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逛仙桃“荷塘月色”
徐業(yè)君
一、荷塘月色里的鄉(xiāng)愁
九月的仙桃,暑氣尚未褪盡,但夜風已帶著些許涼意。我漫步在“荷塘月色”的棧道上,月光如水,傾瀉在荷葉上,泛起銀色的光暈。荷葉田田,偶爾傳來幾聲蛙鳴,仿佛在訴說著水鄉(xiāng)的靜謐與溫柔。
不遠處,一陣香氣飄來,是譚鍋霸的?推味?——仙桃人最熟悉的家鄉(xiāng)味道。那香氣,像一根看不見的線,輕輕拉扯著我的記憶,讓我想起小時候坐在院子里,母親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推味,而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燙得直哈氣,卻仍停不下筷子。
二、譚鍋霸的推味: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譚鍋霸的推味,是仙桃人共同的味覺記憶。
(1)一碗推味,半生鄉(xiāng)情
推味,仙桃方言里叫“推米子”,是用米漿蒸制而成的米糕,佐以特制醬料,口感軟糯鮮香。譚鍋霸的推味,不同于普通小吃攤的粗糙,每一塊都蒸得恰到好處,米香濃郁,醬料咸甜適中,帶著微微的辣意,吃一口,便能感受到仙桃人骨子里的豪爽與細膩。
我坐在譚鍋霸的小攤前,看著老板熟練地切塊、淋醬。他笑著問我:“還是老樣子?”我點點頭,接過那碗推味,熱氣氤氳中,仿佛看見二十年前的那個自己,蹲在路邊攤前,眼巴巴地望著那一籠剛出籠的推味。
(2)他鄉(xiāng)的推味,終究少了靈魂
這些年,我走過許多城市,也嘗過各地的米糕、腸粉、糍粑,但始終沒有哪一樣能比得上仙桃的推味。北京的鹵煮火燒,辣得沖鼻;廣州的腸粉,滑嫩卻少了米香;上海的糍粑,甜膩得發(fā)慌……唯有譚鍋霸的推味,才能讓我真正想起家鄉(xiāng)的味道。
就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寫的那樣:“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而對我而言,這一碗推味,才是真正屬于我的天地。
三、家鄉(xiāng)的味道,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記
(1)味覺記憶,比文字更長久
我們常說“鄉(xiāng)愁”,可鄉(xiāng)愁到底是什么?是母親做的飯菜?是兒時玩耍的巷子?還是那碗熱氣騰騰的推味?或許,鄉(xiāng)愁就是味覺的記憶。它比文字更深刻,比照片更鮮活,甚至比記憶更長久。
就像此刻,我坐在荷塘月色下,吃著譚鍋霸的推味,突然明白——原來,家鄉(xiāng)的味道,早已刻在了我的骨子里,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一口熟悉的味道,就能瞬間喚醒所有的記憶。
(2)他鄉(xiāng)再好,不如家鄉(xiāng)一碗推味
有人說,仙桃是個小城市,比不上大都市的繁華。可我卻覺得,仙桃的夜晚,比任何霓虹閃爍的街道都更動人。這里有荷塘月色,有譚鍋霸的推味,有熟悉的鄉(xiāng)音,還有那些無需多言就能懂你的人。
他鄉(xiāng)再好,終究是別人的風景;家鄉(xiāng)再小,卻是自己的根。一碗推味,足以讓我明白——?總比他鄉(xiāng)好?。
四、結(jié)語:荷塘月色,推味人生
夜?jié)u深,荷塘邊的燈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我吃完最后一口推味,滿足地長舒一口氣。
或許,人生就像這一碗推味——簡單,卻溫暖;平凡,卻深刻。而家鄉(xiāng),就是那個讓你無論走多遠,回頭都能找到溫暖的地方。
月光依舊溫柔,荷香依舊醉人。而我知道,無論未來走到哪里,這一碗推味的味道,這一片荷塘月色的溫柔,都會永遠留在心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