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人生的輝煌
——張俊煥書法作品評介
冰 峰
人的一生,有許多記憶會在時間的剝蝕下,慢慢龜裂、破碎、風化,最后從記憶中消失。而2003年春天的一次旅行,卻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讓時間也無法抹去……飛機上,本來就缺氧,而我們還要用白色的口罩堵住我們的呼吸,因為我們害怕一個叫“非典”的病毒入侵我們生命的硬盤……窒息的煎熬,讓我體驗了生命的另一種滋味!
我在一篇文章中,也寫下了這樣的文字:走出飛機的艙門,眼前一下子明亮起來,憋悶的心情也開始晴朗。新鮮空氣中夾雜著植物的清香,撲鼻而來,隨同而來的是柔和的陽光和淡淡的風的味道。
可想,一個人能夠嗅出風與空氣的味道,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與狀態?
但是,就是這樣一次艱難的旅行,讓我結識了一位讓我尊敬的老大哥——張俊煥。他一下子讓我那段“非典的日子”變得充實而豐富。
在對張俊煥和他領導的深圳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的采訪中,我的筆又一次開始靈動,長篇報告文學《晴空萬里》在愛與激情的翱翔中一天天成長……
在那段日子里,我多次與張俊煥“交鋒”,思想與思想的碰撞讓我看清了他內心深處的靈秀與大智……
《文藝報》要刊發張俊煥的書法作品,我便欣然應允為其配寫一篇評介文章。我知道,我的文字雖然不及書法評論家們的文字有深度、有高度、有分量,但我了解張俊煥……“書如其人”,從這一點而言,或許我的文章更自然、樸實,接近本質。
張俊煥從小就開始練習書法,他對書法的喜愛,可以說是從骨子里“生出來”的。這種喜愛是天資、靈性、悟性的最初涌動。是一個人藝術稟賦在身體中的萌芽。
張俊煥的書法作品以傳統書法入手,歐、顏體為范,行楷書為主,基礎扎實,并吸納了現代書法藝術之精華,有獨特的創新和發展。
可貴的是,張俊煥本身已經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他依舊在書法的天地里,孜孜以求,勤于修養。書法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事業的一部分。
張俊煥18歲入伍,在部隊成長為一位大校軍官、副司令員,轉業后,他又在地方擔任職務,還是一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對事業的追求和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充滿了韌勁。他的文韜與武略,讓他的事業和書法在人生的旅途中交相輝映。
張俊煥個子不高,但人很精神,有一種軍人的威嚴與正直。他的書法潑墨有力,下筆有神,豐滿圓潤,端莊結實。這從他的作品所體現或展示出來的力度、厚度與氣韻就可以看出。氣韻是書法藝術的生命,是形與神之間的橋梁,是表達情性的介質。書法家掌握了熟練技巧,運氣達于毫端,以氣行筆,點畫之間氣脈相通,氣韻才表現出來。我的報告文學中,曾用這樣一段文字對張俊煥的書法品質進行了描述:
“張俊煥的書法作品,有的書姿圓潤、穩重厚實;有的遒勁有力、大氣磅礴。但仔細揣讀,卻暗藏著娟秀、柔順之態。這可能就是張俊煥性格之中的兩重性:一是行伍出身,后天修煉了一身剛毅,二是天生善良、內秀,有書香文人的天賦。兩種性格疊加,可謂剛柔相濟。”
書法是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人格、品行、修養的升華與表現。張俊煥為人正派,做事公正。所以他多練楷書、行書,即使是草書作品,也流露出了行書、楷書的筆意。這就使他的作品表現出了一種沉厚而不乏妍雅,古拙而時露靈動的書法風格。
張俊煥公務繁忙,事多且峻。但他總是忙里偷閑,不忘研習書法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書法藝術漫長的探索與追尋中,張俊煥手中的筆,必將書寫出人生的壯麗與輝煌。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