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國際兒童節
作者:羅祖文
國際兒童節,又稱“六一國際兒童節”“六一兒童節”,是屬于全世界小朋友的歡樂節日。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生存、保健和受教育的權利,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將每年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歲月悠悠,各國政府始終把兒童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以切實行動為孩子們構筑成長的溫暖港灣。每逢六一,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紛紛相聚,校園里更是成為歡樂的海洋。大家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那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如同靈動跳躍的音符,奏響節日的歡快樂章。
六月,驕陽似火,南國暖風輕輕吹拂。無論被稱作少年,還是兒童,我們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熱情擁抱這燦爛時代。
從1982年到2004年,我在教育系統揮灑青春,見證了無數孩子的成長與蛻變。這段珍貴的歲月,讓我對兒童教育事業滿懷深情。即便后來調任都勻市創建辦(現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因承擔全市文明校園創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及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工作,依然頻繁與學校打交道。也正因如此,那份對孩子們的牽掛從未褪色。 如今,國際兒童節的腳步漸近,作為一名退休五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懷著最真摯的祝福,寫下這首《話說國際兒童節》。
話說國際兒童節
01 溯源·節日濫觴
國際兒童節誕生前,回溯至1925年
彼時“二戰”硝煙未起,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振臂倡議
建立兒童紀念日,各國紛紛應和
不同國度鐫刻下專屬的童夢時刻:
英國將7月14日繪作童真畫卷
美國以5月1日定格爛漫笑顏
日本的兒童節獨具風情——
3月3日櫻花映少女綺夢
5月5日菖蒲襯少年英氣
而中國,在1931年擇定4月4日
為孩童們筑起歡樂的港灣
02 銘記·血淚新生
當“二戰”的陰霾席卷大地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的暴行
將利迪策村化作人間煉獄
340條生命消逝,88名孩童永別童年
為祭奠這場血色悲劇里凋零的花蕾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
于莫斯科執委會上,以莊嚴決議
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次年6月1日,毛澤東揮毫寫下
“慶祝兒童節”,為節日賦予厚重印記
03 展望·未來曙光
這個特殊的日子,銘刻著歷史的傷痛
更點燃對未來的期許與擔當
新時代的中國,凝聚萬千力量
用溫暖關懷滋養少年的夢想
少年,是照亮前路的星火,撐起民族的脊梁
守護他們,就是鑄就未來的光芒
全力構筑成長的沃土,營造美好社會風尚
愿每一株幼苗,在時代春風里舒展枝葉
于歡慶節日之際,讓理想展翅翱翔
用純真的祝福,為祖國繪就燦爛新章
2025年5月27日晚上 貴州都勻
【點評】 詩歌以“溯源?節日濫觴”“銘記?血淚新生”“展望?未來曙光”為敘事脈絡,層次分明、邏輯清晰。開篇回溯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的倡議,以細膩筆觸徐徐道來各國特色兒童節,賦予歷史敘述詩意美感。隨后筆鋒急轉,聚焦二戰利迪策村的悲劇,深刻揭示國際兒童節設立的悲壯背景,毛澤東題字的細節,更為詩歌增添厚重的歷史底色。結尾將節日內涵升華為對民族未來的期許,使守護兒童的主題與家國命運深度聯結。全詩通順流暢,用詞平實,無晦澀詞匯與復雜句式,以簡潔直白的語言,讓普通讀者也能輕松理解其傳遞的信息,盡顯通俗易懂的風格。同時,詩歌兼具歷史縱深感與人文溫度,實現了歷史與文學的巧妙交融,堪稱佳作!
2025年5月26日下午,作者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貴州都勻文峰園旅游留影。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都勻人,大學專科學歷。先后在墨陽完小、墨沖區教育辦(撤區并鄉后墨沖鎮教育輔導站)、都勻三小、都勻市創建辦(改制后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任職。曾任墨沖區教育辦語數體教研員、墨沖鎮教育工會主席、都勻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曾兼任政協都勻市第七屆會委員會員、都勻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貴州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調至墨沖鎮人民政府“學教”辦(編輯鎮情、民歌薈萃)、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編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手冊、“文明在行動?滿意在都勻”應知應會手冊、創建文明城市紀實、精彩都勻)、都勻市教育局(編輯教育通訊、教育報和勻城燭光、教育擷翠)、中共黔南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輯簡報、動態報道,信息采用通報)。曾被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授予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獲評中國教育學會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中國民族教育》等眾多紙媒及網絡平臺發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退休。榮獲都勻市作家協會“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稱號(唯一獲獎者)。現為都勻作協會員,現居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