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七·一”詩行里的都勻市作協

“七·一”詩行里的都勻市作協

 

作者:羅祖文(貴州)

 

七月的風掠過青云湖國家森林公園,將夏日的蓬勃生機送進頤養天年華庭公寓,也為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鍍上溫暖底色。

2025年6月30日上午,在建黨104周年的前夕,黔南師院離退休黨總支、都勻市作家協會、都勻文峰誦讀詩社與都勻頤養天年華庭公寓,攜手在青云湖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頤養天年華庭公寓共同舉辦“慶祝建黨104周年主題黨日活動暨慰問老人聯歡會”。活動結束,“都勻市作家協會2025年工作推進會暨會員作品首發交流會”隨后舉行,又緊接著奏響文學交流的樂章。

活動現場,文藝的火花不斷迸發。不同于以往常見的歌舞表演,此次節目形式新穎多元,令人耳目一新。黔南師院羅玲、李春華、王丹霞等帶來走秀《關關雎鳩》,身著華服踏樂搖曳,盡顯古典雅韻;黔南師院退休教師馬志剛獨唱《蘋果香》,醇厚嗓音傳遞生活喜悅;文靜與潘曉慧的雙人蒙古舞《牧野神韻》,以矯健舞姿重現草原豪情;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鐘建紅表演現代京劇《紅燈記》選段,扮相清麗、唱腔鏗鏘,勾起紅色回憶;都勻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尹衛巍的配樂詩朗誦《太陽頌》,抑揚頓挫間訴說革命歷程;都勻文峰誦讀詩社鄧昌云、朱西等集體朗誦《黨旗頌》,聲情并茂禮贊黨的功績;尹青獨唱《天邊》,歌聲空靈悠遠;竇英、戴先國的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舞步歡快點燃全場;都勻市頤養天年華庭公寓的老人們合唱《黨啊,親愛的媽媽》《我們走在大路上》《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白發蒼蒼卻歌聲嘹亮,飽含對黨的感恩;全體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將演出推向高潮,激昂旋律回蕩全場,傳遞著堅定信念與深情。從朗誦者飽含深情的對黨禮贊,到舞者踏著靈動節拍舞出的時代風采,每一位表演者都以極致的熱忱打磨節目,用汗水澆灌舞臺。臺下的老人們時而凝神聆聽,沉浸在激昂的文字與優美的旋律中;時而輕聲跟唱,皺紋里都盛滿幸福的笑意,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這不僅是對精彩節目的喝彩,更是對表演者們傾盡全力付出的最高褒獎。這場精彩紛呈的活動,不僅是都勻文藝工作者獻給黨的深情贊歌,更是集體智慧澆灌出的絢麗花朵。

都勻市作協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以筆為媒,以文傳情,將文學的力量與對黨的忠誠緊緊交織。從前期策劃時無數次的頭腦風暴、反復推敲,到活動方案的字斟句酌、細致打磨;從聯絡各方時不辭辛勞的奔波,到現場布置時精益求精的籌備;從流程編排的環環相扣,到節目內容的精巧構思,每一個細節都凝結著組織者的心血,彰顯著獨特的匠心。

或許有人會問,究竟是誰賦予了這場活動如此動人的魅力?答案藏在活動籌備時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里,藏在一次次熱烈討論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中。這是都勻市作協領導班子創新思維的碩果,更是全體成員勠力同心、全情投入凝聚而成的集體智慧結晶。

這場由都勻市作家協會牽頭打造的系列活動,之所以能新意頻出、精彩紛呈,離不開作協主席團成員在文學事業上的不懈奮斗,更離不開一眾優秀作家以筆為犁深耕創作的熱忱。還有,各方的配合與支持。

作協主席鄧雪靈熱愛文學創作,在散文與詩歌領域造詣頗深。她的作品如《得失隨緣》《感悟生命》《一封寫給爸爸的信》《靜》,字里行間飽含對人生的深刻感悟,曾入選楊啟剛主編的《高原上的刺梨花——貴州都勻女性散文16家》。如今,她傾注心力創作的《帶一本書去黔南》已完成初稿,將對故土的熱愛化作靈動的文字。

其中,副主席尹衛巍身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也是《東方散文》簽約作家,他以中學高級教師的身份深耕教育多年,退休后仍筆耕不輟,憑借《笛醉千山月》《撥弦映秋紅》等散文集在文壇嶄露頭角。近兩年,他在省內外多家報刊雜志和網站發表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15篇,在全國各地征文大獎賽中獲獎9次,參與全國作家文學活動11次。他始終秉持“弘揚主旋律,高唱正氣歌”的創作理念,深入基層采訪,用作品為宣傳黔南、謳歌都勻貢獻力量,被會員們贊譽為“獲獎專業戶”。

另一位副主席文勇,作為都勻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部主任、貴州都市報駐黔南記者,同時也是省作家協會會員,有著豐富的新聞與文學創作經驗。他出版的《行走秘境雪域高原》《尋找最后抗戰老兵》等專著,以及與他人共同主編的《援朝烽火》,展現了其扎實的文字功底與對歷史人文的深刻洞察。

活動不僅見證了資深作家的風采,更涌動著新鮮血液的蓬勃力量。

新會員代表、都勻四中語文教師陸華碧,既是深耕講臺的市級骨干教師,也是懷揣熱愛的文學追光者。在市作協推進工作會上,她即興發言時眼神明亮、語氣堅定,字句間滿溢著自信與活力。“作為新會員,我深知需要摒棄浮躁,多閱讀、多背誦、多練筆、多反思,努力向下扎根,汲取充足的養分,才能讓創作的枝葉煥發生機。”她真誠表示,未來將堅守初心,深入生活、扎根鄉土,用真誠的筆觸描繪都勻的山水人文,書寫時代故事。更要把文學養分悄然融入教學,讓文字的力量在課堂上生根發芽,以文學的魅力滋養學生的心靈,實現創作與教育的雙向賦能。這番話語既彰顯了新會員的進取之心,也勾勒出作協隊伍薪火相傳的美好圖景。

回首活動現場,“主題黨日”、慰問聯歡、工作推進、新作首發等環節如珍珠般巧妙串聯。莊重的思想教育,讓紅色精神扎根心間;溫暖的人文關懷,為老人們送去慰藉與歡樂;熱鬧的文學交流,搭建起靈感碰撞的平臺。每一處環節的精心設計,每一個細節的慎重考量,無不飽含著對黨的崇高敬意,對文學事業的熾熱熱愛。

這場融合了初心與詩意的盛會,從晨光熹微時的精心醞釀,走向人聲鼎沸的璀璨綻放。如今,活動雖已圓滿落幕,但那份對七一革命精神的傳承,對文學事業的堅守與熱愛,卻似余音繞梁,久久不絕。《“七一”詩行里的都勻市作協》中的詩句,便以靈動的文字為筆,以真摯的情感為墨,將活動中的精彩瞬間、背后凝聚的精神力量,一一鐫刻在詩行之中,最終化作獻給時代的動人贊歌。那些在籌備表里反復打磨的環節,那些被筆尖反復雕琢的詞句,都在頤養公寓的空間里有了鮮活的模樣——是主持人清亮悅耳的聲線,是發言者赤誠滾燙的心聲,是表演者活力四射的身影。這一切,匯聚成一群人以文學致敬時代的赤誠,延續著不朽的革命精神,而這些珍貴片段與精神,也串聯成一幅獻給黨的深情長卷。作者特撰寫《“七一”都勻市作協的深情》:

 

“七一”都勻市作協的深情

 

01

從紙面的籌備到現場的喧囂

總有身影在銜接處架起虹橋

李雪站在臺前 嗓音像山澗的溪

劉婷婷拿起話筒

如清風般的話語

將“主題黨日”活動和聯歡演出串起

“籌備組把流程排得密不透風”

看向臺下忙碌的身影

韋忠益舉著相機 鏡頭追著光影

將現場活動

在筆記本上不停速記

文勇記者的幕后努力

兩個眼神交匯都藏著默契

以最快時間在黔南熱線上將要聞發布

 

02

當舞臺座椅擺好 老人座下

心聲便順著話筒長出羽翼

許鈴聆院長的致辭帶著溫度

鄧維先書記的規劃鋪展前路

鄧雪靈主席把作協的初心傾訴

楊敏端社長讓詩社的旗幟飛舞

王文珍與鄭江義的微黨課

詮釋黨員先鋒品質精神

溫學亮領誓的聲音穿破云層

入黨誓詞在每個人喉頭滾動

老人代表的話里裹著歲月的繭

每個字都閃著歷經風雨的暖

 

03

致辭的余溫在空氣中縈繞

文藝的清泉已開始叮咚流淌

鄧雪靈將牌匾送到許鈴聆手中

采風基地的名字在陽光下鄭重

老人們的故事是座富礦

讓文學與養老緊緊相擁

“文學+養老”合作項目

以文學為紐帶傳遞黨的關懷

為文化養老注入新活力

老人們親歷土改 投身三線建設

有的當過兵 有的扎根農業一線

有的深耕琴棋書畫

這些人生故事是珍貴財富

作協將以筆為媒 把歲月記憶

轉化為文學作品

 

04

節目如星子在時光里閃爍

集體的吟唱讓紅色浪潮更磅礴

羅玲 李春華 王丹霞的走秀

踩著《關關雎鳩》的節拍輕叩

馬志剛的《蘋果香》漫過窗欞

文靜與潘曉慧的蒙古舞卷起一陣風

鐘建紅的《紅燈記》唱得婉轉鏗鏘

尹衛巍的《太陽頌》在穹頂回蕩

鄧昌云 朱西領誦的《黨旗頌》

讓整個會場飄起紅色的虹

尹青的《天邊》牽來流云

竇英 戴先國的新疆舞點燃氣氛

白發蒼蒼的合唱隊站起身

《黨啊 親愛的媽媽》濕了誰的衣襟

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響起

所有手掌都拍紅了七月的晨曦

不只是我們 還有你們 他們

每雙托起舞臺的手都鐫刻初心

這由千萬星火熔鑄的集體智慧

正將滾燙的精神烙進時代的詩行

 

05

歌聲漸歇 二樓會議室

燈光已點亮新的篇章

總結與展望在茶香里緩緩鋪張

尹衛巍接過話筒 聲音沉穩如錨

鄧雪靈翻開工作報告 字跡清晰如潮

換屆一年的足跡在會議室鋪成大道

優秀會員的名字被一一念到——

尹衛巍 楊萍 李曉妮 羅祖文 萬兆軍

王有龍掌聲里帶著驕傲

王克難 李遂生接過顧問聘書

新任副秘書長的萬兆軍 王有龍

名字在掌聲中落定

陸華碧 羅遠道的發言帶著青澀

卻讓作協的年輪又添了新的紋路

 

06

表彰的榮光尚未褪去

思想的碰撞已撞出火花的軌跡

余鋼 曹源的點評切中詩的骨血

趙榮莊站起 話語如鐘磬

“詩歌要回到生活的褶皺里”

他望著年輕會員 眼神懇切

“從長者的故事里挖第一捧土”

劉書磊 吳杰 鄧新蘭對市作協工作的肯定

像春風拂面

肖家云的指導建議實質而中肯

鄭江義 班雪紛 沈雪 董光勇傾情出席

細雨敲著窗 像無數支筆尖

在都勻的天空寫下未完的詩篇

 

07

當所有議程畫上句號

文字的重量仍在時光里沉淀

韋忠益的稿件即將抵達編輯部

每個名字都在字里行間鮮活

羅祖文的散文里藏著獲獎的溫熱

所有忙碌都化作黔南熱線的墨色

王開碧財務報告經費用在刀刃

清晰說明會費的來龍去脈

未來共促文學發展

以創新姿態踐行文化理念

致敬前輩廣納賢智設顧問

凝心聚力攜手奔赴新篇

活動雖已結束 過程還是有味

當暮色漫過頤養華庭的輪廓

104年的風華正被都勻作協

釀成詩行里滾燙的星河

以筆為旗續寫時代的壯闊

 

2025年7月4日于貴州都勻

 

點評

詩歌作為語言藝術的精華,不僅是創作者情感的抒發,更是對時代脈搏與集體記憶的捕捉。在賞析詩歌時,先以簡潔的導語勾勒創作背景與核心立意,既能幫助讀者快速建立理解詩歌的認知框架,也能讓后續對詩歌內容、手法和主題的解讀更具針對性和邏輯性。

《“七一”詩行里的都勻市作協》正是這樣一首承載著時代精神與集體力量的作品,全詩以飽滿的熱情與細膩筆觸,聚焦都勻市作協在建黨104周年之際開展的系列活動,將文學創作與黨建活動、文化養老深度融合。以時間為軸,全景式呈現活動籌備、現場執行、總結交流等環節,層次清晰。詩中塑造了主持人、策劃者、表演者等鮮活人物群像,以“眼神默契”“忙碌身影”等細節,生動展現團隊協作精神;“山澗的溪”“紅色的虹”等豐富意象,既烘托熱烈氛圍,又暗喻對黨的赤誠。詩中將個體力量升華為集體智慧,深化了主題。全文語言靈動,情感真摯,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是對作協團隊精神與文學初心的深情禮贊,更是文學工作者以筆為旗、傳承紅色基因的有力見證。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攝影師:羅賢麗)

 

都勻頤養天年華庭公寓(又稱怡養華庭公寓、頤養華庭公寓、華庭公寓)內,蔥郁綠樹搖曳生姿,繽紛繁花點綴其間,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與自然景致相映成畫。漫步其中,清幽雅致的氛圍如詩如歌——這里不僅是今年慶七一活動熱鬧非凡的文化陣地,更為養老生活注入人文溫度;不僅為活動打造出靜謐舒適的空間,更以其渾然天成的美感與韻味,成為啟迪創作靈感的藝術搖籃,令每一位參與者沉醉其中,不舍離去。

 圖片4

2025年7月4日午后,陽光溫柔灑落。我在住宅區后花園漫步,行至石凳稍作停留,樹蔭下涼風輕拂,愜意非常,遂拍下此景留念。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彭萬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都勻人,大學專科學歷。其職業生涯足跡遍布教育、行政與文化宣傳領域,曾先后任職于墨陽完小、墨沖區教育辦(后為墨沖鎮教育輔導站)、都勻三小、都勻市創建辦(現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擔任過墨沖區教育辦語數體教研員、墨沖鎮教育工會主席、都勻市創建辦信息科科長;同時兼任政協都勻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都勻市教育工會宣傳委員、都勻市教師閱讀寫作協會副秘書長、都勻晚報通訊員、貴州省中等師范函授學校墨沖區中函班主任、貴州都勻陸軍預備役步兵師工兵營營部書記。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調至墨沖鎮人民政府“學教”辦(編輯鎮情、民歌薈萃)、中共都勻市委宣傳部(編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手冊、“文明在行動?滿意在都勻”應知應會手冊、創建文明城市紀實、精彩都勻)、都勻市教育局(編輯教育通訊、教育報和勻城燭光、教育擷翠)、中共黔南州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輯簡報、動態報道,信息采用通報)。工作期間,他被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授予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獲評中國教育學會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文學創作成果豐碩,在《中國民族教育》等紙媒及網絡平臺發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退休。榮獲都勻市作家協會“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唯一獲獎者)、“2024—2025年年度優秀會員”。現為貴州省散文學會、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現居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www.99精品| 特级毛片www|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51妺嘿嘿午夜福利| 欧美大交乱xxxx|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中文在线|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日本xxxxbbbb|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日本在线xxxx| 日本黄色激情片|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丝袜| 一级毛片美国一级j毛片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性欧美videos高清喷水| 日本邪恶全彩工囗囗番3d| 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2021国产精品自拍|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中国日本欧美韩国18| 男人女人真曰批视频大全免费观看 |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