂順
凝思故鄉古城,這里有我的追求,我的憧憬,我的期盼。
離開墨爾本,探訪故鄉古城北京,對于一個放逐自己,臨時出行的我而言,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城市具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她獨占了古老、寬容,且蓬勃發展的創新氣質。
探訪簽證總有截止的日期,仿佛一塊飄忽不定的云朵,一種回到現實的提醒,令我坐立不安,我選擇了離境前的再一次拜訪。
長安古街,似一條十公里的彩練鑲嵌在城市的正中,不乏帝王將相雕鑿夸飾,也有文人墨客吟詠風雅,長安古街本身,就是一部無法盡書的歷史。
金水橋華表,精美絕倫的漢白玉雕刻認證了歲月的滄桑,告別前夕我深情地撫摸,話語漸成呢喃,那是肺腑里凝聚太多的感慨。
香山楓葉,我對它充滿了暇思,踏上那條蜿蜒的香山之路,山上聚集著世界上最漂亮的楓樹,楓葉輕盈多姿,飄來飄去,將無數晨曦和黃昏染成繽紛的彩霞。
頤和園皇家園林,富有詩意和壯觀,湖水泛著碧波,古樹,綠地,四季鮮花,不同韻味的景區畫中有畫,悠久的內涵是永遠的誘惑。
隆福寺美食,無法分辯是嘗新,還是憶舊,是無言的品味,還是懷念的細嚼,不是貪圖齒頰留香,卻是要找回夢中的向往。
那個時代因為尋覓我遠行,不知是錯還是對?艱辛奔波度年華,由北向南行遍半個中國,癡迷己過在停息追尋之后,旅居海外才漸漸清晰了理念。
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無奈、太多的奔波、太多的苦澀,終于認知了,最思念的還是故鄉古城北京。
在胡同穿梭,在田園奔波,在古運河道暢游,在巍峨長城遠眺。此時才領悟,故鄉古城,是銘感五內的牽掛。
長溝流水去無聲,不知不覺幾十年的悲歡己成陳跡,唯獨不能忘懷,無數次在天安門廣場的徘徊。
想起那些似乎遙遠的忘記的過去,心里無端地涌起一種莫名的、淡淡的、幽深的,卻是甜蜜或情傷。
故鄉古城的歲月刻骨銘心,盡管是粗茶淡飯,對于我,藍天白云的惠顧是不會厚此薄彼的,古城文化的底蘊是不分富貴貧賤的。
故鄉古城敞開雙臂擁抱了這里長成的多少英雄豪杰,他們增添了故鄉古城的光環,擁抱了世界各地歸來的海外游子,也擁抱了我這普通的旅外華人,使我也能重溫母親胸襟的溫暖。
故鄉古城,歷經一次次磨練,飽經風霜的洗禮之后,正在綻放出無愧于時代的光彩。
舉頭仰望古觀象臺,內心便會驟然萌生一種沖動,這是源自古城文明史的折射。
站在天壇的回音壁前,耳畔傳進傳出的是喜迎奧運的吶喊,這是古城壓抑太久噴薄的奏章。
故鄉古城更美了,美在郊外的自然風光,美在都市的立交橋上,美在人們的笑臉,美在胸懷深處的坦蕩。
要告別了,我的故鄉,我的古城,縱有千言萬語,無法記錄我此時的激情。
解開我心靈的僵繩,任我思緒的駿馬,繞著故鄉古城馳騁縱橫;讓我欣賞,讓我陶醉,不朽的故鄉古城,永恒的故鄉古城。
分別在即,余溫猶存。故鄉古城的長街上,當年的稚童成了匆匆的游覽過客,但我,將帶著這份余溫,這份悠悠不盡的懷念,繼續趕路。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