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哪年哪月
那個桂子飄香的牽手晨曦
那個荷香渺渺油桐傘下的午后
那個花燈中煙火里的元宵
那個石頭記里的西廂往事
那個死與生又生與死
那個打不成又解不開的結
我是你前世的守望
無奈卻讓你化成了
石頭 卻望不到頭
盼不了
望不見
在江邊守望千年的一個
傳說
你是我無心卻相遇
無緣
卻千里尋覓
望得見
盼不了
化蝶雙飛的前塵往事
剎那的思緒如電閃
現世的我
驚疑前世
一個個遙遠的愛情傳說
注:原載《中山日報》2006年9月23日“香山”副刊、《青年文摘》 2007年第01期、《詩刊》雜志2010年01月(上半月刊)、《2010年中國詩歌選》(海風出版社)、《2009—2011年優秀網絡詩歌精粹》(中國戲劇出版社)
愛回來過
再美的鮮花也會凋零
再美的青春也會老去
再美的影劇也會結局
可是愛說
在你累了 在時光停滯
神思空白 無言的時刻
風說
愛跑得比飄浮的葉子快
愛回來過
愛說 你如她一般年輕
愛說 她回來過
愛說 你如信仰一般年輕
在黃昏 在黃葉
倦意飄蕩的一刻
在人們感到
生命如白開水
一般 涼時
愛說 她回來過
有緣的人 總會遇見
愛回來過
我想
你定如她一般美好
注:原載《南方日報》2006年9月23日“人文海風”副刊,《意林》雜志2006年第22期、《華夏詩報》2006年第12期
家書
家鄉地瘦水缺
供小兒讀大學
我孤身南下
賺錢維持家計
每逢小兒寒暑假期
老妻啊!
你夜不成眠
識字學習
盼早日能寫家書給我
今天
收你來信
淚水撲濕皺折信箋
三載相思苦淚
五十載歲月老淚橫秋
家書一封抵萬金
語句里 字跡間
藏綿綿思念
帶家鄉黃土干澀氣息
過玉門 跨陽關
攀山越嶺
來到四季如春嶺南
平日里
你鋤地挑擔
不讓須眉漢子
來自絲綢之路的字只
每一橫 每一豎
卻那么纖巧
是家鄉的石窟藝術
滋潤了你么
初寫家書的老妻
端坐土炕上
煤油燈下寫信的
分明是那
西子湖畔的秀巧織女
注:原載《詩歌月刊》雜志2010年第7期、《中國作家》雜志2011年總第323期、《2010年中國詩歌選》(海風出版社)
新 月
背離山村的前夜
你沒有意恐兒遲歸的叨念
只有一滴渾濁的老淚
落入我的行囊
失落挫敗
想到它
再苦再累也撐挺過去
八、九年的打拼
兒已不知
世上何事謂艱辛
離城返鄉的前夜
抱著才滿周歲的孫兒
你用粗拙的手
撫愛著她幼嫩的臉
望著我
心疼的一句
“在外奔忙,別擔擱了孫兒!”
望著你漸彎的腰背
真害怕孫兒的體重
把它壓成半彎的新月
注:原載《詩歌月刊》雜志2010年第7期、《中國作家》雜志2011年總第323期、《2010年中國詩歌選》(海風出版社)
聽 雪
又聽到雪花籟籟飄落的聲音了
漫山遍野天地無垠雪白 當我推開車門
當我觸摸著飄雪置身生命里的素色
我曾思量假若雪花有天裊娜在你發梢
這愛情是否比世上最純潔的花還要雪白
多年后回望那揚揚灑灑紛飛曠野的大雪
多遺憾你沒有和我共同沐浴雪花的快樂
某年某日你遠赴 雪國
我卻安座北回歸線以南的嶺南一隅
遙想多年前大興安嶺雪源的大雪
不知是安恬寧靜開心 還是遺憾
你聽聽 多年前紛飛的大雪
現在還是開出了一朵禪意的雪蓮
注:原載《南方日報》2015年4月2日“人文海風”副刊、《詩林》雜志2015年第3期
遠 方
什么也不想 抽空遙望一會天際
現在讓我們打掃庭院
為馬羊洗刷 收割嫩草糧食
什么也不想 遠近平淡安然
遠方蔚藍雪峰潔白
路旁小草小花 近處河道清澈見底
什么也不想 待我們把此間整齊
挽手牽著馬趕著羊群伴著白云到天邊
一路攙扶到遠方
什么也不想 出神凝望天際
你在收拾行旅計算遠行和歸程
此刻神馬飛馳 喜羊即將來臨
注:原載《南方日報》2015年4月2日“人文海風”副刊、《詩林》雜志2015年第3期
母親,是一種歲月(情景詩劇)
01
光芒一再向我涌來,晨曦中
年輕的媽媽背著不愿睡醒的孩童
提著早餐,在崎嶇的小路快步
02
光芒一再向我涌來,夕陽下
中年的媽媽牽著背著書包蹦跳的學童
提著菜籃,在悠長的小路漫步
03
光芒一再向我涌來,燈影下
年邁的媽媽正折疊衣服整理背包
提著背包,在小巷送別出外奔忙的青年
04
光芒一再向我涌來,燭光中,我看見
蒼老的媽媽在雷雨停電的夜晚侍食兒孫
仿佛看到年幼的我……
(2015年母親節前,在醫院陪母親偶感)
注:原載《南方日報》2015年5月21日“人文海風”副刊

王曉波簡介:60后詩人,現居廣東中山,中山市詩歌學會主席、中山市文聯主席團成員、廣東省第二、三次青年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曾獲人民日報社作品獎、中山市優秀精神產品獎、中山文藝精品獎等獎項。作品入選《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度選》、《大詩歌》、《廣東省作家五十年文選》等多種選本;著有詩集《生命·情感》、文集《銀色的月光下》;其散文多次入選《散文選刊》主辦的“中國散文排行榜提名作品”;其評論《吹掉泡沫 還詩歌以亮麗》(載《人民日報》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茍同的錯誤詩學》(載《作品與爭鳴》2003年7月)曾受到廣泛關注;有作品載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中國作家》、《詩刊》等刊物,有詩作被《詩選刊》、《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