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村年例的獨特魅力
陳寶林
在湛江,春節的熱鬧與喜慶仿佛被延伸到了極致,而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百姓村的年例。它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節日慶典,更是一場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民俗風情的盛宴,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深刻領略到湛江獨特的年味。
盛大的游神活動
百姓村年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游神活動。在正月十七這一天,村內數十尊神像在村民的簇擁下依次游遍全村。村民們精心打扮,抬著神像,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隊伍浩浩蕩蕩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整個場面宏大而壯觀,人們虔誠地祈求神明的庇佑,祈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種游神活動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祭祀儀式,更是村民們凝聚人心、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精彩絕倫的民俗表演
百姓村年例的民俗表演堪稱一絕,種類繁多且極具地方特色。其中,穿令箭和翻刺床是最為震撼的節目。穿令箭者將經過消毒的金屬令箭從臉頰一側穿入,另一側穿出,而他們在游行過程中面不改色,事后傷口也能迅速愈合,這種看似神秘的表演實則體現了村民們對神明的虔誠以及對傳統的堅守。翻刺床則是一種考驗勇氣和毅力的表演,表演者赤裸上身躺在由帶刺植物編織而成的簕床上,或翻滾或靜躺,展現出無畏的精神和對神靈的敬仰。
除了這些驚險刺激的表演,舞龍醒獅也是年例中不可或缺的項目。舞龍時,幾十至數百名青壯年和少年以人體相接組成一條長龍,通過“起龍”“龍點頭”“龍穿云”“龍卷浪”等動作,舞出龍的威武與靈動。醒獅表演則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種元素,寓意著如意吉祥,象征著雄健、勇敢和力量。此外,飄色巡游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孩童們身著戲服,站在高高的支架上,演繹著一個個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如童話般夢幻,為年例增添了一份奇幻色彩。
豐富的文化內涵
百姓村年例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源于清代后期,是當地百姓為了酬謝天地神祖恩德、祈求賜福驅邪而舉行的一種群體性祭祀活動。在這一天,村民們不僅通過各種儀式和表演表達對神明的敬意,還借此機會增進鄰里感情、加強家族凝聚力。年例成為了維系村民情感紐帶的重要載體,也傳承和弘揚了湛江的傳統文化。
盛宴與交流
年例期間,百姓村還會舉辦盛大的宴會,宴請親朋好友。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種美食佳肴,共享節日的喜悅。這種盛宴不僅是一種物質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融合。村民們在歡聲笑語中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向外界展示了湛江人民的熱情好客。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近年來,百姓村年例不斷創新發展,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元的文化元素。2024年年例就首次聯合本土及外來“非遺”文化團隊,新增了“雷劇文化、潮汕英歌舞”等“非遺”文化元素,讓年例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觀賞。這種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僅使百姓村年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為湛江的文化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湛江的春節因百姓村年例而別具一格,百姓村年例以其獨特的民俗風情、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震撼的表演形式,成為了湛江春節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是湛江人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的生動體現。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人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感受著年的味道、家的溫暖和文化的魅力,讓湛江的春節在歲月的長河中愈發醇厚、愈發精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