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文化與文明

文化與文明

 

郭松

 

在日常生活中,“有文化”“講文明”都是用來夸人的,但兩者是意思相似又相異的概念。

文明是相對野蠻而言的,一般不包括原始社會,但文化包括原始社會。1874年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出版《原始文化》之后,人類學越來越多地用文化來表述原始社會,現在也將一些地域的考古發現稱為某某文化。

在日常語言中,文明是一種彬彬有禮,體現文明進步成果,合乎禮儀規范,非野蠻的行為和活動。文明更強調共同性、普遍性,而文化更強調特殊性、差異性。文明的傳遞是“明”,明白后就可以照著做;而文化的傳遞是“化”,大概得有個熏陶、濡染的過程。

文明比文化更廣大,也更固定,或者說,文化比文明更細微,也更彌散。在區別兩者的時候,常用文化表達文明精神的部分,不那么物質的部分。而作為文明精神的文化,是不大可能被快速移植的,只能通過生長和培養,只能通過“化”,不能像物質文明那樣馬上拿來“用”或“造”。

人類出現集群而居、出現城市生活后,才能出現文明。一般包括三個要素:一是物質文明,包括勞動的分工、穩定的物質生活來源和收益。二是政治文明,包括出現國家雛形,正在形成國家,形成局部和暫時的政治秩序。三是精神文明,不僅有精神的內心生活,還有精神的外在形態,包括豐富精致的文字,有流傳和留存的精神產品,有穩定的價值觀念等。

文化包羅萬象,文明卻像把篩子——把那些有益于自然、社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文化就叫“文明”,即文化中的精華。把那些不利于甚至有損于自然、社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消極有害的文化叫野蠻,即文化中的糟粕。當我們在講文化這一概念時,是講人類或某一群體的方法、物質和精神,當我們談文明這一概念時,是談文化概念中積極的、有益于自然、社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內容。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從直立行走、手的解放開始,人類就進入文明發展階段。方法經驗的積累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同,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明的先進程度有不同,存在有明顯代次差異性,比如人類文明從游牧文明到農業文明、到手工業文明,再到工業文明的遞進。即便是工業文明,也從蒸汽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信息時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現在智能化時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每一次新的工業文明都具有更加有益于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先進性。

世界歷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其實是說這四大古文明在當時是相對先進的文化。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這三大古文明沒有得到有效傳承、更新、迭代,被更先進的文明取代了,只剩下中華文明兼收并蓄、自我改造、不斷完善,一直延續至今,并隨著新的科技進步煥發出新的生機,高代次的文明往往會替代低代次的文明。中國近代史是受歐美日侵略凌辱的屈辱史,是中國近代的農業文明落后于歐美日的工業文明,歐美日的工業文明對中國近代的農業文明有壓倒性的優勢。對國家民族如此,對個人也是如此。有些人滿腹詩書,看起來有文化,但未必就文明,如隨口臟話、隨地吐痰,是有文化無文明;而有些人文化并不高,但他的言行有一定的先進性,如某人學歷不高卻扶老人過街,是低文化高文明。

從語源學角度看,文化的本義是栽培、耕作,相對于自然而言,凡是經過人的加工創造的事物都屬于文化。文化有一個定義是“文化即人化”,也就是人類的一切活動及其成果。廣義的文化,分為物質、制度、習俗、精神等層面。物質文化,即手工勞動創造的成果;制度文化,即宏觀的法律法規、行政制度和微觀的規則準則、規定約定;習俗文化,即約定俗成且歷代傳承的風俗傳統、習慣做法等;精神文化,即以文學、歷史、哲學、倫理、宗教、美學等人類精神活動及其成果。狹義的文化,即人類的精神活動及其成果,是廣義理解中的第四個層面。

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指出:“文明的涵義,既可以作廣義解釋,也可以作狹義解釋。若按廣義來說,是以人力增加人類的物質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裝飾。若按狹義解釋,不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勵志修德,把人類提高到高尚的境界。”在他的看法中,人是追求意義的高級生命,自然不應滿足于一時溫飽;文明是動態的,覺醒、獨立和開化才是一個民族臻于文明之境的不二法門。中國語境中也多對文明一詞作廣義理解,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將文明解釋為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

從歷時來看,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兩者有先后之分。從廣義上理解,文化即人化,自從有了人,便有了自覺或不自覺的文化,但并非自從有了人便有了文明。文明是與蒙昧、野蠻的文化相對的、表明人類歷史進化的概念。對于文明來說,主要集中在:政治上,有城市的聚居地,有公共建筑,居民有階級分化,國家形成;經濟上,有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有相對固定的稅收制度或定期的貢賦制度;意識形態上,有全民族統一的宗教信仰,包括崇拜對象和祭祀儀式等;文化教育上,有文字的使用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只有在文化上具備以上標志的社會,才算進入文明社會。也就是說,文明社會的形成需要文化的積淀,需要特殊的條件和機遇;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社會及自身達到一定程度的成果,是文化發展的高級階段。

從共時來看,兩者關系有兩類。第一類將二者視為近義詞,具有相通性和交叉性,都可以廣義地理解為人類活動及其成果,或不加區分,或有所偏重。大體文明文化,是人類群體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第二類將文明視為體現文化認同、進行文化歸類的一個聚合體。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認為,“一個文明是一個最廣泛的文化實體……文明是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范圍”。美國政治思想家、理論家亨廷頓以宗教作為界定不同文明的主要標志,將冷戰后的世界劃分為八大文明: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東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這與世界四大文化圈的確立相似:以基督教文化為主體的歐美文化圈,以儒、釋、道文化為主體的東亞文化圈,以印度教和佛教文化為主體的南亞文化圈,以伊斯蘭文化為主體的西亞北非文化圈。

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形成的。文化通常與自然對應,而文明一般與野蠻對應。 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稱原始文明,文明是文化的高等形式。文化對應一定的族群或團體,而文明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廣義的文化是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是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比如,各國、各民族乃至各族群的文化會有差異,而文明不會有差異,只是文明的程度不同而已。文化偏重于精神,文明偏重于物質。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質和技術。文明容易比較和衡量,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而文化則難以比較,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

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較廣,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的升華。一種宗教無論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信仰,都屬于文化,是文化才能討論和爭論;是文明,就不能討論和爭論。沒有人對氫氣燃燒形成水討論和爭論。儒家思想是文化,而不是文明,人們對儒家文化討論和爭論。電腦是文明的產物,所有人都喜歡,這是文明的特性——同;東北秧歌二人轉是一種文化,有的人喜歡扭,有的人就不喜歡扭,這是文化的特性——異。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存在著差異,文化與文化之間需要互相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文明只有先進和落后的區別,文明之間需要互相學習。

從人類意識的發展過程來看,文化是人類意識中先產生出來的思維,人類是一步步認識客觀世界的,最初產生出來的思維只能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只有當人類的思維達到一定發達程度后,才能對客觀世界作出正確的認識。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沒有文化就沒有文明,人類是從文化開始邁出認識客觀世界第一步的。從文明的先進與落后可以分辨文化的優越與落后。長城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殊標志,它既是文化的,也是文明的。從文化的現象而論,它是物質的存在;從文明的歷史而論,它是當時社會文明的突出代表,體現出秦國統一中國后的社會文明,從文明的現象而論,又體現了當時中華民族的一種大一統的精神存在。

文化可以是多元的,但文明應該是一元的;文化可以是多樣的,但文明應該是趨同的。比如說,當我們在說文化的時候,我們說的大多是傳統文化,像詩詞歌賦、美食服飾、園林字畫。甚至飲食起居,這些都是有個性和差異性的東西,叫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比如,有人喜歡喝咖啡,有人喜歡喝茶,有人喜歡彈鋼琴,有人喜歡拉二胡,有人喜歡穿西裝,有人喜歡穿漢服、和服,唐裝等,這叫文化各異。當我們說文明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說數學、物理、化學,科技,比如說同情、憐憫、博愛、民主、自由、法律等,這些大部分是全人類的,這叫文明的趨同。

當然也有人會說,中國人天生就和西方人不一樣。我們用的是象形文字,我們吃中草藥治病,我們用筷子吃飯,我們是黃皮膚黑眼睛。但這些,其實說的是文化,不一定說的是文明。文明通常具有進步形態的意義,是人類不斷從蒙昧向開化。從低級到高級,從野蠻向文雅,是一個發展過程,文明是蒙昧和野蠻相對立的,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進步狀態,文明不僅是靠精神思想來呈現的,是一定包含著優秀的物質文明的。移植一種文明的成果,比如電燈、電話、電腦、互聯網、手機等,往往比移植一種文化的成果要容易得多。

文化卻不一定如此,比如歷史上婦女為丈夫殉葬的文化,女人纏足裹小腳等文化。文明是文化中的積極成果,是人類在實踐中的創造的精華和財富,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的標志,才是文明。人類文明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的,沒有進步文化就沒有文明。文化的積累是緩慢的和漸進的,文明的演進是日常的和快速的。推動我們向前走的是人的創造性和同情心,把我們向后推的是人的守舊性和冷漠心。


11.png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散文選刊》簽約作家,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大交xxxxx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jizz在线看片|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91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嫦娥被爆漫画羞羞漫画|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色视频|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国产老肥熟xxxx|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 亚洲丝袜制服欧美另类|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4|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2021|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91最新高端约会系列178|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人与动zozo|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教官你的太大了芊芊h|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伊人任线任你躁|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 国产v日韩v欧美v精品专区| 少妇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