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大暑:炎夏里的詩意棲居與生命禮贊(外一篇)

大暑:炎夏里的詩意棲居與生命禮贊

(外一篇)

 

作者:董銀林(甘肅武威)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熾熱的篇章,當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天地間便奏響了盛夏最熱烈的樂章。古人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寥寥數字便勾勒出這個節氣的獨特氣質。在武威這片土地上,大暑時節祁連山的雪水滋養著綠洲,沙漠與綠洲交織出別樣風情。這不僅是自然氣候的節點,更是中華文明與自然對話的生動見證,同時這節氣中也蘊含許多的文化深意與生活哲學。

 

大暑承載著中國人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古人將酷暑分為小大,體現了對自然現象的細膩觀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大暑三候更是精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短短十五字便道出了這個時節的生命蛻變、氣候特征與天氣變化。宋代詩人曾幾在《大暑》中寫道:“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卻又筆鋒一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道出了心靜自然涼的生活智慧。

 

大暑時節,武威大地呈現出獨特風貌。祁連山的雪水奔流而下,滋潤著河西走廊的綠洲農田。“大暑不暑,五谷不起”的農諺在這里得到生動詮釋——充足的日照與雪水灌溉,讓玉米拔節、葡萄轉色、向日葵向陽。唐代詩人元稹在《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描繪的“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意境,與我們武威鄉下夏夜葡萄架下的納涼場景遙相呼應。涼州詞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千古名句,更讓這片土地的大暑時節多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大暑催生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武威,人們沿襲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飲食傳統,餃子、面條、烙餅、攤雞蛋,都是人們喜歡的美食,熱熱的一碗湯面吃下去,既可以發汗又可以祛除身體里的“毒火”,而一碗涼州三套車(行面、鹵肉、茯茶)則更是武威的消暑佳品。伏茶習俗在這里演變為飲用茯磚茶,既解暑又助消化。宋代詩人鄭剛中在《大暑竹下獨酌》中寫道:“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這種以酒消暑的雅興,與今日武威人在樹蔭下品茶納涼的情景何其相似。而民間“曬伏姜”“貼三伏貼”的習俗,則體現了武威人“冬病夏治”的養生智慧,為即將到來的秋冬積蓄健康能量。

 

大暑孕育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文人墨客們以詩心觀照酷暑,創造出超越炎熱的清涼意境。李白在《夏日山中》寫道:“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展現了掙脫束縛、回歸自然的率真。陸游的《夏日六言》則描繪了“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的田園畫卷。這些詩詞穿越時空,與武威大暑時節雷臺公園的荷風、天梯山下的松濤、沙漠綠洲的星空形成跨越千年的對話,讓我們當代人也能在詩詞中尋得一方清涼。

 

大暑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理。正如宋代戴復古在《大熱》中所言:“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酷暑雖難耐,卻是五谷成熟的必經之路。在武威的田野里,玉米正在大暑的陽光下灌漿,葡萄在熱浪中積累糖分,向日葵在烈日下追逐光明。這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自然規律,不正是人生的寫照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中描繪的“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的意境,則啟示我們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創造美好。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回望大暑節氣,我們不僅看到自然規律的周而復始,更感受到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從《詩經》“七月流火”的古老歌謠,到今日武威大地上人們應對高溫的智慧實踐,節氣文化始終在傳承中創新。在這個大暑時節,讓我們泡一壺茯茶,讀幾首古詩,從節氣智慧中汲取力量,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高溫”考驗。畢竟,正如古人所悟:沒有三伏的酷熱,哪來金秋的豐收?

 

武威人的“土咖啡”——茯茶

 

在河西走廊的東端,巍然矗立著千年古城——武威。這里,曾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古稱“涼州”,以“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地理位置聞名于世。舉世聞名的“銅奔馬”就在此出土,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與奔放。然而,武威的魅力遠不止于此。它更以獨特的舌尖滋味,在歲月流轉中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里,吃飯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一場與自然對話的儀式,一次對生活美學的實踐。

 

大暑節氣已到,武威就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伏天”。正午時分,武威北關市場的茶攤下就坐滿了品茶就餐的食客,市場內,茶博士提著長嘴銅壺穿梭其間,一邊招攬生意,一邊為食客們斟滿琥珀色的茯茶。這茶不同于江南綠茶的清雅,也迥異于閩南烏龍的醇厚,它是河西走廊獨有的“茯茶”——用茯磚茶打底,加入紅棗、枸杞、桂圓、核桃仁、葡萄干等十余味食材熬制而成,茶湯紅亮濃稠,甜中帶澀,棗香與茶香交織,一杯下肚,汗水涔涔,卻有種說不出的通透暢快。被外地游客稱之為武威人的“土咖啡”。

 

這茯茶的奧秘在于“伏”字雙關。一方面,它專為應對三伏天的酷暑而生,武威有句民諺叫做:“伏茶一碗,百病不沾”;另一方面,其主料茯磚茶需經“發花”工藝,在伏天高溫高濕環境下培養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這種發酵過程被稱為“伏堆”。金花菌能分解茶葉中的粗老物質,產生獨特香氣,更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與紅棗、枸杞等食材配伍,成就了一味既解暑又養生的夏日良飲。武威人喝茯茶講究“白糖鋪底”——先在杯底厚厚鋪一層砂糖,再沖入滾燙茶湯,看著琥珀色的液體緩緩將白糖溶化,最后用小勺輕輕攪動,甜香隨著熱氣升騰,未飲已醉。

 

真正的茯茶喝法,當配“三套車”才夠地道。“三套車”是由行面、鹵肉、茯茶構成的美食組合,被譽為“中國套餐的鼻祖”。相傳左宗棠西征途經武威時,武威當地廚師獻上這三樣美食來犒勞三軍,左公品嘗后贊曰:“此乃我軍‘三套車’也,缺一不可!”將士們食后也士氣大振,一路西進更是所向披靡。更妙的是,“茯茶”諧音“福”,“鹵肉”諧音“祿”,“行面”又稱“長壽面”,三者合為“福祿壽”的吉祥寓意,體現了武威人將飲食與人生愿景相連的智慧。

 

武威北關市場的“三套車”攤位至今還保留著其獨特的經營方式:賣面、切肉、煮茶分屬三家,卻共享茶攤的座位。食客剛落座,便有扯面師傅來問“寬窄”,切肉伙計來問“肥瘦”,最后由茶攤統一結賬,三家每日分賬。這種源自小本經營的古老合作模式,展現了武威商販“分工明確又互相依存”的生存智慧,也使得“三套車”的享用過程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飲食戲劇——扯面師傅抻面的悶響,鹵肉刀起刀落的韻律,茯茶在杯中升騰的熱氣,共同構成了大暑天最動人的市井交響。

 

坐在茶攤的榆樹下,看陽光透過樹葉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駁光影,一口茯茶,一筷行面,一片鹵肉,交替送入口中。茯茶的甜潤化解了鹵肉的油膩,行面的麥香又襯托出茯茶的醇厚,三種滋味在口腔中循環往復,恰如武威人對“伏”的理解——不是對抗炎熱,而是與之和諧共處;不是逃避苦難,而是將其轉化為生活中的藝術。這種陰陽調和的飲食哲學,或許正是這座絲路古城歷經千年風沙依然生機盎然的秘密吧。

 

當夕陽的余暉為南城樓鍍上溫暖的金邊,當街頭巷尾飄來茯茶那混合著棗香與時光的馥郁氣息,你會深切地感受到:武威的味道,就是光陰沉淀的味道,是人情溫暖的醇厚味道,是這片黃土地與漫長歲月溫柔相待、彼此滋養的味道。

 圖片1.png

作者簡介:董銀林,男,甘肅武威人,現居涼州區。教育工作者,涼州區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教育宣傳工作,愛好文學,喜歡用有溫度的文字記錄生活。作品散見于《中國教育報》《甘肅教育》《甘肅教育報》及“作家網”“網信武威”“作家聯盟”“涼州文藝”“涼州作家”“涼州融媒”等各類媒體。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交换夫妇|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理论片理论免费| 喷血推荐长腿连衣裙美女刚进房间|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视频| 特级欧美老少乱配|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色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日韩在线第三页|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公粗一晚六次挺进我密道视频| 84pao强力永久免费高清|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爽爽|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强jizz多人高清|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亚洲欧美电影在线一区二区|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国模杨依大胆张腿视频流露|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