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游馬冠尖
作者:王國成
上世紀(jì)80年代,我在福鼎沙埕海軍部隊服役,曾幾次上太姥山,釆寫民間故事,漏了同一山脈的馬冠尖。前年春天,在福鼎文友智鋒鼓惑下,上得山去。
閩東的山水,總藏著幾分仙氣。福鼎馬冠尖,在云根之上,有一煙火寺院,仙氣繚繞,馬冠尖隱秘于此。馬冠尖,因峰巒似駿馬揚鬃,昂首朝天,又如一頂古冠,扣在太姥山脈的額前。清人夏嘉梁曾言:“福鼎者,閩浙之界山也。”馬冠尖恰如這界山的魂魄,以云霧為衣,以茶香為脈,將千年時光揉碎在青石與泥土之間。
行至山腳的馬冠村,時光倏然倒流。村口兩棵百年的黃花梨樹,枝干虬結(jié)如龍,枝葉交疊如傘,被村民喚作夫妻樹。相傳明成化年間,莊氏一族,自中原遷居至此,見此地背倚馬冠群峰,梯田層疊如琴鍵,溪水繞宅如銀帶,便以石筑墻,以木構(gòu)屋,建起下厝與上厝兩座四合院。石墻斑駁處,仍可見當(dāng)年抵御倭寇的箭孔;木雕窗欞上,牡丹與麒麟的紋樣已褪成茶色,卻仍能窺見舊時匠人對“安寧雙浦合,福壽九霞開”的祈愿。
更令人駐足的是村旁那座古茶亭。亭為清道光年間所建,青瓦飛檐下,石凳冰涼,苔痕斑駁。昔年茶農(nóng)肩挑日月,將新采的茶青送往山下,總在此歇腳。茶亭梁柱上,至今懸著一副褪色的楹聯(lián):“一盞清泉煮云霧,半生勞碌付煙霞。”風(fēng)過時,仿佛能聽見百年前茶商的談笑聲,與今日游人的步履聲,在時空的褶皺里輕輕碰撞。
登馬冠尖的路,是一條被歲月磨亮的詩行。從馬冠村向北,山路漸陡,青石板階如龍脊蜿蜒,石縫間生著野蘭與蕨類,濕漉漉的綠意沁入肺腑。行至半山,忽見一峽谷劈開山體,兩側(cè)峭壁如斧削,谷底溪水泠泠,當(dāng)?shù)厝酥^之“鳳谷”。春日里,杜鵑花開成瀑,赤紅灼灼;秋深時,楓葉燃作火海,與夕照爭輝。曾有文人以“劍閣崢嶸而崔嵬”喻蜀道之險,而馬冠尖的山徑,則多了一份江南的靈秀,險峻中藏著溫潤,粗糲里透著柔情。
行至海拔千米處,云霧驟起。山嵐如白練纏腰,群峰若隱若現(xiàn),恍若《山海經(jīng)》中蓬萊仙境。此地茶樹獨享天地饋贈:日照被云霧濾成柔光,雨露被山風(fēng)釀成甘霖。馬冠尖老白茶便生于此,葉片肥厚如墨玉,沖泡后湯色澄黃似琥珀。茶農(nóng)說,真正的老白茶須以冷泉慢浸,方能析出花果香韻。啜一口,舌尖似有山泉奔涌,喉間如綻幽蘭,回甘時,竟分不清是茶香還是云霧。
最險處,當(dāng)屬鷹嘴巖,巨石探出山體,狀如蒼鷹俯沖,巖下深淵千丈,僅容一人側(cè)身而過。傳說古時有采藥人失足墜崖,幸被巖縫中一株千年茶樹托住,自此視茶為神。如今巖壁上仍系著紅綢,隨風(fēng)飄搖如祈福的經(jīng)幡。立于巖邊,腳下云海翻涌,遠處太姥山夫妻峰若即若離,恰似天地為證的山盟。
馬冠尖的人文,是浸在茶湯里的。山腰處,一座名為綠雪芽的茶莊園,靜臥于云霧中。木棧道曲折通幽,茶亭半掩竹影,湖面倒映著采茶女的斗笠與竹簍。莊園內(nèi),一株茶樹被鐵欄圍護,樹皮皸裂如龍鱗,枝頭新芽嫩綠如翡翠,這便是福鼎白茶的母樹綠雪芽。相傳唐代陸羽曾至此尋茶,見茶樹生于鴻雪洞畔,芽葉覆雪猶綠,遂嘆:“此乃茶中仙品!”千年后,茶人們?nèi)詠泶顺ィ讣廨p觸老樹,似在與時光對談。
下山途中,偶遇一座廢棄的炭窯。窯口黢黑,內(nèi)壁掛滿茶褐色的結(jié)晶,那是百年焙茶留下的煙痕。舊時茶農(nóng)以松木炭火慢焙茶青,火候全憑經(jīng)驗,初時如嬰啼般細弱,漸如壯士鼾聲,終至老僧入定般的寂靜。如今機械取代了炭窯,但老茶人仍固執(zhí)地保留著古法,他們說:“機器焙的茶,少了山魂。”
夜宿村中,莊氏老宅的木門吱呀輕響。天井里,月光如水傾瀉,照見石臼中殘留的茶渣。家主捧出一餅1980年的老白茶,茶餅已泛出金花,湯色醇厚如蜜。啜飲間,他講述祖輩與浙江茶商斗茶的故事:雙方各出一泡茶,比香氣、論喉韻,輸者需以十擔(dān)谷米相贈。“那時候,一泡茶能定山村的榮辱。”言罷,茶煙裊裊,恍惚間,似有馬蹄聲自古道傳來,載著茶箱翻越閩浙邊關(guān)。
離山那日,晨霧未散。回首馬冠尖,峰頂忽現(xiàn)佛光,陽光穿透云層,人影被七彩光暈籠罩,如入琉璃世界。村民說,見此景者,必得山神庇佑。
下山的石階濕滑,需以竹杖探路。途經(jīng)古茶亭,見一老嫗正在生火煮茶,陶罐里翻滾著野山楂與老茶梗。她遞來一碗茶湯,酸澀中帶著回甘:“這是苦盡甘來茶,山里的日子,便是這般滋味。”
行至山腳,再望馬冠尖,云霧已散,山體輪廓清晰如刀刻。忽然懂得:這山的險峻,原是為了守護它的美;而它的美,又因險峻更顯珍貴。山在那里,茶在那里,而時光,一如那餅老白茶,歲月愈久,滋味愈深。
(文:原創(chuàng);圖:自拍。)
作者簡介:王國成,寧波人,現(xiàn)居南京。1974年至1991年服役在海軍東海艦隊。1977年在《前線報》發(fā)表散文處女作《橄欖島上的金絲燕》。以后在《解放軍報》, 《人民海軍報》,《浙江日報》,《寧波日報》,《福建日報》,《文學(xué)青年》,《青春》等報刊雜志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評論數(shù)百篇。長篇報告文學(xué)《海上猛虎》,1988年由上海百家文藝社出版,20年后,中國文化出版社再版。作品先后獲得過特等獎,一等獎 ,二三等獎多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