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學》2016年第八期(總第244期)目錄

卷首語
我們多次提及,挖掘泉州題材,運用閩南語書寫,意在促使泉州文學平臺有個新景觀。近期來自北京等地好幾撥知名作家,陸續走進泉州,十分關注泉州的文學現狀,提及鄉土文學的寫作。這不謀而合無異于給予佐證、聲索和義援。
文學到底有多大的功能?這是個可變量極大的問題。以古為例,三國時曹丕點評:“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將文學抬舉到治理國家的高度;清朝嚴酷的“文字獄”,視文學如洪水猛獸。把時間拉得更近些,上世紀五十年代,文學被奉為“時代的晴雨表”……文學功能的認定,至今仍在研究論證。但毋庸置疑的是,當代作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傳遞真善美,匯聚正能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泉州時說過,努力辦好《泉州文學》,給讀者一份優秀讀物,同時團結一批文學作者,對文學工作者的鼓舞溢于言表。泉州作家寫泉州,不僅是現實的效應,更給未來泉州儲備生動形象的“內存”。恰如英國傳教士當年的攝影,留下民國時期泉州城垣內外珍貴鏡頭,也恰如黃永玉先生的長篇《八年》,為我們呈展抗戰時期泉州的民俗風貌。例子多多,概而括之,你為泉州寫作,功不可沒,父老鄉親會感激你,歷史留下了煥彩一筆。
時光是不會逆流的,但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漸漸會有準確可信的底線,這給予你我文學人生的意義,泉州文學創作提升一個新高度,是不是也可以倚馬而待?請記取,美好的愿望,與奮起拼搏,彼此之間是劃等號的。
目 錄
●
名家手筆
安溪,歲月的敘說——“六根”作家泉州之旅筆會
4 鄉賢何在,文脈誰續? /李 輝
9 聲音被他視為文學的生命 /葉匡政
11 看見和看不見的安溪 /綠 茶
12 在南方名城尋找北方味道 /韓浩月
14 我能理解黃永玉對安溪的念念不忘
/潘采夫
15 從安溪到泉州,相遇就該燦若花火
/武云溥
●
小說天地
17 嫁奔 /邱貴平
34 一場事先通知的葬禮 /黃榮才
38 奔跑吧兄弟 /傅友福
47 小小說三題 /吳安欽
52 “老家牌” /張有世
●
散文薈萃
59 晉江霞行的“瑞圖公” /何錦龍
64 周振甫先生二三事 /李長建
67 圍巾遺失在南下的風中 /陳佩香
69 白雪紫云藏山寺 /姚鳴琪
●
詩歌在線
72 一個背景一種風景(外一首) /姚育曉
72 牽著母親的手去散步 /劉坤華
73 窗戶(外一首) /藍朝金
73 愛上他鄉(外二首) /邱德昌
74 美麗鄉村行 /王仁山
71 走進清源山 /安 然
●
文學評論
75 書生行走,紙上旅行
——“六根”讀書分享會對話錄 /張 明