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編輯,也是作家學者
羅里寧
鐘叔河這個名字,年輕一點的讀者可能比較陌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他在擔任岳麓書社總編期間,主持出版了一套《走向世界叢書》,展現近代中國走向世界,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過程,之后他又把他在《走向世界叢書》的每種書前面撰寫的一篇介紹該書作者生平、寫作時代背景和評論該書思想內容的敘論整理成《走向世界》一書,這本書也引起了錢鍾書先生的重視,并破例為它作了序,錢先生在序言里說:“我首次看見《讀書》里鐘叔河同志為《走向世界叢書》寫的文章,就感到驚喜,也憶起舊事。差不多四十年前,我用英語寫過關于清末我國引進西洋文學的片段, 曾涉獵叔河同志論述的《游記》、《旅行記》、《漫游日錄》等等, 當時這一類書早是稀罕而不名貴的冷門東西了。……叔河同志正確地識別了這部分史料的重要,喚起了讀者的注意,而且采訪發掘,找到了極有價值而久被湮沒的著作,輯成《走向世界叢書》,給研究者以便利。這是很大的勞績。……叔河同志的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實,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很能夠引導我們提出問題。”——錢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學者,他為鐘叔河《走向世界》一書寫的這篇序,也引起我對鐘叔河的極大的興趣,很快就向中華書局郵購這本書,并由此知道鐘叔河先生。
鐘叔河先生的主業,是為他人編書出書,他自己也善于為文,并且是大家風范,所作文章,不人云亦云,寫出來的都是自己的話,言人之不敢言,是我很感興趣的一個地方,因此時常關注他和他著作出版的消息,還因為這種關注,和他有過一點聯系,那是我剛下到一個偏僻的少數民族鄉鎮工作的時候,有天在自己訂的一本與讀書有關的雜志上看到一則由他整理、校點的《曾國藩家書三種合編》(教子書、與弟書、與祖父與父與叔書)的書出版的消息,觸動到我購買的神經,就到處搜尋求購,許久仍不見有銷售的地方,我對于這個出版的信息,不免產生一點疑問,想放棄又不甘心,無奈之下,不得不跟一位認識他的老先生要了他的地址,給他寫了一封信,向他求證由他整理、校點的《曾國藩家書三種合編》這本書是不是己經出版。
鐘叔河先生在回信中說,他也只是聽說已經出版并在某些地方上市了,還沒接到出版社的通知,也沒看到樣書,不知道具體情況,他并建議我直接跟本書的責任編輯聯系(隨信附上了責任編輯的聯系方式),還在信箋頂上的空白處寫下一句話,對我身在瑤鄉還能堅持搜書尋書,表示了贊賞之意。在他的引導下,我與本書的責任編輯取得了聯系,如愿購得《曾國藩家書三種合編》一書——這本書是他以獨到的眼光,從曾國藩繁多的家書中選出適合于廣大讀者閱讀的篇章,逐一進行整理、校點,改正了以往版本里存在的一些錯別字,為讀者提供一個閱讀曾國藩家書的選編本,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為普通讀者選編的一本書。曾國藩的家書實在太多,一般讀者讀不完也買不起,出版這本書,“是為了給等不及全集出齊和買不起全集的讀者,提供一個比較精簡的本子……曾國藩家書作為歷史文獻的價值,當然要求一個全字,所以建議歷史研究者最好去看全集本的家書,這部《曾國藩家書三種合編》只是為想大概了解一下曾國藩的人而編的,只是一個選編本……”——那樣一個“選編本”,在當年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還不容易買得到。
以后我們還有過一些聯系,具體都說了什么,已經不記得,反正都是與書有關。鐘叔河先生集編輯、作家、學者于一身,有多種文集問市,他編寫的書,除了《走向世界》《曾國藩家書三種合編》之外,我還有他的《知堂談吃》《知堂回想錄》《知堂美文選》《書前書后》《小西門集》《左右左》《念樓隨筆》等幾種,都是可以擺在書柜顯著位置上的著作。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