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青山深處的烽煙

【紀實散文】


青山深處的烽煙

——朵寨抗戰記憶

 

文/盧祖軍

 

202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八十年風雨滄桑,許多歷史細節逐漸湮沒于時間深處,但有一些記憶,仍頑強地存活在民間,存活在每一個親歷者后代的血脈之中。2025年8月1日,清晨,獨山縣城還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晨霧中。我發動車子,駛向華庭苑小區門口。縣文聯副

主席胡世昌已等在路邊,手里拎著錄音設備和筆記本。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也是我們計劃深入下司鎮三興村朵寨采訪抗戰故事的第一天。

天氣晴朗,陽光灼人。車子穿過逐漸熱鬧的街道,我們又趕到福林銘城接上了柏達章(其父親柏必青,是朵寨抗戰全程經歷者,已經去世;柏達章也是本次采訪線索提供者)。柏達章今年55歲,在獨山做生意,為人熱情爽朗。一上車,他就笑著說:"今天去玉笛家,讓她的家人幫我們搞后勤,現在我們農村條件好了,本次采訪沒有后顧之憂。"柏玉笛是縣融媒中心派駐三興村的第一書記,正在村里正組織老兵座談會,她忙得脫不開身,特意囑咐父親在家招待我們。

車子駛出獨山城區,沿蘭海高速前行,不到半小時便從下司站駛出。下司鎮區街道干凈整潔,兩旁青磚碧瓦的仿古建筑林立而錯落有致,長壽湖上荷花盛開格外艷麗,遠處群山如黛、云霧繚繞,宛如貴州“小桂林”。胡世昌望著窗外,輕聲說道:“八十一年前,這條路上走過的不是游客,而是逃難的百姓和追擊的日軍。”車內一時無聲,氣氛陡然凝重。

圖片1

朵寨是一個布依族寨子,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如今寨子里大多建起了兩三層的小樓,僅存的幾間土墻老屋早已無人居住,墻上貼著"已有安全住房"的標識。鄉村振興新時代悄悄改變了村寨的面貌,但八十年前的槍聲與吶喊,卻依然刻在老一輩人的記憶里。

圖片2

柏玉笛家就在朵寨組寨中間,一棟整潔的磚房。她的父親五十出頭,精神矍鑠,正忙著在灶房里炒菜。爺爺82歲了,坐在堂屋里的椅凳上,見我們進來,笑著點點頭。他們都知道我們今天為何而來。

"天氣熱,先喝碗杯再說話。"柏爸爸遞過來幾杯茶。我們剛落座,柏達章便撥通了電話:"榮順啊,你準備一下,等會帶我們去'拉雞往'洞看看。"

不久,幾位老人陸續到來。82歲的柏如高慢慢走進堂屋;83歲的柏必武杵著拐杖也來了;51歲的柏元龍;還有53歲的柏榮順(抗日村民柏景臣的孫子),手里握著一把鐮刀,眼神沉靜。

圖片3

我們圍坐在堂屋,我將筆記本攤開。柏達章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

"我小時候,常和大人們坐在火塘邊擺故事,聽他們講1944年冬天日本鬼子打到貴州的事。那時候聽不懂,現在想起來,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心痛。"

那是1944年11月底,日軍從廣西方向侵入貴州,一路經南丹、六寨、麻尾,最終抵達下司鎮拉查一帶集結,隨后分股竄擾周邊村寨。其中一股約十人,進入朵寨地區掃蕩。

"其實早幾天就聽說日本人要來了,"柏達章語氣低沉,"寨子里人心惶惶,能跑的都跑了,糧食和牲口也都藏進了山洞。我爺爺那時候還年輕,帶著全家人連夜往深山里躲。"

朵寨有兩個天然洞穴:一個在通往拉賣組及魚寨組的路坎上,地名"拉雞往",主要用于藏糧關畜;另一個在寨子左側拉訪組后山上,地名"壩嶺洞",是群眾藏身之所。這兩個洞,成了寨民們最后的庇護所。

圖片4

日軍進寨那天,狗叫聲驟起。柏如順的父親正在火塘邊燒茶,聽見動靜,立刻用水壺里的茶水澆滅火苗,轉身就往“拉雞往”洞跑。日軍發現了他,緊追不舍。老人熟悉地形,幾下就竄入密林,爬向山洞。

日軍追至山腳,見洞口位于半山腰,地勢險要,難以強攻,便朝崖壁開槍威懾。柏如順的父親抵達洞口后,與幾名青壯年以石壁為掩護,用鳥銃火藥槍還擊,不時推落石塊阻擊。日軍雖裝備精良,卻一時難以攻上,雙方僵持至天黑。

與此同時,另一路的三名日軍正朝著壩嶺洞方向行進。

柏景臣當時38歲,是柏榮順的祖父。那天他因放心不下家中未及時轉移的牲口,悄悄潛回家中煮豬潲喂牲口,卻被日軍發現。他轉身就往壩嶺洞跑,日軍在后緊追。

柏景臣是貴州山區長大的布依族漢子,腳步極快,轉眼就鉆入山林。他迅速爬至洞口的軟梯------那是村民為防日軍用繩索和木棍臨時扎成的,平日不收,只在必要時由守洞人放下。

日軍追至崖下,朝山上開槍。柏景臣中彈受傷,卻強忍劇痛,一邊收起軟梯,一邊朝洞內喊話,讓群眾向山頂轉移。他自己則留在洞口,以石頭還擊,并用布依語怒罵日軍。

一名日軍受傷,激怒了其余敵人。他們試圖攀爬軟梯,柏景臣死死守住梯口。日軍一手抓繩,一手持刺刀向上猛刺。柏景臣身中數刀,血流如注,仍奮力推石阻敵。最終,他倒在洞口,犧牲時手中還緊握著一塊石頭。

洞內群眾得以安全撤離。

圖片5

天黑后,日軍撤回寨子。部分村民悄悄返回喂牲口,有些人不幸被俘,被迫為日軍挑運搶來的糧食和豬肉至拉查集中點。其中一人是柏如泉的父親柏世香。抵達后,他趁日軍飲酒作樂時,借口說上茅房逃入密林中,才幸免于難。

講述至此,柏達章聲音哽咽,桌上的茶水早已涼透。柏榮順低著頭,手中的鐮刀握得緊緊。

圖片6

我們提出去洞口看看。柏榮順起身帶路,一行人沿著寨子小路往拉雞往洞走去。這條路蜿蜒曲折,兩旁是茂密的竹林和灌木叢。柏榮順邊走邊說:"小時候常聽爺爺講,當年他就是沿著這條路往洞里跑的,日本人在后面開槍,子彈就打在他腳邊的石頭上。"

洞口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用大石塊壘成的防護墻,墻體厚重,苔痕斑斑。我們攀上陡坡,站在洞口向遠望去,群山連綿,綠意蔥蘢。柏榮順指著遠處說:"那邊就是壩嶺洞,我爺爺犧牲的地方。"

圖片7

"壩嶺洞太高了,路也不好走,我們就在遠處看看吧。"柏達章說道。我們驅車至大路邊,遙望那個曾發生悲壯一幕的山洞,拍了幾張照片,無人說話。夕陽西下,余暉灑在山洞上,仿佛為那段歷史鍍上了一層金光。

圖片8

回到獨山那晚,我難以入眠。第二天,便向縣文聯柏順光主席匯報了采訪情況。我們認為材料仍不夠扎實,尤其是柏景臣犧牲時安葬的地方和家庭背景尚有模糊之處。柏主席決定,8月20日再次組織采訪。

那天細雨霏霏,天氣轉涼。柏主席親自帶隊,我與柏達章同行。行前,柏達章已聯系柏榮順,請他務必找到更多線索。

圖片9

這一次,柏榮順從箱底翻出一張泛黃的"開葬課單",是其曾叔祖母太的葬儀記錄。上面記載她生于1841年,而柏景臣生于1906年。據此推算,柏景臣犧牲于1944年,年僅38歲。柏榮順撫摸著那張脆弱的紙張,輕聲說道:"這位曾叔祖母太,一生無兒無女,晚年孤苦。我爺爺當時雖然家境貧寒,卻主動承擔起照顧她的責任。1937年她去世時,爺爺省吃儉用,甚至賣掉了家中唯一的一頭耕牛,為她置辦棺木,體面安葬。寨里人都說,一個侄孫能做到這個份上,實在難得。"

圖片10

我們再次來到朵寨,在柏如泉家中,與柏必科等幾位老人促膝長談并細細梳理線索。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補充了許多細節:柏景臣是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就愛幫助鄰里;他犧牲的那天,身上還揣著給生病的老母親抓的藥......柏必武老人回憶道:"聽老人講, 柏景臣當時在寨子上是最孝順的,不僅照顧自己的老母親,對寨子里無依無靠的老人都很關照。他常說,寨子就是一個大家庭,誰有困難都要幫一把。"

圖片11

之后,柏榮順帶我們前往離寨兩公里外的一處田壩邊山丘——柏景臣的墓地。開車行走在田間的一條產業路的盡頭停下,還要經過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雨中的田埂上泥濘難行。柏榮順走在最前,用鐮刀劈開雜草。抵達墳前時,他沉默地清理墳頭雜草,點燃香燭,燒紙祭拜。那一刻,他表情凝重,眼神中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國恨家仇之悲痛。那是來自家族的記憶,更是一個民族的傷痕。

圖片12

我們站在墓前,燒香祭拜、鞠躬三次。雨絲無聲落下,青山靜默。

圖片13

離開墓地后,我們來到了隔壁的打寨組。走訪了87歲的莫能祥、60歲的柏友龍、64歲的柏文光、80歲的汪春群等——這些老人雖已年邁,卻都記得柏景臣被日軍殺害的事。

圖片14

他們用濃重的鄉音重復著同一句話:“他是為寨子上鄉親們而死的。”汪春群老人拉著我的手哽咽道:“我和我姐都是在這寨子里出生、長大的,后來又都嫁在本寨。那些事,外嫁進來的人根本不曉得……日本人在朵寨殺人……我姐知道……這一方的老人都知道,我是后來才聽姐和老人們講的……”莫能祥老人沉思中嘆息道“當時,我和柏必青、柏順祥三個都是5歲的小孩,日本人到朵寨的罪行,必青大哥是親身經歷和全程知道的,順祥也知道......可惜他倆去世了......現在我還活著,又沒文化......只記得朵寨有一個人被日本人殺死......原因就是用滾石從洞口......打擊了他們.......具體細節不是很清楚了......”

圖片15

返程車上,誰也沒再開口。雨點敲打車窗,柏順光主席忽然望向窗外,聲音像從舊時光里傳來:“1944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衡陽、桂林相繼失守,鐵蹄想借我們貴州的脊梁去踩重慶。可黑石關阻擊戰、深河炸橋巨響,把侵略者的夢炸斷在獨山。今天,我們用筆、用鏡頭追記的,正是那個大時代里小人物以命相搏的血性與尊嚴。朵寨的每滴血債,都是家仇,更是國恨。不忘歷史,吾輩當自強呀。”我點點頭,筆記本上已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跡。記錄著日本軍國主義在朵寨、在獨山、在中國大地犯下的罪行,這些罪行不能被時間沖淡,不能被謊言掩蓋。

圖片16

2025年8月23日上午九點,我為補全更深度的考證,特意拜訪了住在縣城銀杏小區的85歲汪春美老人(汪春群的親姐姐)。盡管年事已高,老人家身體依然硬朗,近年來隨子女在縣城生活。得知我來采訪朵寨抗戰往事,她深受感動,記憶如潮水般涌來:“那時候我還小,聽說日本人燒光了百花寨,在下司把壞事做盡……當時沒有通下司到朵寨的大路哦……日本鬼子來朵寨的時候,寨里人能躲的都躲進洞了。當時,聽我爸媽講,朵寨有個男子漢為保護洞里的寨上鄉親,被鬼子發現。他往半坡上跑,一邊跑一邊滾石頭砸日本兵……鬼子怒了,就開槍了……后來……我爸講他被日本人殺死了……很慘!”老人說著,眼角泛起淚光.......

圖片17

八十一年過去了,槍聲早已散去,炊煙重新升起,而記憶,依然醒在山川與人心之間。我們要用筆、用鏡頭、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讓后人知道這片土地曾經發生過什么。那些老人的講述、那些險峻的山洞、那座寂靜的墳塋,以及柏榮順在雨中堅毅的背影------這一切,不僅是歷史真實的注腳,更是一個民族不能忘記的根與魂。我們不是制造歷史的人,只是聆聽者、記錄者、傳遞者。唯愿這些真實的聲音,不被時間湮沒,永遠回蕩在青山深處。圖片均為盧祖軍拍攝

 

作者系黔南州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獨山縣作協副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爽免费|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娇小性色xxxx|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日本大胆欧美艺术337p|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全黄a免费一级毛片人人爱|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老司机亚洲精品| 日韩美女hd高清电影| 国产传媒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影音先锋男人看片资源|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三男三女换着曰|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器999|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产真实露脸精彩对白| 久久九九热视频|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看一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久久网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