囀人(外七則)
作者:郭松
囀,本來是鳥兒宛轉的鳴叫,四川話中的囀人,是一種藝術的、幽默的罵人,一種特殊的諷刺,與另一個詞“踏謔”差不多,有輕蔑、嘲弄之意,不乏用典故,純粹為娛樂。
而今囀人,一般不帶罵人、侮辱人的意思,多含幽默、娛樂的意味。比如有的擺龍門陣,常相互囀,即使把人“囀得稀巴爛”,不過博得一笑而已。其中加上“展言子”(歇后語)囀人,更有娛樂意味。
如在公園喝茶,談論評獎。甲:觀眾投票?那是墳山上拉胡琴——鬼扯!還不是牛吃竹子窩背兜——肚皮里編的! 乙:你娃,屁眼兒上夾掃把——偉(尾)大;說白(穿)了,還不是五根腳桿的馬,日白(吹牛、撒謊)匠一個! 甲:你是蝦子過河——謙虛(牽須)? 乙:我不謙虛,是啞巴吃湯圓——心頭有數。
殺
四川話幽默,也不乏生猛。一個“殺”字,讓外省人毛骨悚然。然而“殺”字,四川人說得很自然,很順口。比如“殺拖鞋”就是“穿拖鞋”。有人描述汶川地震的情形:當時我在睡覺,一下被整醒,知道地震來了,打起個光胴胴,穿條窯褲兒,殺起拖鞋就往外跑……把不正規穿鞋叫“殺鞋”,把鞋后跟踩下當拖鞋穿,這里“殺”和“趿”差不多,穿鞋只套上腳的前半部。
四川話中的“殺”,多是走、去的意思。比如去館子,叫“殺館子”。一人說:“走,到哪個館子殺一頓!” 一個“殺”字,把饕鬄快活宣泄殆盡。有個段子說:外省人初到成都,到吃飯時間了,成都人拉著他的手說:“兄弟伙,走,殺館子!”外省人納悶:“你們怎么動不動就操家伙??!”成都人笑著說,“ ‘殺館子’就是下館子,去餐館吃飯的意思?!?nbsp;“吙,你們把吃飯說得像打仗一樣!”成都人說:“商量進行路線,也用殺字——“先殺到九眼橋,再拐彎殺過去,就到望江樓了”。
“殺割”一詞,最早見于明代郭勛的一首散曲《粉蝶兒·健林》:“從今以后休來害我,似這般一時間受到,到勾俺十日消磨。今番痛猶閑可,慶官酒怎的殺割。”這里的“殺割”,是結束、了結的意思。人或動物被殺、被割,了卻一生,殺割由此而來。
爛
“爛”不是什么好詞,多是貶義,如“下爛藥”“打爛仗”“爛眼兒”等;也有褒義,如“爛肚皮”“爛腦殼”等。 “下爛藥”意思是說人壞話,給人使壞。 “打爛仗”意思是沒有正當職業,游手好閑?!盃€眼兒”意思是混混,二流子。“爛肚皮”意思是點子多,或主意多。比如:“要說爛肚皮,誰比得過諸葛亮!”。 “爛腦殼”與爛肚皮相近,比如:“要說腦殼爛,誰也比不過諸葛亮!”
雨飛飛兒
雨飛飛兒,是毛毛雨的意思。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的名篇《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五代后蜀詞人毛文錫的《醉花間》里有這么一句:“昨天雨霏霏,臨明寒一陣?!毙稳菪∮昃d綿的樣子。后來經過演變,“雨霏霏”變成了名詞,并且加上了兒化音,成了“雨飛飛兒”。
恍兮惚兮
聽到“恍兮惚兮”這個詞,或許會想起不小心做錯了事,被家長和老師責備或訓斥。這個詞是娃兒因粗心而挨訓時經常聽到的。可能你以為是土話,然而人家出自《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笔遣皇怯X得家長和老師責個、訓個娃兒都是引經據典的?
心欠欠
“心欠欠”是沒有得到,或得到了但不滿足,有些遺憾的意思。比如“昨天專門去吃那家菜,沒吃成/沒吃夠,今天還心欠欠的?!薄靶那非贰钡膶懛☉撌恰靶你汇弧?,這個“慊”字出自《禮記·坊記》:“使民富不足以驕,貧不至于約,貴不慊于上?!编嵭ⅲ骸般?,恨不滿之貌也?!焙汀靶那非贰北磉_的意思一致。
歸一
“歸一”是事情辦理妥當或完結的意思,比如:“終于把這件事整歸一了”?!皻w一”出自晉代玄學大師王弼的《老子注》:“萬物萬形,其歸一也。”意思是不管多么復雜的現象,都有一致的規律,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四川話借用了這個詞的原義,引申為“把事情辦妥當、弄完善、整清爽”的意思。
寶器
寶器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在該書的《排調》篇里,有這么一個故事:“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琉璃碗謂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謂之寶器,何邪?”劉孝標注:“以戲周之無能。”在這個時候,“寶器”就有“傻且不自知”的意思了,和今天“寶器”的意思基本一致。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在《詩詞報》《詩詞月刊》《中國詩》發詩100余首,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