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細節解讀與啟示
郭松
細節,是文學作品的基本要素,是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細小環節;沒有細節就沒有文學,沒有細節就沒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細節描寫是抓住生活中細微具體的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寫,成功的細節描寫能增強文學作品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孔乙己》是現代文學巨匠魯迅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后來編入《吶喊》,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后第二篇白話小說,就像一篇戰斗檄文一樣,以憤激而深沉的筆法,刻畫了在封建教育及科舉制度下,一個到死都未醒悟的知識分子形象。
《孔乙己》以“我”的口吻來寫,“我”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孔乙己》又是以“三笑”貫穿全篇——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孔乙己在笑聲中度日,孔乙己在笑聲中死去。小說并非一開頭就出現孔乙己,而是第四自然段才出現孔乙己。前三自然段是介紹魯鎮咸亨酒店,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敘述魯鎮咸亨酒店的特殊格局,揭示“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兩種酒客的對立關系??富钭龉さ摹岸桃聨汀?,是為了“熱熱的喝了休息”,消除繁重的勞動帶來的寒冷、疲乏;而“穿長衫”的有閑階級,是邁著方步“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币燥@示清閑、闊綽。將兩種人做對比,一貧一富,一坐一站,一外一里,一短衣一長衫。揭示了一種對立關系,即短衣主顧和酒店掌柜之間的對立,短衣主顧“嘮嘮叨叨纏夾不清”,對小伙計溫酒過程的嚴密監視,是對掌柜在酒里羼水等行徑的強烈不滿。掌柜對小伙計的“一副兇臉孔”,又反映出雇傭者與被雇傭者之間的對立。這樣的環境描寫,渲染了一種寂寞、陰森的社會氣氛,是為孔乙己這個人物的登場作的鋪墊。用“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點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處于取笑對象的卑微地位。
第二部分包括后十個段落,集中展示了孔乙己悲慘屈辱的后半生,孔乙己多次在酒店中出現,最后毫無醒悟地死去??滓壹涸诘谒淖匀欢纬鰣?,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發笑。這第一次出場給人一個總的印象,做了一全方位的素描。第五自然段是插敘,概括了孔乙己的身世,揭示了孔乙己窮困潦倒的過程及性格的形成根源。第六、七、八自然段刻畫了孔乙己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子又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得也。”這一言行神態刻畫得生動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用“罩”而不用“捂”或者“蓋”,說明他跟孩子們鬧著玩,說明孔乙己性格善良。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突出孔乙己在酒店中特殊的處境,雖穿長衫,卻不是“慢慢地坐喝”的那類有錢人,雖然站著喝酒,又不是“短衣幫”。接著刻畫孔乙己的肖像,“身材很高大”,表明他是有謀生的身體條件;“青白臉色”,是一種不健康的臉色,表明他過的是半饑半飽的生活;“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表明他不時因偷竊而挨打;“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近晚年,生活潦倒。孔乙己之所以不肯脫下那件“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是他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信條,自命清高,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皾M口之乎者也”,顯示他愛賣弄學問。“上大人孔乙己”原是描紅紙上吹捧孔丘“半懂不懂的話”,人們用著來做孔乙己的綽號。穿著、身材、臉色、胡子,長衫,這些無不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育,深深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還有語言:一“偷”一“竊”顯示了孔乙己性格多么迂腐。還有動作:一個“排”字刻畫了孔乙己窮酸相,偏擺闊氣,還有神態:“漲紅了臉”“青筋”“爭辯”顯示了孔乙己死要面子。
小說集中描寫了孔乙己的四個生活場景,從而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第一個場面,是酒客們取笑他偷東西?!翱滓壹阂坏降辏泻染频娜吮憧粗??!边@說明他經常處于酒客一致取笑的境地?!翱滓壹海隳樕嫌痔硇聜塘?!”這時酒客的有意挑逗,孔乙己并不回答,酒客們毫不放松,又“故意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盡管孔乙己睜大眼睛辯解,但所謂“憑空污人清白”的話,是擋不住酒客的當面揭發的?!笆裁辞灏??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終于臉紅筋綻,所謂“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是荒唐的邏輯,無效的爭辯,必定“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這個場面的描寫,揭露了孔乙己“死要面子”,不敢正視現實。小說穿插了側面補敘,“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坝^愈窮”,弄到“將要討飯”和“偶然做些偷竊的事”的困境。
第二個場面,是酒客們奚落孔乙己雖然識字,但終于沒能進學?!安恍贾棉q的神氣”,是孔乙己以讀書識字而“自傲于人”,但當酒客譏諷他“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恐慌以及感到頹唐不安,“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說起話來語無倫次,教人完全不懂。這個場面,揭示了孔乙己仍然熱衷功名,執迷不悟,以未能進學,為最難堪的心病。
第三個場面,是孔乙己想教小伙計識字,盡管孔乙己真心誠意,但換來的只是小伙計的“略略點一點頭”“回過臉去,不再理會”,“不耐煩”,“怒著嘴走遠”了。這表明小伙計對孔乙己也是冷漠而又輕視的?!坝戯堃粯拥娜?,也配考我么”,這說明等級觀念,早已腐蝕青少年??滓壹合蛐』镉嬱乓盎亍弊值乃臉訉懛ǎM一步說明他的迂腐不堪,把毫無實際用處的東西當做學問。
第四個場面,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透過孔乙己說話的半文不白、咬文嚼字,生動、具體地展示了孔乙己作為封建教育造出的丑態。在魯鎮,孔乙己充其量是個“引人哄笑”“使人快活”的畸形人物。由于他篤信封建文化之道,靈魂中滲透了耕餒學祿的思想,成為一個不會營生的寄生蟲,一個好吃懶做的酒鬼,墮落到以偷竊為生的境地。這種境況,如魯迅指出的:““學”而不“憂”,則以笨牛沒世?!笨滓壹赫沁@路“笨牛”,明明是自己已經干了偷竊的事,反倒責怪別人“憑空污人清白”,搬出“君子固窮”之類來辯解。
第九自然段說明孔乙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余的人。第十自然段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預兆,孔乙己最后一次亮相,與第一次的出場形成鮮明對比,由“身材高大”到“盤著兩腿”,由語言的“偷”“竊”到小聲的“打”“跌”,由動作的“排”到“摸”,由“爭辯”到“懇求”的神態,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明白,到了這種地步,掌柜的和酒客還在笑孔乙己。第十一自然段通過環境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涼、陰森的氣氛,接著描寫孔乙己最后一次在酒店出現,那是將近初冬的一個下午,酒店小伙計在閑著烤火,忽然聽見有人叫“溫一碗酒”,聲音極低,又不見人,小伙計起身一看,才發現說話的是孔乙己??滓壹候榍陂T檻上,“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原來他是用手“走”來的,受盡了折磨的孔乙己,比以前更加癡呆麻木了,他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對于掌柜的索取欠錢,他仰面求情,對于別人的取笑,他不再理會,僅露出痛苦又懇求對方寬恕的表情,他唯一念念不忘的,是在離開人世之前再喝上一碗酒。等到喝完了酒,他仍然在旁人的說笑聲中,用手慢慢地“走”去了。這表明,瀕于死亡的孔乙己,仍然是“不怨不怒”,毫不醒悟。第十二、十三段,孔乙己在人們的笑聲中死去了。
孔乙己悲劇的形成,從社會原因來看,是封建教育、科舉制度的毒害,是以丁舉人為代表的豪紳的迫害。從自身原因來看,是孔乙己對封建教育深信不疑,執迷不悟??滓壹鹤鳛椤叭巳怏垩纭鄙系臓奚?,在于至死不悟,在于奴性十足。通過對孔乙己“分豆”、“教字”的描寫,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他既是儒家教育的受害者,又是“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的傳播者。孔乙己是“下層社會不幸”的人們中的一個,魯迅是以批判為主,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情。對酒店掌柜,寫了他買酒羼水,惡意取笑孔乙己,擺出兇面孔訓斥小伙計,念念不忘孔乙己欠他的十九個錢,卻鮮明地揭示出這個鎮上的人的唯利是圖、市儈本性。對丁舉人,以犀利的筆觸,揭露了他這種劣紳的兇狠毒辣,丁舉人是摧殘孔乙己的兇手。寫孔乙己被抓住之后,“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對于孔乙己的悲劇,沒有進行一般化的敘述,對于孔乙己的一生,沒有不佳選擇地逐事描寫,而是通過酒店小伙計“我”的眼光,選取孔乙己后半生遭遇中的幾個場面和片斷,通過富有性格特征的語言、行動描寫,通過簡潔、傳神的肖像刻畫,準確、深刻地展示了孔乙己的經濟地位與思想矛盾。孔乙己熱衷于“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他企圖拿“科舉”當敲門磚,去敲開升官發財的大門,但是事與愿違,非但沒有爬上去,反而跌成“討飯一樣的人”,即使這樣,他也不肯脫下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這說明他仍然信奉著“唯有讀書高”的教條,孔乙己的生活畫面,是從“我”—孔乙己悲慘遭遇的見證人—的所見所聞來寫的,筆墨更加節省、集中。把咸亨酒店作為主人公活動的地點,既便于表現孔乙己“好吃懶做”的性格特點,又便于突出孔乙己在魯鎮“屢被嘲笑”的社會地位,還便于交代那些如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腿的情節
2023年3月,一句“失意書生”的獨白登上熱搜,引來大量年輕人的共鳴:“少年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這說明,《孔乙己》并非過時或陳舊,而是具有時代性和普遍性。在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面臨著就業難、收入低、壓力大等問題,感到困頓和苦悶。他們曾經把讀書看作改變命運或實現理想的途徑,卻發現自己在競爭激烈或者不公平的環境中難以立足或突圍;他們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對社會規則產生反感或抵觸??滓壹翰⒎侵皇窍麡O悲觀或者無奈妥協的表達方式,而是勇敢直面或深刻揭示人生困境的方式。孔乙己讓他們看到弱勢群體怎樣復雜又真實的情感與思想,讓他們體驗到什么叫做同情與理解、什么叫做尊重與尊嚴,讓他們反思什么叫做公平與正義、什么叫做責任與擔當。孔乙己不應該被忽視或者輕視,而應該被重視和欣賞,他是一種有力的社會批評和文化反思??梢约ぐl他們對于社會現實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和探索,也可以增進他們對于不同群體和個體的關懷和包容,可以啟發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困境和挑戰,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如何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嚴。
《孔乙己》對當代年輕人有這樣幾方面的啟示:一是要正視自己的處境和問題,不要逃避或者自欺欺人??滓壹弘m然讀過書,卻沒有真正的學問和能力,也沒有勤奮和進取的精神,只是沉溺于酒色和虛榮,導致他的悲慘結局。當代年輕人應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困難和競爭,不要盲目地追求名利或享樂,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品格,不要因為貧窮或者失敗放棄或墮落??滓壹弘m然穿著長衫,卻沒有讀書人的風度和氣節,他不僅偷竊別人的財物,還忍受著別人的嘲笑和侮辱,失去了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當代年輕人應堅守原則和信念,不要因為環境或誘惑違背良心或道德,也不要因挫折或者壓力而消沉或者放縱,而要正直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三是要關注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不要與時代脫節或落后??滓壹荷钤诜饨ㄉ鐣?,對社會上的事情毫無興趣,只是固守一套陳舊而無用的知識。當代年輕人應積極地了解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情,并且積極地參與其中,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也應該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四是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要隨波逐流或盲目跟從。孔乙己雖然曾經有過讀書的夢想,卻沒有堅持下去,也沒有找到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只是在酒肆里浪費時間和生命,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和可憐蟲。當代年輕人不要被外界的輿論或者潮流左右或影響,而要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去選擇職業和生活,并且為之努力奮斗。五是要關心他人的處境和感受,不要冷漠無情或漠視傷害??滓壹弘m然受到各種不公正和歧視對待,卻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或者幫助,反而被別人嘲笑、欺負、打罵、拋棄。他也沒有與任何人建立真誠和深厚的友情或親情,只是孤獨地活著、死去。當代年輕人應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并且尊重他人的選擇和意見,也應關注身邊需要幫助或支持的人,盡力給予溫暖和鼓勵。
重新審視孔乙己,那脫不下的長衫,究竟意味著什么?長衫,在舊時代是讀書人的標志,象征著學問與尊嚴。但在孔乙己身上,成了一種諷刺。他雖穿著長衫,卻無真才實學。那長衫,既是他身份的象征,也成了他無法融入社會的桎梏??滓壹鹤屛覀兛吹搅死硐肱c現實之間的落差。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現實往往并不如我們所愿。當今社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人追求知識與夢想,卻在就業上屢屢受挫。或許畢業于名校,擁有高學歷,卻不得不面對現實,從事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工作。一方面渴望改變命運,另一方面又難以擺脫“長衫”的束縛,無法接受“大材小用”的現實。真正的尊嚴與價值,并非僅在于學歷或身份,更在于如何面對生活的挑戰。脫下“長衫”,并不意味著放棄理想與追求,而是學會以更靈活和務實的態度去適應社會需求。最重要的是認識到,只要甘愿放下面子,融入社會,摒棄舊的思想觀念,就能用雙手創造價值。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應該勇敢地脫下“長衫”,以開放、包容和樂觀的心態,書寫屬于自己美好生活的篇章。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散文選刊》簽約作家,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