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與官品
郭松
品字為三口,本意是眾多,引申為事物的類別和等級,事物在質量上有優劣之分,人在品行上有優劣之別。
做人有人品,做官有官品。人品是官品的基礎,官品是人品的反映;人品與官品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體現做人與做官的修養和追求。
人品的核心是善,人心向善,待人友善,處事行善;官品的核心是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品是為人之本,官品是為官之要。
沒有好的人品作底子,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人品不正,一旦權力在手,會生邪心、走歪路。人的能力有大小,職務有高低,但人品、官品不能次。
人無品,不配做人;官無品,不配做官。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沒有人品作底子,官品就容易出問題。做人在先,做官在后;先有人品,再有官品;先學做人,再學做官。
人做好了,做官也不會差哪去;連人都做不好,做官也不會好哪去。人有品,會贏得喜愛與稱贊;官有品,會贏得尊重與愛戴。人無品,會遭戳脊梁;官無品,會怨聲載道。
民是人,官也是人,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有七情六欲的,是吃五谷雜糧、食人間煙火的。無論做多大的官,都得從人做起。做人一輩子,做官一陣子;“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在位的時候,懾于淫威,不敢吭聲;沒了官帽,就不再害怕,可以作聲。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做人做得好、做官做得好,留下的是好名聲。做人做得差、做官做得差,留下的是差名聲。官做得好不好,是能力水平問題。人的能力水平有高低,不必強求每個人都有能力水平。就算能力水平不太高,做官做得不太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得把人做好,把人做好了,就不會生民怨。
人在官位一天,就要有官品一天。有的人為了做官,或把官做大,或投桃報李,或阿諛奉承,或弄虛作假,或欺上瞞下。一旦做上了官,面對下屬和百姓,就變得不會笑了,說官話,打官腔,長官氣。有的人一朝權在手,“官升臉就變”,時常以“老板”、“父母官”自居,手也長了,腿也短了,身也懶了,心也邪了。
有的干部在科級崗位時,非常優秀;提拔到處級崗位時,依然優秀;后來晉升到廳級職務,擔任一個單位或地方一把手,就不那么優秀了。不是能力不優秀,而是品德不優秀。不禁讓人想起一個對聯:“世風常伴政風變,人品應隨官品升。”官位升上去了,官品沒有跟上。
“人品應隨官品升”,說的是一個人的職務升遷后,其道德品行也應跟著提升。職務越高,對自己的要求應越嚴,更應誠實善良、謙虛謹慎、廉潔自律。有的人升了官,沒有覺得自己不稱職,沒有覺得自己不該提拔,反而認為自己不是升得太快,而是升得太慢,能走上這個領導崗位,是品德比別人高,能力比別人強。
任何人的官品,都不會自然而然隨著官位升高,而且在官位升遷之后,還會遇到更多的考驗。如找你辦事的人會更多,你能全都滿足嗎?有些事辦了,會違反原則;不辦會得罪人,你辦還是不辦?如匯報工作的時候,講成績就會受表揚,講問題就可能挨批評,你講成績還是講問題?還有,官職越高,誘惑越多,防不勝防。于是就有人,為了適應官場需要,或者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犧牲人品,官升脾氣長,官高人品降。
況且,有些人的官位,不是干出來的,而是帶出來、跑出來、送出來的。這樣的人品,就更不會隨著官品提升。只會靠不停地鉆營和掩蓋,來保住自己的榮華。任何官職,都不是保險箱,尤其在“世風常伴政風變”的情況下,稍有放縱,就可能出事。
當然,體制內也有許多人既不貪錢,也不買官,連溜須拍馬、伺候領導謀求升官都不愿意,不是說境界多高,或者說想明白了,而是懶和怕麻煩。這懶和怕麻煩,未必是壞事。并非想收錢,隨便跟你管的人說一聲,就把錢送上門來了。并非想買官只需拿著錢,送到領導那里去,就等著升官了。
不管收錢還是買官,都是很麻煩的事情。相較收錢或買官,更害怕被抓住,即便收錢也是很謹慎的,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拿著錢來,就會收的。想要送錢給領導買官,需要平時和領導本身就熟悉,領導信任他,他送的錢領導才敢收?;蛘哒f信任的中間人搭橋,領導也才會收錢辦事。
許多能辦事、敢辦事的人,大都一個星期不在家里吃兩頓飯,大都每天在外面參加各種飯局。有的人喜歡這個調調,覺得這是社會地位的象征,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是成功人士的生活。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些事情是很煩很累很沒意思的,坐在飯局上,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一分鐘都待不下去。這些人沒有什么關系,就算想送錢,送給誰呢?找誰做中間人呢?
多數人并不具有能辦成事的權力,老板或者其他人送他錢,讓他辦一件事情,他得費時間費精力動用關系,協調有決定權的領導,或者找其他有路子的人。一些看似聰明的操作,其實都是很麻煩的,需要有靠譜的人,需要很多環節,需要很多細節等。這些事情,不是隨便就能搞定的。不像想象的那樣,任何事情都卡別人,然后伸手要錢,什么錢都敢拿,什么事情都敢辦,真的是嫌命長了。
不管收錢還是買官,都是需要門檻的,需要繁瑣操作的。多數人是又懶又怕麻煩的,有些人從價值觀或者性格上就不喜歡這些事情,自然就夠不著收錢和買官的門檻。他們中的一些人,其實也是想收錢,想當官的,對那些當官收錢的人,既羨慕又嫉恨。但他們的能力性格,想收錢沒機會,想買官找不到路子。只有少數人清醒地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從內心就不愿做這些事情。
孔子在《周易·系辭下》中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薄暗卤《蛔稹?,是一個人的道德人品,與其所處的領導位子不成正比;“智小而謀大”,是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與其計劃和目標不相匹配;“力小而任重”,是一個人的力量,擔負不起所承擔的重任。所有的自私、狹隘、無知,都會生根發芽。一面高高在上,一面劣跡斑斑;一面趾高氣揚,一面營私舞弊,走不了多遠,就會一敗涂地。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散文選刊》簽約作家,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