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說》2016年總第8期
目錄
序言
詩歌是秘方/張左
輯一/詩群
我一直在這里/林程娜
寫作狀態/冰兒
默劇場/燕窩
攆燈記/張左
全家安康/落地
恍惚/辛泊平
東門嶼/劉歌
禪詩練習/荊溪
春天的苔蘚/朝暉
夜臆/溫天山
取出人間煙火/許建鴻
三點論/格式
偶像塑造/江浩
檢討書/康城
美學診所/安琪
輯二/論壇
夜行/牧斯
節氣之詩/劉澤球
夜談乘以啤酒計劃/阿翔
醬園街憶舊/育邦
風是一把生銹的刀/獵人
東山島,把夢種在海床上/陳客
別動,車/佳佳
會計不記得哥德爾定理/三千
嘀咕/楊勇
酒后/雪克
比喻/左刀
輯三/文論
“詩與理解力為敵”之辨析/燕窩
朱佳發的油菜花地——寫給佳發詩集《寮子背》/康 城
想起“拙樸”這個詞,想到7點/荊溪
是你需要故鄉而不是故鄉需要你/安琪
主編:第三說詩群
本期責編:安琪 康城
封面設計:張左
內文版式:不識北
扉頁及封底書法:朝暉
內文插圖:劉歌
封面封底圖:安琪
——————————————————————
序言
詩歌是秘方
張左
因為說不出,所以要練習說。
話說:“字生出字,生出詞,詞生出一句話,生出段落和文章”。有人立馬跟著一句話反駁過我,“語言能生嗎?”我說,千萬別忘了,我們的語言是母語。母語嘛,就是能生的。
雖是不經意的對話,但說成為了一種介質,一種思維。這往嚴肅里面說了。
第三說,于我,確實一直圍繞與聚攏的。因為說出了新的思維,方式,說出了剝離于日常的某些定勢。從認識第三說的“始作俑者”安琪、康城等人,在“第三說詩歌論壇”,大學那幾年度過了這個國家在互聯網方面最原始的美好。那些行云流水般的書法字體,深綠樹狀的方式,也成為一種可以鐫刻的記憶,也在此可以遇見辛泊平、燕窩、冰兒、朱佳發等等一批大俠,也得以與落地、梁辰等同齡詩友一起。康城為這個陣地付出許多,大家之間,他就是磁鐵。后來他曾托付我們年輕三人,卻無添磚加瓦,倍感汗顏。
論壇已經成為沉石。因為互聯網大樹也在生長。推特、微博、空間、微信…詩歌也在浪潮中,也在找它最舒服的時代乘具。所以說,說也是會生的,更新換代。詩歌只是秘方。
第三說,是“中間代”同志們拉起的孩子。這些氛圍,是一個人在業余中孤立無援的時候,最好回歸詩歌的信物。讓我們不丟棄,不放棄,不掉隊。讓說延續,專業的“紙質”,成為一種解餓的營養。
最近,遙聽《第三說》要趕腳,改進表達方式。有家庭就是好,基建好,裝修也要跟進。緬懷和瞻望一樣重要。
讓說繼續,隨著樹齡的生長,觸須也就多了。期待未來的第三說,能說出更多的主題,分泌出一些花果香,這些芬芳帶著顏色:紫的,綠的,橙的, ……時間到,我只說三樣!
201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