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驛創作》2016年第二期目錄

卷首/本刊主編
【長松山·視界】
麻麻菜,開黃花(中篇小說)/劉鳳陽
眉山印記(散文)/張立華
隨筆六題/安 琪
李銀昭散文選/李銀昭
金鈴子詩四首/金鈴子
美景的款待(組詩)/三色堇
【龍泉湖·本土】
散文九家/雍也、尹 贊、曉 露、王竹梅、賀通、唐 軍、劉恒、王建、冉啟勝
“我的乒乓生活”小輯(1)/羅艷臨、李敏、晉國良、彭地、王 春、張守樑、趙凡、范雅超、馬珊、楊昭鴻、周芩、張劍、黃艷
走進簡陽“矮人村”/江永昭、龍水蓉、劉國平、廖富香、向詠梅
【五鳳樓·藝術】
董小莊繪畫藝術個展
在形式中探索美(評論)/張自啟
藝術是拿來超越的,沒有超越就沒有藝術(訪談)/李 云
張家偉繪畫藝術個展
山水畫家張家偉(記述)/王型芳
人應該為自己的最愛而真正的活著(訪談)/李云
【尖尖山·巡禮(09)】
楊不易文學作品個展
楊不易:為內心的敘述需求而寫作(評論)/朱曉劍
【蜀王宮·人文地理】
散文/蔭 子、黃凌烽、羅 鴻
詩歌/劉大橋、陶松林、孟 松、周開岳
【北周碑·處女作】
張秋月散文兩篇
【圍龍屋·客家】
李劼人晚年生活小史(連載3)/肖 平
客家話(詩兩首)/葉九河
在洛帶古鎮(詩兩首)/金指尖
【車大路·汽車】
唐知名、李云、包克明
【詩歌村·桃花】
桃花詩四人行/龍郁、健鷹、鄭玉彬、王明琪
【沃爾沃·域外】
豪格詩選/董繼平譯
【石經寺·評說】
尋找失落的歷史秘圖/桫 欏
且留清氣在世間/劉曉閩
不負生活不負詩/王國平
讀傅全章《王小剛的婚事》有感/尊 麗
旅游書籍的一個突破/王澤洪
印子君的詩意人生/鄧國輝
【字庫塔·文訊】
十八則
封二封三/龍泉驛文學藝術活動掠影
卷 首
這期是由夏風翻開的。
名家劉曉閩、桫欏、董繼平、肖平、李銀昭、王國平的文章值得一讀。還值得一讀的是董小莊、張家偉的畫。
劉鳳陽是個左手操持小說、右手操持評論的雙槍將,他的中篇小說《麻麻菜,開黃花》如果非要歸類的話,屬于底層敘事作品。小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不易、艱辛、欲念,硬著頭皮前往著,偏又被現實生活反坐了回來,這使得我們在文字中看見的畫面更加憂傷乃互殘忍。恰恰是,小說中人物的人性也正是在這樣的夾壓下透透徹徹地反映了出來。
張立華的《眉山印記》可以看作是對眉山的一篇禮贊。寫得真是夠散的了,從眉山七夕、東坡寫出去,寫到青神、七里坪、洪雅幺麻子,然后,筆路一蕩,又寫回到眉山三蘇祠,而這正應了做散文的那句經典說法:形散神不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也。
詩人安琪早已成名,散文家安琪似還走在路上。但這是誤讀。《隨筆六題》對活動、事件、人物的記敘,生動、精確到是可以當史來讀的。這不是個例。她所有的散文隨筆都有這個特質,發在本刊的記寫中韓作家會的那個文章也有。
蔭子是龍泉驛女作家群中的核心成員,對于二十四個節氣,她寫了二十四篇散文,據說接下來還要寫二十四首詩。對于她的這個行動,我們的態度是,關注并支持之。本期出刊正值夏季,就先發了夏季的六個節氣。
不知讀者留意過沒,本刊對一位作者推得最重的欄目是“尖尖山.巡禮”。這次的個展,展的是70后楊不易。在別人眼中,甚至在楊不易自己的眼中,他都是以散文作家和專欄作家行世的。但我不這樣看。在我的眼中,小說家楊不易,才可堪優秀。這樣說,是因為我看過他的一個叫《埋伏》的中篇。
前不久,金鈴子與唐詩因在一樁抄襲事件中自證清白而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中的這倆主角,卻是本刊上期策劃的“成渝古驛道詩群大展”的被邀約者。那時的二人,都還安靜。金鈴子發來稿子后,我才知她不屬于成渝古驛道沿線地界上的主。她不能上上期的古道,卻能上本期的“長松山”。如此改變,我當然不能作了她的主。問她,她說行。
本期還輯了一組十三位圈外人的文學作品。他們是打乒乓球的。握拍的手變捉筆的手,還是有點意思。
推薦完畢,匯報完畢,秋天見。
手機上手寫這些文字,指頭都燙木了——肉皮都磨薄得透明了。
主編:凸凹
2016年5月30日,北京大學東關新園10320室
封面要目
董小莊繪畫藝術個展/董小莊
眉山印記(散文)/張立華
麻麻菜,開黃花(中篇小說)/劉鳳陽
且留清氣在世間(評論)/劉曉閩
隨筆六題/安 琪
尋找失落的歷史秘圖(評論)/桫 欏
李銀昭散文選/李銀昭
金鈴子詩四首/金鈴子
不負生活不負詩(評論)/王國平
楊不易文學作品個展/楊不易
豪格詩選/董繼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