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城 郭隆潤/攝
贛江明珠萬安美
作者:郭志鋒
小時候,聽父親說,贛江從贛州流到萬安,期間竟有十八險灘,一灘更比一灘險,最險的就是惶恐灘。文天祥一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表達了英雄的無限感慨。
而且,贛江把萬安縣的十幾個鄉鎮一分為二。望著滔滔江水,趕路的人們常常望江興嘆。外面的人進不了城,城里的人走不出去。記得有一次,我去縣城參加作文比賽。因為等候渡船太久,結果錯過了賽期。
那時,翻開江面上的一朵朵浪花,寫滿了驚慌和嘆息。不料,改革開放后,一切都在發生喜人的變化。
先是“轟隆”一聲巨響,曾經的惶恐灘瞬間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巍然聳立的萬安水電站大壩。1990年,萬安水電站正式并網發電,成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從此,電能源源不斷地輸往華東六省一市;從此,各種商船順暢地走南闖北,奔流不息。四鄰八鄉的人挑著擔、推著車,踩著水泥澆筑的電站大壩,涌往縣城,城內的商貿由此開始繁榮。電光閃閃的萬安城,變成了千里贛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接著,萬安贛江大橋建成通車。舉行通車典禮的那天,現場人山人海,連萬安籍的開國將軍肖前都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大橋上。當第一輛車緩緩通過寬敞筆直的大橋時,我隨著歡騰的人流,也擠到了橋中間。此刻,掌聲和鞭炮聲四起,響徹天空。
江水浩蕩,浪花飛濺,奔往新征程。
幾年后,我借助于公開招考,調入縣城工作。不但親歷了一江兩岸城市規劃化為現實的過程,而且見證了萬安城的茁壯成長。萬安大道、萬安東大道、芙蓉大道、德清大道等一條條大街不斷向四方拓延,鳳凰廣場、云洲公園、體育公園等一個個城市地標陸續冉冉升起。
2017年,萬安贛江大橋新橋建成通車,一橋變兩橋,往來的車流如奔涌的波浪,昭示著社會的發展不可阻擋。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三個嶄新的仿古式建筑群拔地而起,隨之配套的是設計新穎、氣派靚麗的市民文化公園。同時百嘉贛江大橋又迅速上馬,一座座橋墩在湍急的江流中聳立,向著藍天高呼。此橋的通車,讓百嘉、高陂、韶口三鎮與縣城緊密相連,縣城的人流和物流陡然攀升,迎來又一個發展良機。
2022年10月,我先后來到井岡山航電樞紐和二級船閘參觀。井岡山航電樞紐地處萬安水電站下游,是交通運輸部的重點工程,兼有航運、發電和灌溉等多種功能。雖然也是攔贛江而建,工程體量大,但由于全面實現了機械化施工,不光縮短了工期,并且成了優質工程。游覽時,我有幸在大壩的上游,碰見了數十只正在江里戲水的中華秋沙鴨。它們三五成群,一會兒迅速地鉆進水里,一會兒又在水面上急飛,模樣俏皮而可愛。只可惜,距離太遠,手機拍攝的圖片,即使能看到它們紅色的長嘴巴,卻看不清它們清澈的眼神,效果不盡我意。
二線船閘工程,就在水電站大壩一側。這是一個投資近30億的工程,設計最大工作水頭32.5米,是世界第八、國內第四的超高水頭單級船閘,具有“千里贛江第一閘”之美譽。工程不僅有效彌補了水電站船閘的通航短板,充分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求,達到千噸級,也為贛粵大運河的最后通航打下了堅實基礎。走上江邊的古城墻,鳥瞰整個工程,我無比自豪,不禁感嘆:“當年的萬安,窩在江邊,縮手縮腳。如今的萬安,乘風破浪,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
今年初,市民翹首期盼的十八口塘濕地公園終于竣工。曾經被堵塞數十年的十八口塘,一度水體發黑、臭氣沖天,經過一番艱難的清淤泥、疏河道、引江水……陡然華麗轉身,如今成了一座引人注目的大公園。每天清早,我都要騎上自行車,環繞公園騎行,用手機拍下五光十色的游步道、造型奇特的雙曲橋、獨居匠心的魚頭美食旗艦店……然后向著贛江邊的濱江路,向著正在建設中的贛江二橋進發,一路騎游,一路拍攝,留存下一張張優美而動人的風景照。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走向,每一條河流都有觀照人間的流動密碼。逐水而興的萬安城,進入新時代后,揮筆抒寫文旅融合大文章:兩岸布局環江自行車道和景觀節點,江里開展水上運動和龍舟大賽,全面推進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建設。正所謂:贛江水呀波連波,唱不盡我們幸福的新生活……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萬安縣作家協會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