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南山
王軍
天下有多少個叫南山的地名,我沒細數過,但古詩中“悠然見南山”、“晚家南山陲”的地方,便是個例證。一個是魏晉時期陶淵明詩意般生活的一個心靈棲息地,另一個是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臨秋時的自然意景。
我去的這個南山,是烏魯木齊縣境內的一個風光旖旎的山巒屏障,屬于天山北麓中的一個山腳。
那里有天然的牧場,牛羊成群,山谷旁的蒙古包像一個個碩大的白色蘑菇,有序地排列在低洼處,像鑲嵌在翠綠蔥郁的群山中,在夕陽牧歌的挽留下,一個個像徜徉的云朵,怒放在泛黃的草地里。
去的時候,路邊的草已是枯黃,景區的門緊鎖著,顯然夏日的喧囂早已蒸發到內地去了。我瞅著那根躺著的攔桿沒有行人出進,便從旁則的小道徑直沿一旁的路標朝山坡走去。
心想,要是夏天一定會在門口等得讓人心不耐煩。要是早來幾日,或許能碰上一個個賞秋的愛好者。
我瞅著山溝上那一片片光禿禿的草地,山坡旁一塊塊紅紅的灌木叢,在太陽的余輝輝映下,像燒天的云霞躺在那里。哦,是秋了。遠望去如同香山迷人的秋色。但它沒有香山那里的人來人往,也沒有京城馬路邊那股嘈雜的叫喊聲。
靜,寂靜地連個蒼蠅也沒在眼前晃蕩,更沒有聽到小鳥從林中的叫聲。
云杉在遠遠的山尖底下,墨綠的色彩顯得山體更加幽靜。越過那條杉木的林帶,那邊應是山泉奔瀉的瀑布,隱隱約約有流水的聲音飄來,那是秋后的隱匿,一種空靈的響聲,給人一種心靈的寧靜。
我沒見過這樣美麗的南山,被秋流淌的金黃,竟沒有人前來欣賞。我沒見這么空曠的原野,竟被一陣秋風把人掃得一個精光。
牛,在山坡上盡情地東張西望,那收割的草坪暴露傍晚的陽光中,只見一堆堆糞土冒出一股原野的清新。
我輕輕地走在那頭花色的牛前,生怕它被陌生的腳步驚動。我見它睜大眼睛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偶爾回頭伸出脖子露出多情的目光,示意著我:快拍吧,不然,我去找同伴了。
夕陽從對面的山峰上往下墜去,我瞅著那輪太陽從云縫里投來柔目的霞光。牛立在原地,等我給它拍個秋后的留念、一個寧靜的傍晚。
那是一幅畫啊,在南山的晚霞中,那片清靜的山坡上,它昂起頭,哞——哞——地叫著,眼神里泛起一層水,在一旁叫喊著孩子……
2025.9.12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