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該去輔導班還是自主學習
文/宇騰
終于考完了。
高一下學期結束了。
放假啦!解放啦!
孩子們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興奮過后,家長和孩子們卻又不得不面對新的問題:接下來五十天的暑假該怎么安排呢?
雖說學校已在其中的四十天里布置了每日作業,但無疑,只靠這些還遠遠不夠。9月份開學就是承上啟下、最關鍵的高二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暑假的學習質量決定了孩子新學期的起跑與加速度能力。
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種學習模式。一是去輔導班,二是自主學習。
我是認可前者的。去輔導班的好處很多,雖然花費有些大,但這個投入是有必要且值得的。——只不過,我“覺得好”、我“認可”并沒多大用,在我們家,父母的意見通常只能稱之為“建議”,具體如何去做,決定權基本在女兒手中。
簡言之:我和老婆覺得該去輔導班,但是女兒不愿意去。
其實去年暑假女兒聽從了我們的意見,在一家輔導班進行了初高中銜接課程的學習,并在開學考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今年的新高一家長詢問她的看法時,女兒明確給出了應該上輔導班的建議。為什么現在輪到她自己做選擇,她卻不想去呢?
她當然有自己的理由。其中一條是我比較認可的,她手里有我早就為她準備好的高中網課。只要她能耐住性子,認真聽認真學,效果應該也不比線下的輔導班差。女兒其實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的,她的計劃之一就是把物理課的某些知識點系統的聽一遍。
既然女兒不愿意去,就沒辦法逼著她去。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了學習效果也肯定達不到預期。這種反面的例子,身邊一抓一大把。
不去就不去吧。但也不能完全遂了她的愿:自己在家學習。——想啥呢?這肯定行不通!家里的環境太舒適了,舒適到看會兒書就可能發會兒呆,寫幾個題就想著玩手機……
女兒也同意我們的看法。對于自己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制力,她還是心知肚明的。于是我們有了折中的辦法:找個自習室去學習。
我們的行動速度還是不夠快。本以為雙休后滿大街開了那么多自習室,隨便找一家不就得了?誰知道現在的大學生太卷了,考研考公考編,幾乎每個自習室都人滿為患。
于是我特別感慨:大學生們都這么努力,作為高中生的你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拼搏?
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個離家近,環境也不錯的。進到里面,學習氛圍超好,安靜得可怕。我們都比較滿意,想想吧:一屋子的人都在看書學習,只有你坐在那里玩,簡直不要太尷尬,絕對是“罪過罪過”。——于是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交錢,辦卡,女兒擁有了自己的專屬座位。
畢竟剛考完,孩子們需要休息,先好好放松,盡情地玩幾天。接下來,就要看女兒的表現了。
一場暗地里的較量已經緩緩拉開序幕……
來自宇騰公眾號:經歷過 才會懂
https://mp.weixin.qq.com/s/EENHZJaHbi3jFBaJSyDuZw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