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郭松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裔法國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深邃的文學經典之一。小說以托馬斯與特蕾莎偶然又宿命的情愛為主線展開故事,不僅是描述幾對男女感情上的糾葛,也不僅是書寫在大的境遇變遷中的沉浮、在變革時期的選擇,更是一部層次豐富、意象繁復的哲理小說。

如果單從情愛小說的角度閱讀,要順暢地讀這本書無疑是艱難的,它的敘事并不連貫。但如果從哲學的角度閱讀,就會發現書中許多話,都讓人研精覃思。在靈與肉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外科醫生托馬斯在經歷一次失敗的婚姻后,對愛情不再抱有期待。婚姻留給托馬斯的,是對女人的恐懼,他從不與交往的女人過夜,但又無法遠離肉體的歡愉。

直到小鎮女孩特蕾莎的出現,將托馬斯從“生命之輕”逐步拉向“生命之重”,她像被人放在涂了樹脂的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而他將她撈起,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因為特蕾莎病了,他不得不讓她留下過夜。特蕾莎嵌入了托馬斯的生活,此刻的托馬斯并不會想到,他生命中偶然出現的女孩,將陪伴他度過余生歲月。

特蕾莎發現托馬斯周旋于眾多情人之間,在托馬斯的愛情觀里,肉體和靈魂是可以分開的,他愛特蕾莎,可他不能舍棄與其他女人的歡愉,他陷入兩難之中,在愛情與肉欲之間,他無法取舍。與他不同,特蕾莎心中的愛情是理想化的,她認為肉體和靈魂不能分開的,沒有了愛情生命將不再是生命。

為了減輕特蕾莎的痛苦,托馬斯選擇和她結婚,并買了一條小狗,取名卡列寧。許多事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最吸引人也最有意味的一段話:“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負擔越重,生命越貼近大地,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生命之重”意味著傳統的責任和約束;“生命之輕”意味著背叛傳統,逃離責任,逃離約束。因為捷克被入侵,布拉格一片混亂,托馬斯和特蕾莎逃到蘇黎世。特蕾莎原本以為,無需再為托馬斯的不忠擔驚受怕,可是托馬斯讓她失望。真正平等而美好的婚姻,是不成為彼此的附庸或累贅。特蕾莎和托馬斯的愛情不對等,她為了托馬斯舍棄了一切,可是托馬斯給她的愛情,就像是一種恩賜。特蕾莎的離開讓一切回到原點,但托馬斯卻深感惶恐。他們在一起生活了七年,愛情無疑是美好的,但也讓兩個人精疲力竭。他恢復了輕松愉快的生活,可是他卻仿佛失去了什么。

他們也許不會過分留意生命中那些持續的關懷和愛,就像他們習慣了日升月落,習慣了晚霞的絢麗和早晨清爽的風。只有當那些美好的瞬間被抽離,才會像一根水邊的蘆葦那樣搖搖欲墜。他們都覺得,生命中的愛情若沒有分量、無足輕重,那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對特蕾莎的愛,托馬斯回到布拉格,他一如既往地與別的女人約會,特蕾莎忍受著背叛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托馬斯卻聲稱,愛和性完全是兩回事。特蕾莎也選擇背叛托馬斯,仿佛雙重的背叛,能夠達到一種平衡。她不是為了報復托馬斯,她只是想找個出口走出迷宮。特蕾莎與托馬斯的愛情,像一片漂浮于空氣中的羽毛,毫無依托。特蕾莎在回家的路上,救下一只奄奄一息的烏鴉,這一行為喻示特蕾莎的善良;而烏鴉的死亡,喻示她經歷肉體背叛后心灰意冷。她與托馬斯支離破碎的愛情及搖搖欲墜的婚姻,都讓她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中,只有卡列寧讓他們意識到生活還殘留著一絲溫暖的氣息。一個偶然出現的老農,讓特蕾莎找到了迷宮的出口。一幅鄉村畫面浮現在她眼前:村莊、教堂鐘樓、田野、樹林、在田間奔跑的野兔、還有戴著綠氈帽的獵場看守。特蕾莎找到了她與托馬斯余生的歸途,他們可以到鄉下去,遠離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噩夢不斷的喧囂和糾纏,過上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昆德拉在1958年發表處女作《玩笑》,聲名鵲起;十年后,這本書被列為禁書,被當局禁止發表言論和出版。1984年,旅居法國的昆德拉發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敘述社會背景,定位在1968年,捷克“布拉格之春”革命失敗前后,正是昆德拉在被禁言、被迫害的艱難時期。因此不難理解,書中的第五部“輕與重”,托馬斯或多或少有昆德拉的影子。而第七部“卡列寧的微笑”描述的田園牧歌般的鄉村圖景,不僅是托馬斯與特蕾莎移居鄉下后的生活寫照,也寄寓了昆德拉本人的期許。布拉格的一切都變得丑陋,托馬斯和特蕾莎對此沒有任何眷戀。他們搬到鄉下的集體農莊,小說的最后,托馬斯與特蕾莎頗有些長相廝守的意味,兩人最終死于一次意外的車禍。

書中所說的 “生命之輕”,是在認識到生命的一切本身的無意義之后,對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種超然態度。而“生命之重”,是從世俗道德與價值觀的角度出發,對社會普遍認知中的意義的固守。特蕾莎代表了生命之重式的人物,而托馬斯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那一端,逐漸走向世俗意義的愛與責任,在田園牧歌的歸宿中,回到生命沉重的狀態。閱讀這本書,不會那么輕松。如果從中體會到了情愛,那么讀到的不過是一本情愛小說。如果放下書,關于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背叛、永恒輪回與田園牧歌的思考,那么讀到的,才算是一本哲學小說。

書中有許多哲理佳句,如“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比纭皩τ谖覀兯腥藖碚f,人的偉大在于他扛起命運,就像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樣……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軟弱,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如“人們都傾向于把強者看成是有罪的,把弱者看成是無辜的犧牲品。愛情一旦公之于眾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比纭叭藗儽M管從早到晚都講臟話,可是在廣播里聽到一個受人尊敬的名人張口一句他媽的,還是會不禁有些失望?!比纭氨砻媸乔逦髁说闹e言,背后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如“人類真正的善心,只對那些不具備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純粹地體現出來。”如“凡是必然發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復的事,都悄無聲息,唯有偶然的巧合才會言說?!比纭芭藷o法抗拒呼喚她受了驚嚇的靈魂的聲音,男人無法抗拒靈魂專注于他聲音的女人。”如“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比纭叭酥荒芑钜换?,無法驗證決定的對錯,在任何情況下,只能做一個決定?!比纭皭矍榫拖袷堑蹏?,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一旦消失,帝國也隨之滅亡?!比纭啊叭绻拿恳幻腌姷脽o限重復,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恒上。”如“常說重擔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背負著這個重擔,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們與之反抗,不是輸就是贏?!?/p>

在“長期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名單里,永遠不會缺少昆德拉的名字,而當他每年都被媒體炒為奪獎熱門人物時,總有讀者驚問:“他還活著?!”不管是否讀過昆德拉的書,大概都聽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管是否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都不妨礙它變成社交媒體上的名言警句——被拿來表達一切有關生命、欲望和悲傷的情緒。不同于其它作家,昆德拉寫的是“直奔主題式”的哲理小說。他的小說借鑒了復調音樂的技法和形式——“一章就是一個旋律,一節就是一個節拍段”,獨立且平等的各章節,通過一個主題,連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形成熔議論、散文、哲理、思辨于一爐的獨特風格,就像昆德拉的知己伯努瓦概括的:“世情洞穿,睿智非凡”。

而在米蘭·昆德拉本人看來:“我的每部小說都可以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玩笑》或《好笑的愛》來命名,這些標題之間可以互換,反映出那些為數不多的主題。它們吸引著我,定義著我,也不幸地限制著我,除了這些主題,我沒有什么可說或可寫的。”昆德拉口中“為數不多的主題”圍繞著人類的存在以及扼殺存在的“刻奇”。昆德拉讓我們意識到個體存在的復雜性、曖昧性和悖論性,讓我們警惕生活中的“刻奇”陷阱,在生命的“輕”和“重”中做出選擇與平衡。昆德拉所有的作品都在闡述現代社會千姿百態的“刻奇”,他的小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剛引入大陸的時候,“kitsch“一詞被譯為“媚俗”,這是一種誤譯,但在中文語境里,沒法找到準確的詞匯概括“kitsch“的含義,于是干脆音譯為“刻奇”。

在《小說的藝術》中,昆德拉對刻奇作了定義:“一個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謊言鏡前,帶著一種激動的滿足感,欣賞自己在鏡中的美好形象?!?/p>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他講了一個刻奇瞬間:“看見草坪上奔跑的孩子,刻奇讓人接連產生兩滴感動的眼淚,第一滴眼淚說:瞧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們,真美啊!第二滴眼淚說:看到孩子們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真美?。≈挥械诙窝蹨I才使刻奇成為刻奇?!笨唐婵梢钥闯墒恰白悦摹?,一種自我感動,自我欺騙和偽崇高。我解讀為:自我感動及感傷;難以拒絕的自我感動和感傷;與別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動與感傷;因為意識到與別人一道,感傷變得越發加倍;滔滔不絕的洶涌感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體驗感傷也就是體驗崇高;這種崇高附加含義大過實際含義。

其實,“兩滴眼淚”的情景不止出現在昆德拉的作品里,還遍布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每到一些節日,有人就會流下“兩滴眼淚“。第一滴是出于真情實感,第二滴是意識到自己和所有人一起在慶祝這個節日,產生一種自我感動和虛假崇高,從而流下的刻奇之淚。所以昆德拉說:“刻奇用美麗的語言和感情把它喬裝打扮,甚至連自己都會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莫言也講過一個刻奇的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時,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我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他看著我們,眼睛里流露出驚訝或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師報告了這個同學的行為。學校給了這個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后,當我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個同學十幾年前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笨唐媸且环N群體性抒情,人們會在集體的昂揚激情之中拋棄理性,熱淚盈眶,高呼吶喊,誰要是不加入這種感傷,就是居心叵測。當大多數人選擇盲從時,個性、理性和反思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微弱。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刻奇。比如,每臨畢業季,大家在抱頭痛哭,那些即便與同學毫無感情的人,也不得不在畢業時感激涕零,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打上無情冷血的標記,從而被集體排斥。在昆德拉的小說中,刻奇就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外”,是“這個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是“遮蔽世界真相和復雜性的屏風”。在昆德拉看來,刻奇為什么會存在?人為什么會刻奇?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需要不斷尋求認同感、確認自我價值。但現代社會是一個自我價值缺失的社會,良莠并存的社交媒體、四面八方的信息、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節奏,讓每個人都變成失去個性的、面孔一致的“單向度的人”。

著名電影《布拉格之戀》,改編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提名。如果刻奇使人遠離生命本質,那人們能否逃離刻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薩賓娜就是反抗刻奇的例子。她的一生都在和刻奇做斗爭,斗爭的方式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她不相信父親和老師反復向她灌輸的觀念,她背叛了限制她的道德規則,背叛了在群體與社會中被建構的自我,背叛了家庭、丈夫和身邊的一切。“有朝一日,這條路會走到盡頭!總有一天要結束背叛!”當薩賓娜走到終點時,她發現那不是出路,而是可怕的虛無。在對刻奇的不斷反抗中,薩賓娜的生命越來越輕,最后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輕與重的沖撞就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重意味著責任、忠誠、信念、價值、負擔等,輕意味著拋棄和遺忘所有這一切的自在自為。在大多數人看來,重是難以承受的,可以壓垮一個人的,但在昆德拉看來,輕有時候比重更不能承受。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對于刻奇的極端追求,會讓人輕如鴻毛,無法承受:“如果世界上有太多毋庸置疑的意義,我們會被它壓垮。如果世界喪失了所有的意義,我們也無法活下去?!?/p>

在刻奇的時代,應安靜下來,讀讀昆德拉。除了用小說討論刻奇,昆德拉本人也在不斷地避免刻奇。昆德拉反感被標簽化,不愿自己的生活經歷而被看重;他甚至給自己的生活貼上封條,幾十年來,拒絕在任何電視節目中露面,拒絕接受任何采訪,做到了在現實中隱身,以作品留存于世。昆德拉的妻子薇拉解釋說,“他生怕別人偷走他的靈魂?!?/p>

昆德拉洞察了刻奇是每個人背負的無法擺脫的命運,而他面對刻奇的態度,是即便身處喧囂的俗世,也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保持理性和真誠,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為自己的存在操心、思慮、奔忙,對自己的存在有所領悟、有所作為?!币庾R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刻奇,意識到生活的世界是復雜的,從而免于被刻奇所湮沒,用更為自由多元的方式解讀人生。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散文選刊》簽約作家,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国产91免费在线观看| 狂野小农民在线播放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啊…别了在线观看免费下载|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英文 |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中文在线第一页|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国内女人喷潮完整视频| 性猛交xxxxx按摩|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男人把j桶进女的屁股的动态| 请与我同眠未删减未遮挡小说| 99re6精品| stars120|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另类ts人妖专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四虎影在永久地址在线观看 |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奇米第四色首页| 好好的曰www视频在线观看| 性猛交╳xxx乱大交|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91精东果冻蜜桃星空麻豆| らだ天堂√在线中文www|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视频完整版 | 可以直接看的毛片|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