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傳情育桃李,丹心不老映初心
——記通榆縣民間書法家韓基民的退休生活畫卷
商智剛
在通榆縣這座充滿溫情的小城,有一位年逾六旬的滿族老人,他用筆墨勾勒人生,用初心溫暖歲月。他就是韓基民——退休前,他是縣人民法院督查室主任,一身正氣守護公平正義;退休后,他轉身成為書法耕耘者、下一代引路人,在墨香與書香中續寫人生華章。從法槌聲中的堅守到宣紙上的揮灑,從辦公室的嚴謹到課堂上的親和,他用熱愛與執著,在人生的下半場繪就了一幅生動而溫暖的畫卷。
筆墨春秋:用書法書寫時代情懷
走進韓基民的書房,墨香便撲面而來。墻上懸掛的書法作品筆力遒勁,或古樸厚重,或飄逸靈動,每一筆都藏著歲月的沉淀與對藝術的赤誠。作為吉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白城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更是國家一級書法師、國禮藝術家,韓基民的書法之路早已超越了“愛好”二字,成為他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根脈,一撇一捺都藏著千年的智慧。”韓基民常這樣說,也這樣踐行著。他的作品兼具傳統韻味與時代氣息,楷書端莊大氣,似有凜然正氣;行書流暢灑脫,藏著生活的靈動;隸書古樸典雅,盡顯文化底蘊。為了精進技藝,他堅持每日臨帖,從王羲之的《蘭亭序》到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在古人的筆墨中汲取養分,又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逐漸形成了“剛柔并濟、意韻悠長”的獨特風格。
這份執著與熱愛,讓他在全國書法比賽中屢獲殊榮。每當站在領獎臺上,捧著沉甸甸的獎杯,他總會想起初學書法時的場景:“小時候在老家,看村里的老先生寫春聯,那毛筆在紅紙上舞動的樣子,就像在畫一幅會說話的畫。”正是這份深埋心底的熱愛,支撐著他在書法道路上不斷前行。他的作品和事跡被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書畫網等三十多家媒體爭相刊發,更被中央新華網、人民藝術網評為“時代藝術傳承人”“人民藝術家”。面對這些榮譽,他總是淡然一笑:“筆墨無言,卻能傳情。能讓更多人通過我的作品感受到書法的魅力,就是最大的收獲。”
丹心育人:用熱愛點亮成長之路
“韓老師,這個‘福’字我總寫不好,您再教教我唄?”在通榆縣校外教育指導中心的書法課堂上,孩子們圍在韓基民身邊,眼神里滿是求知的渴望。作為校外教育指導中心的書法教師,退休后的韓基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青少年書法教育中,用耐心與愛心,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傳統文化的大門。
課堂上的他,褪去了法院里的嚴肅,變得溫和而親切。他會手把手教孩子們握筆姿勢,用生動的比喻講解“橫平豎直”的道理:“寫橫要像扁擔一樣平穩,寫豎要像大樹一樣挺拔,做人也該如此,正直才能立得住。”他不僅教書法技巧,更在筆墨間傳遞做人的道理。看到家境困難的孩子買不起筆墨紙硯,他悄悄自掏腰包準備好材料;發現有天賦的孩子缺乏信心,他會特意展示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筆墨有靈,只要堅持,你也能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除了校外課堂,作為通榆縣人民法院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韓基民還常常走進校園,開展“書法潤童心,法治伴成長”主題活動。他把法律知識融入書法創作,教孩子們書寫“法”“正”“廉”等字,在講解字形結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遞法治理念。“孩子們是未來的希望,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教他們學知識、明事理,比講大道理有用得多。”看著孩子們筆下越來越工整的字跡,聽著他們奶聲奶氣地說“要像韓爺爺說的那樣,做正直的人”,韓基民的臉上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文以載道:用文字記錄時代足跡
“書法是無聲的詩,文字是有形的畫。”韓基民不僅筆墨精湛,更熱衷文學創作。從新聞報道到文學作品,近千篇文字在他筆下流淌,最終刊登在《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東北后備軍》等權威刊物上,字里行間都藏著他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時代的感悟。
在法院工作時,他就養成了記錄的習慣。審判現場的感動瞬間、同事們的敬業故事、法治建設的點滴進步,都被他寫入報道中,讓更多人了解法院人的堅守與擔當。退休后,他的筆觸更加自由,寫家鄉的變遷,寫鄰里的溫情,寫書法路上的感悟,每一篇作品都充滿生活氣息與真情實感。他曾兩次在全國報告文學征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00年還被評為《百家明星》作者,這些榮譽背后,是他對文字的敬畏與執著。
“文字能穿越時光,記錄下那些值得被記住的故事。”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就像他寫書法教育時所說:“看著孩子們握著毛筆的小手在紙上慢慢移動,就像看到一顆顆種子在土里悄悄發芽,這是最動人的風景。”無論是書法還是文字,他都在用最真誠的方式,記錄著時代的腳步,傳遞著溫暖的力量。
老兵情懷:用初心續寫責任擔當
“我是一名老兵,更是一名黨員,退休不褪色,責任永在肩。”作為中國老兵網絡吉林省白城老兵書畫院長,韓基民始終懷揣著一份滾燙的老兵情懷。他組織老兵書畫家開展公益創作,為軍營送去書法作品,用筆墨致敬軍人精神;他走進社區,為老兵們免費書寫春聯,在墨香中重溫軍旅歲月;他還把老兵的故事融入書法創作,讓“忠誠、擔當、奉獻”的老兵精神在筆墨間傳承。
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一幅專為老兵創作的書法作品格外醒目——“老兵不老,初心不改”。這八個字筆力雄渾,飽含深情,正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實寫照。無論是在書法課堂上教書育人,還是在關工委工作中關愛下一代,或是用文字記錄時代,他都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如今的韓基民,依然每天堅持練字、創作,依然每周準時出現在書法課堂,依然牽掛著孩子們的成長。他說:“人生就像一幅書法作品,一撇一捺都要用心書寫,才能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在通榆縣的大街小巷,在孩子們的笑聲里,在墨香氤氳的宣紙上,韓基民正用他的熱愛、執著與擔當,書寫著一曲關于初心、關于傳承、關于熱愛的動人樂章,讓退休生活綻放出最溫暖的光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